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09869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第一章 家庭农场建设项目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 绿农家庭农场建设项目1.1.2 拟建设地点: 泥阳县泥阳镇泥阳村1.1.3 项目建设单位: 绿农家庭农场1.1.4 项目总负责人: 田希望1.1.5 建设容: 种植基地建设、养殖基地建设、特色种 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酿造等基地建设及生产所需机 械设备购置,办公生活用房、库房及良种引进等建设。1.1.6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国家农业发展政 策,打破传统一户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宣传“一 带一”(一个农场带动一个村庄) ,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1.1.7 项目建设期限: 20132017

2、 年(5 年),项目计划 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组建种养殖基地;二期主要组建特色 种养殖基地;三期主要农业产业发展的后续产业建设。1.1.8 项目预计投资: 该项目预计投资 1195.2 万元, 其 中企业自筹 695.2 万元;申请政府扶持资金 500 万元。1.1.9 项目预期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正常年的销售收 入为 442.5 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65.8 万元。第二章 家庭农场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国家有关政策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 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 , “家庭农场”的 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3、出现。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 户、家庭农场和 农民合作社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 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 农民合作社 倾斜 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 作社 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 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 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 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 发展。2.1.2 地方政策发展规划 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培育家庭农场、农 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土 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我省东西狭长,一家一户

4、分散经 营造成土地使用碎片化、种植结构差异大、农产品生产与市 场需求不接轨等问题。由当地种田能手、养殖大户、经营能 人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家庭农场,当地农民放心将土地流转给他们,他们优化土地、资金、技术、机械等要素,促进承 包地向特色产业集中、促进产业向规模连片发展。目前,通 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全省玉米制种、马铃 薯、蔬菜、啤酒大麦、中药材、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土地流 转规模经营, 推动了特色产业规模化、 标准化、 专业化发展 我市“家庭农场”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中明确加快培 育家庭农场,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我们将加大 宣传力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争取出台支持家庭农场

5、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奖补,积极培育发展家 庭农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开展示家庭农场建 设、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服务指导、 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当前,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 打工,有很多农民工还长期在城市驻扎下来。 而与之相对应, 在不少村庄则出现了“青壮年荒”,或者说是“劳力荒”, 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已经不愿意或者因工 作原因不能不便回家种地,大量的耕地主要靠老人打理。尽 管有日益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帮忙,但年龄越来越大的老

6、年人 们还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另外,在土地上不管是老年 人当家还是青壮年耕作,各家各户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没有 多少活力,土地的生产效率较低,农民的信息采集能力、决 策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博弈市场的能力、盈利能力都非常 有限,以至于不少农民只能盲从和赌博,在农业的“大小 年”现象中随波逐流。应该承认,当前的农业格局已经制约 了农业的再发展,应该承认,我们又站在了农业改革的十字 路口。发展“家庭农场”是一个正确的改革方向。 无疑,“家 庭农场”模式符合农民的需要,符合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 符合国情。2.2.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经营的需要 在现行土地分散到户的条件下,由于可交易的农

7、产品的 数量有限,农民往往把那一小块属于自己的耕地看作是生存 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农村的很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核 心问题是农产品结构单一,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直接导致农 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深层次上它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 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政策和组织 行为就是要去诱发市场的拉力,在这里确立一个适应市场要 求的制度成为迫切的任务。家庭农场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 的产物,在家庭农场条件下,由于农产品的可交易量有较大 的增进,农场外部的需求增大或者说需求的价格弹性增大, 表现为需求曲线平坦,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受土地等自然 条件和农场企业经营目标的制约,其供给弹性相对较小,表

8、 现供给曲线陡峭,在这种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需求曲 线斜率绝对值的时候,根据经济学理论,农产品价格围绕供 求均衡点的摆动会趋于收敛,即在农产品的供求市场,会得 出一组价格与产量的最优组合,这种组合减少了消费者和生 产者剩余,使农产品市场进入均衡状态。当然作为一个理性 的“经济人”,家庭农场主不希望自己处于一个低水平价格 的均衡状态下,而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卖出一个好价格,这种 价格在农产品结构单一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即是说, 农户要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竞争力的具体实现又依赖 于产品的高度异质性,因此家庭农场制度的实行有利于促进 产品结构多元化,从而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同

9、时加速农业产业经营。2.2.3 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发展家庭农场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 选择。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其原因不外乎是农户的经营规模小,劳动力的有效工作日 少,未能实现充分就业。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让农户在农业 中忙起来,使专业化的家庭农场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组织形 态,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才会有坚实基础。2.2.4 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拉近城乡差距, 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减少农村资源消耗、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有

