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10310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 200x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x年工作打算202x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工作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主要抓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努力方向,稳步实施,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工作成效(一)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2948万元,月均发放5246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4520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903万元,“两金一费”实现按时足额发放。至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0

2、3446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23354人,市直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67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9%。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109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3%;“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604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2%;帮助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再就业386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8%;新增组织劳务输出137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2.3%。至12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

3、0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三)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5336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87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2374.74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27.35万元。为91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53万元,贴息21万元;为2.7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四项补贴”1396.51万元,其中社保补贴3194人、368.66万元,岗位补贴1570人、384.95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8718人、386.86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3208人、2

4、56.04万元。(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66742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3548万元)47823万元、失业保险费4883万元、医疗保险费12286万元、工伤保险费895万元、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7%。养老保险新增扩面1787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9%;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03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工伤保险新增扩面57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9%;生育保险新增扩面4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0%。养老、失业

5、、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万人、27万人、26.8万人、11.3万人和23.8万人。企业分流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220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72%。 (五)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力度加大全市组织就业前培训4180人,再就业培训25540人,创业培训1813人,培训新技师161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9600人。组织技能鉴定1389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270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技术工种持证率为83.9%。(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8.64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1%;实行工资集体协商

6、企业77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49户,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份;审核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4户;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21个;流动职工计划生育率审验率、合格率达100%。(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12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630家,查处私招滥雇企业24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9家,责令用人单位补发拖欠工资48.3万元,督促150户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850余万元,为1120名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81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65件,结案258件,结案率为98%。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8件,结案

7、462件,结案率为98.7%。主要涉及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加班加点、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为672名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512万元。此外,还处理群众来信155件。(八)基金结算和监督工作进展顺利市直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发社会保险证单位2169家,实行“五险一单”申报单位达720家。阳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申报、统一缴费基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并与省厅实现联网。(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不断巩固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9件,局发规范性文件11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答辩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诉行政诉讼

8、案件4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报送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62人。(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针对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局开展了讲团结、讲民主、讲纪律、讲大局“四讲”活动,同时,启动了科级干部首批轮岗和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副职考察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在全局范围内启动了“四观”学习教育活动。讲团结、顾大局、务实事、论业绩、树正气的氛围逐步形成。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络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二、主要做法(一)层层分解,明

9、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根据全年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中旬,在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2x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发202x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计划指标的通知,将202x年劳动保障工作5大项、55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202x年度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

10、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7项目标任务、2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和局系统分别印发了202x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综合考评办法,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一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1、五条渠道开发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

11、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招商引资办厂办企业,开发出一批就业岗位。如大冶市的“轻工板块”、等“三大经济板块”安置就业5000余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1359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136个;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就业,目前全市有7万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民营经济实现再就业,其中今年新增1.2万人;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新增劳务输出13786人,向邮电等9家单位派遣下岗失业人员857人;再就业援助扩大就业。对“4050”人员和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政府专门安排335万元资金,出资购买4259个公益性就业岗位进行定向安置。2、五条措施推进就业。即强化责任促就业,建立

12、起政府责任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首次将新增就业人员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政绩考核范围,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完善服务促就业。坚持日常招聘会与专业性招聘会、大型招聘会与微型招聘会相结合,联合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推出了14场专业招聘会,社区举办了136场微型招聘会,先后安置就业15855人;落实政策促就业。投入社保补贴等“四项补贴”1396.5万元,直接受益的下岗失业人员达2.7万人次。再就业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等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高素质促就业。坚持再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城镇职工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相结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5334人,创业

13、培训1813人,其中有510人通过创业培训成为“小老板”;启动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人;就业援助促就业。在全市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保障、送培训“四送”活动,购买社区综治员、保洁员、机关事业单位内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上岗。二是多形式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建立了专人专班负责制、定时定量考核制,成立了稽核专班、普查专班、扩面专班,采取了“三结合”的扩面方式,即重点突破与分片包干相结合,宣传发动与强制扩面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牵头与其他部门参与相结合,分行业推进,分战线包干,分重点突破,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大冶市成立了市长

14、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督办室、劳动保障等8个部门参加的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工作专班。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6个服务窗口全部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达1.9万人。三是多手段协调劳动关系。建立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台帐,实行劳动合同签订、鉴证、变更、解除、终止一体化管理。注重把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批关、政策落实关和权益维护关,冶钢改制45088名待安置人员已安置42792人,达到了领导、企业和职工“三满意”的目的。强化三方协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七约山矿务局、冶钢等企业改制破产职工安置问题。建立了劳动争议的源头预防机制、依法裁决机制和部门联合办案机制,使劳动争议案件

15、的处理既合法、合情、合理,又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多途径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全力帮助企业军转干部重新就业,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困难问题。我市企业军转干部2354人(中央省属企业831人、地方企业1523人),有就业愿望企业下岗军转干部283人,已经帮助实现再就业283人,再就业率达100%;养老保险已参保或行业统筹2354人,参保率达100%;医疗保险离休干部统筹369人,其他企业军转干部已参保或企业自运转1885人,参保率达100%。对未达到鄂人发202x7号及鄂办发202x53号文件规定标准的69名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人均月补助51元,办理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17人。(三)加强调研,研究办法,切实解决疑难问题一是围绕历史遗留问题加强调研。组织专班,对养老保险历年欠费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养老保险欠费单位935家,欠缴养老保险费30107万元,提出了市直18772万元欠费的分类处理意见,通过分类征缴,补收历年欠费7079万元。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体制不顺、机构不全的问题,向市政府提交了取消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理顺劳动保障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