家庭教育系列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10530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系列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庭教育系列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系列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系列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系列材料家长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启蒙老师和最重要的引路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把孩子送上人生轨道的推进器。专家学者提出,决定孩子成长速度和人生成败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和教师,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和家长。“再穷不能穷孩子”与“再富也要穷孩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国民教育与经济发展衔接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教育的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包括现在的“两免一补”,都是这种政策的延续和加强。“再穷不能穷孩子”就是鉴于当时国家、集体、个人经济相对比较紧张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也取得了可喜成绩。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计划生

2、育政策的深入人心,家长们对自己惟一的孩子在物质上投入越来越大,情感上的关怀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富裕起来了,对孩子的关爱少了,而对孩子的疼爱、溺爱多了,一些孩子带着手机,开着汽车去上学,甚至带着孩子追名牌、高消费、高享受等等,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两万澳元(合人民币120000元左右)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为未来着想”孩子们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因为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

3、成人后难免要吃大亏。家长朋友,面对这个观念,你有何思考:与已经踏入富人俱乐部的澳洲家长相比,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根据对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十条: 1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2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4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5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

4、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6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7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8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9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10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一位学生给父母的十二条建议 1不要我要什么就满足我什么。其实有时我只是想知道我能得寸进尺到什么程度。 2不要对我大喊大叫。你对我喊叫只会减少我对你的尊敬,同时也教会了我喊叫。 3不要总是发号施令。假如你向我提出请求,而非发出命令

5、,我会更心甘情愿地去做事。 4请履行诺言。 5不要拿我和任何人比较,如果你认为我好于他人,有人会难过;如果你觉得我不如他人,难过的会是我。 6、不要一会儿让我做这,一会儿让我做那,使我无所适从。 7、请让我自力更生,如果万事皆由你替我完成,那么我将来永远也学不会做事。 8不要在我面前说谎,也别要我为了你而说谎,这样会使我不再相信你的话。 9当你犯了错,请承认错误。你的行为也会教导我承认自己的错误。 10当我向你讲述我的问题时,请试着理解并帮助我,爱我就要告诉我。 11请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成为朋友。 12不要让我去做你自己不做的事。我永远不会做你让我做

6、而自己却不做的事情。 家庭教育子女的经典语录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义;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怀,和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诚实。 五句良言赠家长 第一句话:对孩子永远要鼓励多于责备; 第二句话:调整好心态,想出最适合的家教方法,影响和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 第三句话:多一点耐心,多听孩子说话; 第四句话: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五句话:注意培养孩子的

7、品格,终身幸福才是目的。做人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一直持这样观点:学会做人是第一重要的,然后才是长知识长本领。说实话一个人才能有高低,但只要是一个好人,就多多少少会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益。教育孩子要有责任心。有的同学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今后照样能做出一番事业。打扫教室、宿舍卫生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实际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责任感教育应该是本着从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少到多的原则。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当中,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要求孩子

8、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不挑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学校,父母别忘了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做清洁卫生不能偷奸耍滑。不少家长抱怨,孩子长大后对自己不孝,不尽赡养之责,却没有想过,过去有没有要求孩子承担过必要的义务和责任。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尤其是做错事以后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做错事就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接受必要的处罚,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人人都喜欢尊重,尊重是和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尊重任何

9、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在家里就要尊重父母、长辈,在学校就要尊重老师,少数同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极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了台,缺少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喊别人绰号、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不利于团结,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教育孩子做事说话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要能宽容别人,与人为善,不能自私自利,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走上社会后迟早要吃大亏的。教育孩子要正直、单纯,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要斤斤计较。有些同学平时爱讲脏话、爱在同学中传话、搬弄是非,排斥另外一部分同学,已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请家长教育自己孩子不要拿别人哪怕

10、是一分钱的东西,不要在别人不在的情况下进他人宿舍,翻他人的物品,也请家长提醒孩子保管好自己的钱物,本学期班级和宿舍出现了失盗,也请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零用钱。重视孩子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人生,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并会受益终生。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理智爱子的问题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我觉得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给孩子配备MP3

11、、到掌上电脑、手机,出手给孩子的钱很大方,让孩子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奢侈浪费,这不是好事,古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纨阔子弟少伟男”。其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好处。理智爱子就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袒护孩子。 做家长的对孩子在学校的缺点和不足不一定十分清楚,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在孩子和同学闹矛盾或受到老师批评时不能只听信自己孩子一面之词,要全面了解清楚,孩子毕竟是孩子,要充分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的为人,相信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别的孩子或老师的不满,否则就坏了孩子。 1、要努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孩子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孩子是我们晚年的继承和希望,

12、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幸福,错误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就是我们自己的晚年的痛苦和辛酸,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文明平等竞争的社会,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就难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自己。人生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儿女的不成器,为人一生最大的欣慰莫大于孩子的有才有德,在教育子女的问题有一个不成定论的公式,现在多付出一点,尽了自己的努力和职责,否则就会欠账,欠帐越多就会还债,还债有三个方面:一是升学,二是就业,三是婚姻,他们在社会上无法维持生存时,需要你的不断接济和帮助,有的家庭父母现在只考虑自己的欢乐和轻松,不注重教育付出,只能是一代惩罚一代,恶性循环,然而有知识有见地的家庭则是一代负责一代,一代孝敬一代

13、,一代胜过一代,为国家社会培养了栋梁之才,自己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问题。作为家长,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是接过这块毛坯进行继续加工的,从家庭,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这已是第四棒,在学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过程中,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的教育形式是群体性的教育形式,它的德智和其它教育都是群体性的教育,主要任务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一个老师负责几十人的教育任务,所以学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教育的对象

14、,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无论从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上来讲,还是从教育的对象情感上来说,家庭教育占有特殊的优势作用和地位,其潜在能量是巨大的,开拓的前景是广阔的。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的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化环境是一致的,教则教规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则是区别很大的,这种大优大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而不检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长,一定是教育知识空白的家长。如果这样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学生好比住院的病人,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下药,父母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3、父母要全面而准确估计孩子的智力

15、。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对孩子的智力水平作全面的考核,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准确估计,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家庭施教的不准确。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有的家长在没有全面摸清孩子智力水平的情况下,单凭某一学科或某一单元的学习成绩就盲目断定孩子“笨”,还有的家长盲目过高估计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作为智力好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4、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长期教育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材的培养没有几十年的精心培养是成不了人材的,靠朝夕之功是培养不成人材的,靠侥幸心理也是断然培养不好孩子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堵不如疏,比如一点不让看电视,这也不现实。、不负责任的放任,不管不问,有人说,我大哥在农村两口子目不识丁,孩子也照样上名牌大学。其实农民的吃苦耐劳,朴实的品质,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塑造着孩子的性格。、盲目的严管型三、家长应注意的事项1、重日常修养,只有受过教育,才能关注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2、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3、树立自己的威信,父母要注意自己在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