10、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民生 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城乡结 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解决新时期农村凸显的社会发 展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 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 三农 问题始终是全局性、 根本性的问题。 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 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 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章 家庭农场建设条件分析3.1 项目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围泥阳县省东部,介于东经107041

11、108038和北纬35015至35052之间,北接彭阳县,东与省为邻,东南连 真宁县,西以径河为界与长武县隔河相望,西南与泾川县毗 邻,总面积2633km2o泥阳现有18个乡镇(其中建制镇8个), 257 个村委会, 167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52.25 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 49.07万人,劳动力 26.56万人。3.1.2 自然资源情况 泥阳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以黑垆土、黄绵土两类为主,耕地面积 96 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 2 亩,梯条田 88.7 万 亩,人均1.72亩。流经境的有泾河、蒲河、马莲河、九龙 河等七条河流,年入境流量6.66亿卅,年自产径流量为8420 万m,地下浅水年

12、贮量8169万m,目前浅水层的开采率为 11.24%,利用率为14.9%o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约有70科、230种,动物约有5类30余种。产于该县的早胜牛是省重点 推广的优良牛之一。3.1.3 社会经济状况近年来,泥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 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业初步形成了粮油、 果品、 畜禽、 瓜菜、 黄豆、烤烟六大支柱产业。长期培育而成的曹杏、晋枣、黄 甘桃等地方优质特色果品驰名省外,早胜牛、果品、瓜菜等 特色产业发展较快。 2015 年落实西瓜套种面积 12000 亩、黄 豆 1900 亩、洋芋 6000 亩,粮食总产量 21.31 万 t ,取得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全县早胜牛饲养量达到 28.7 万头,发展规模养牛户 4000 余户;肉类总产量 5.2 万 t ,地 方工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建筑型材、生物 农药、制药等工业主导产业,农业增加值 5.8 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到 2040 元,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生产条件不断 得到改善。3.1.4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宁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果品、草畜、瓜菜”三大 产业开发, 进一步明确“塬面果、 川区菜、 西区瓜、 南区草、 东区药、全县牛”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和比较优 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科技植入率和单位 面积的产值效应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宁县通 过市

14、场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支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和 强化服务等有效措施,克服干旱等气象灾害,取得了稳步发 展。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建成了以九龙川、湘乐川、寨 子河川设施瓜菜栽培;董志塬、春荣塬、宇村塬无公害西瓜 种植和西长线、铜眉线、黄宁线高原夏菜为生产重点的瓜菜 基地;形成了以西区和盛塬和南区红富士为主、东区澳洲青 苹为主的苹果基地;全县以早胜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迅速壮大。以建设全国家标准化养殖示县为目标,按照“巩固、 完善、提高”的思路,全力实施了数量扩、繁育改良、营销 带动、加工增值、饲草开发五大工程,初步实现了草畜产业 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方向迈进。注 册了“东紫”

15、牌早胜肉牛商标,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 4 户,市级龙头企业 1 户,取得活牛供港澳权。建成 早胜牛外调中心和早胜肉牛良种繁育中心各1 处,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命名为国家级早胜肉牛标准化示县,全 县已初步形成了瓜菜、苹果及后续产品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 体系。3.1.5 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选址位于宁县新庄镇下肖村,属董志塬南 端( 黄土高原地带 ) ,土地平整,土地资源丰富且集中,气候 温和,靠天吃饭,灌溉不便,土地租金低廉,劳动力资源丰 富。距最近农户 500 米,交通便捷。3.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2.1 政策环境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

16、系,培育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近日,宁县人民政府 制定下发了宁县家庭农场管理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共 二十九条,阐述了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意义、经营围、经营 规模、登记注册程序、成立的必备条件、注销程序以及优惠政策等容3.2.2 技术服务支持条件 泥阳现有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有县级农技服务 中心 1 个,乡镇站 18 个,技术人员 100 多人,其中技术骨 干 30 多人,另有村级专业技术员 257 人。而且全县已与西 北农林科技大、 西北民族大学、 甘农大、 中国农科院牧研所、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技术推广服务 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科研、推广、培训等技术协作关 系,具有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 技术支持。3.2.3 项目位于泥阳镇 泥阳镇地处县西南部,距县城 45 公里,东频马莲河, 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年降雨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