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097483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年级美术教案汇编(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神奇的小画册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

2、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第三课 五彩树一、教学目标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二、教学准备作品范例 教师示范材料 白纸 水彩笔 蜡笔三、教学过程(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2、出示范例欣赏。(二)教师引导创作。1、

3、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三)学生创作。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四)欣赏作品。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第四课 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

4、黄色、绿色纸各 16 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 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 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二、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 时不要打开这

5、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 展开画纸,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 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4. 观察探索得出结论: 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不一样断开的地方也就不一样,折过的地方与断开的地方是有关系的。 5尝试用线条连接小人身体断开的部位,感知小人夸张的造型变化。 6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三、再次探索,变换出更多的快乐小人造型。 1学生构思,尝试新的让小人的造型进行变化,提醒幼儿大胆创意。 2交流讲评,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想,把作品送上创意板。四、创意拓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第五课瓜果飘香教学目的: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

6、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 教具: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学具: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

7、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 (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四、自主表现 1、

8、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想象创造。)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 (体验成功。)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展的规律,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新版反馈加入会员!送免财富值下载特权第六课 高个子和大胖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感受物体形的比例,培养观察能力。2、让学生初步掌握绘画中

9、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3、在充满趣味的情境活动中愉快创作,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适度夸张,巧妙对比,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教学过程:一、感受特点,导入课题1、故事设疑:森林里的两个好朋友,请你根据它们的身材比例猜猜是谁?2、小结并板书课题:高个子和大胖子二、对比观察,感受比例1、创设情境,引导判断:长颈鹿想开高个子聚会,大象想开大胖子聚会。来了很多伙伴,它们分别是去参加哪个聚会呢?课件出示一组宽度相同高度不同的罐子,和一组高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人物,再出示几条基准线。2、请学生小结观察方

10、法,并得出“仔细比较”的结论。三、感受尝试,掌握方法1、创设新的情境,演示将高个子变得更高,从而引出第一个魔法“夸张”。2、小训练:尝试将酒杯变成更高的“高个子”,或将茶杯变成更胖的“大胖子”。3、反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夸张要大胆,要抓住对象的特征。4、课件直观演示将不同的形象进行适度夸张,引导学生感受。5、课件依次出示已经被夸张的高个子和大胖子,提问:除了用夸张的魔法,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看起来显得更高/更胖?课件直观演示对比的效果。引出第二个魔法“对比”。6、课件出示大胖子,提供两个高个子供学生选择:你认为选择谁更有趣?7、根据课件出示的不完整画面猜一猜:在这个大胖子的身边添画谁,既能把它

11、对比得更胖,又非常有趣呢?引出“巧妙对比”的结论。8、阶段小结:运用“夸张”和“对比”这两种魔法可以把高个子和大胖子画得更有趣。四、欣赏作品,自主表现1、谈话启发,激活思维:大象和长颈鹿觉得参加聚会的伙伴太少了,想请小朋友还帮忙邀请一些,你能邀请谁呢?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像“高个子”或“大胖子”?2、课件播放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引导欣赏。3、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大胆地把你心目中的“高个子”和“大胖子”画下来吧!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作业,自主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2、引导开展评价,自评、互评与师评结合。六、方法延伸,思维拓展1、课件出示两幅画对比,提问:你觉得哪一

12、幅画更醒目?为什么?小结:色彩当中也有比较。2、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比较这位好朋友,还学会了夸张和对比两个魔法,希望小画家们在生活中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去比较和发现生活的美,用你们的魔法创造出更多的美!第七课 条纹乖乖1教学目标1、造型与表现 儿童画 画面线条的组织性与装饰性 学习与生活: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教学重难点线条的变化规律和组织应用。教具学具常规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 教师引领导入情景启发,课题展示。二、自主学习1不同动物或者植物等大自然当中,有哪些物种外表图案是条纹状的?2人们模仿它们的图文做成了哪些装饰性图案? 三、合作探究1观察一下同学们穿的衣服,有谁的是条纹的,根

13、据它们的样式形状把它画下来。2模仿大自然当中的条纹图案,设计衣服的花色。3如果想表现一个人高挑的个子用什么线条好一些?1分别组合线条看看可以组合成哪些不一样的样式。可以从线条的粗细、浓淡、长短、颜色等方面去探究他们的规律。2介绍画人物的简单步骤。头-身-四肢-添画-画条形图案。适时板演。四、形成练习1画出几个小朋友的形象。2分别用刚才探究画成的条纹图案打扮一下他们。五、巡堂辅导六、交互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七、成果展示第七课 条纹乖乖2教学目标造型与表现 儿童画 画面线条的组织性与装饰性教学重难点线条的变化规律和组织排列应用教具学具常规教学用具一、教师引领导入情景启发,课题展示。从以前画完的画当

14、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成就感。二、自主学习上一课作业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完成?学生继续完成上一堂的作业1整理好线稿2铺颜色,注意色彩的交换使用。彩笔油画棒等彩笔的交叉交换使用,画出不同肌理效果来。三、合作探究小组交流一下互相找一下不足之处,并提出作业建议。四、巡堂辅导五、交互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六、成果展示第8课 猜猜我是谁教学目标:1、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2、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3、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面具的眼

15、睛、嘴巴的抠洞。教学准备: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二、导入新课学习撕纸1、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2、尝试撕纸: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1)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3)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3、分析撕纸: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4、揭示课题三、欣赏感知1、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1)看一看: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