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09704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海大学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2007年1、显微构造:肉眼难以识别,需要借助显微镜等手段才能观察到的岩石或矿物 的次生构造。P32、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褶皱。 P78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褶皱。P763、递进变形: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 这种变形称为递进变形。P494、褶皱枢纽:指在褶皱的各个横剖面上,同一褶皱面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P625、平面X型剪切节理系:是节理的最典型形式,两组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两组剪节理的交线代表o2,两组剪节理的夹角平分线代表ol和03。6、矿

2、物生长线理:主要由针状、柱状等矿物的定向排列构成,他们都是岩石在 变形和变质过程中压溶和重结晶作用的产物。P1997、平行不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之间缺 失了某些时代的地层。P208、断层滑距: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P1199、牵引构造:断层两盘紧邻断层的岩层,常常发生明显的弧形弯曲,这种弯曲 叫做牵引褶皱。P16010、叠加褶皱: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 的褶皱。P7411、走向逆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的逆断层。P12012、绳状构造:熔岩表面呈绳索状扭曲的构造称为绳状构造。P22713、层间劈理:是一种受岩性及层

3、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P19114、单斜构造:一个地区内的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倾角也大致相同。15、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面的出露线。P11816、平行褶皱:褶皱的各岩层成平行弯曲,同一个岩层其层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 的各个部位是基本一致的,而平行轴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不同部位则变化 很大。P6717、断裂变形:任何岩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总有一定限度的,当应力达到或 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内部的结合力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破裂面,岩石失 去连续完整性。P4418、短轴背斜:短轴褶曲在平面上呈椭圆形,其长度约为宽度3至10倍。若为 背斜称短轴背斜。19、断层岩:断层带中或

4、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是具有特征性 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P16320、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的流动 在层内形成的成层结构。P72008年1、褶皱枢纽:指在褶皱的各个横剖面上,同一褶皱面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P622、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组成,其中背斜是窄而紧闭的, 形态完整清楚,呈线状延伸,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则开阔平缓。3、递进变形: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 化,这种变形称为递进变形。4、滑劈理:滑劈理发育具有先存面理岩石之中 ,它是一组切过先存面理的差异 性平行滑动面。=(褶劈

5、理)5、内摩擦角:岩石破坏极限平衡时,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内摩擦力形成的合力 与该正应力形成的夹角。6、断层滑距: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分成 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P1197、断裂变形:任何岩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总有一定限度的,当应力达到或 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内部的结合力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破裂面,岩石失 去连续完整性。P448、等厚褶皱:二平行褶皱,等厚褶皱又称同心褶皱,褶皱的各岩层成平行弯曲,同一个岩层其层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的各个部位是基本一致的,而平行轴面量度 的“厚度”,在褶皱不同部位则变化很大。P679、逆平移断层:凡侧伏角在10-45之间的断

6、层,属正(或逆)平移断层。10、矿物生长线理:主要由针状、柱状等矿物的定向排列构成,他们都是岩石在 变形和变质过程中压溶和重结晶作用的产物。P19911、复向斜:在一个褶皱带中,中央地带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新于两侧的次级 褶皱的核部地层,次级褶皱的轴面构成“倒扇形”则为复向斜。12、叠加褶皱: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 的褶皱。P7413、轴面劈理:是指其产状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褶皱轴面的劈理。14、递变层理:=(粒序层理):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的 层理。15、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岩体侵入于围岩(包括先存于岩浆岩体)的一种 接触关系。16、节理

7、组: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和力学性 质相同的一群节理。17、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 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他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 系,称为整合接触。18、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的流动 在层内形成的成层结构。P719、缝合线构造:是一种与节理相近似的小型构造。20、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平行的节理。2009年1褶皱轴面:是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的枢纽连成的面,故又称枢纽面P622. 蠕变:在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增长不断缓慢增加的现象。3

8、. 递进变形: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 这种变形称为递进变形。5. 主应力轨迹:一般情况下,把各连续点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最小主应力方向连 成相互正交的曲线来表示,这些正交曲线就为主应力轨迹。6. 交面线理:主要是指层理与面理的交线或面理与面理的交线。7. 深大断裂:平面延伸长、切割深度巨大、具有长期活动历史的断裂。(规模大, 延伸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切割深。向下切割可达硅镁层,甚至切穿地壳或岩 石圈。常常上地质构造和发展演化不同的区域构造单元的分界线。)8. 顶厚褶皱: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向内弧撒开呈倒扇状,即外弧曲率大于内弧, 为典型的顶厚褶皱。9. 牵

9、引构造:断层两盘紧邻断层的岩层,常常发生明显的弧形弯曲,这种弯曲叫 做牵引褶皱。P16010. 圆弧状褶皱:褶皱面呈圆弧形弯曲。11. 柱状节理:柱状节理是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柱状节理面总是 垂直于熔岩的流动层面,在产状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常将 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因而称柱状节理。12. 叠加褶皱: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 的褶皱。P7413. 层间劈理:是一种受岩性及层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14. 递变层理:=(粒序层理):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的层 理。15.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

10、交。16. 张节理:由于张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张强度而在岩体中产生的张破裂面。2010年1. 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结构。P72. 递进变形: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 这种变形称为递进变形。3. 碎裂岩:碎裂岩系一般包括断层角砾岩、碎粒岩或碎斑岩、碎粉岩、假玄武玻 璃和断层泥等。4. 主应力轨迹:一般情况下,把各连续点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最小主应力方向连 成相互正交的曲线来表示,这些正交曲线就为主应力轨迹。5. 滑劈理:滑劈理发育具有先存面理岩石之中 ,它是一组切过先存面理的差异性 平行滑动面。=(褶劈理

11、)6. 台阶状断层:即由长而平缓的断坪与短而陡的断坡交替构成。断坪常平行软弱 岩层发育,断坡则以高角度切过强硬岩层。台阶式断层(面)在变形轻微产状平 缓的软硬岩系交替发育的地区最为明显。7. 蠕变:在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增长不断缓慢增加的现象。8. 相似褶皱:形成相似褶皱的各岩层弯曲的形态相似,即各层的曲率基本不变。 这种褶皱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故褶皱形态在不同深度其同一岩层的真厚度在翼 部变薄,在转折端变厚,而平行轴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各部位大致相等。9. 最大主应力:(当三对主应力大小不等时),物体发生形变时,一个微小单元 体中六个面上的一组最大主应力。10. 正断层:正断层

12、的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下滑动,下盘则相对向上滑动;下盘则 相对向上滑动。11. 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岩体侵入于围岩(包括先存于岩浆岩体)的一种 接触关系。P21912. 叠加褶皱: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指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 的褶皱。P7413. 斜层理:是由一组或多组与层面或层系界面斜交的细层组成。扩展: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方向(顶面截交,底面相切)P914. 泊松效应:单向拉伸或压缩条件下,既有平行于作用力方向的变形,又有垂 直于作用力方向上的变形,这种现象叫做泊松效应。P4015. 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的褶皱组成,但是其中背 斜和向斜形态正好与隔档

13、式褶皱相反,其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呈线状排列,而 两向斜之间的背斜则平缓开阔成箱状。P7216. 张节理:由于张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张强度而在岩体中产生的张破裂面。P9917. 显微构造:肉眼难以识别,需要借助显微镜等手段才能观察到的岩石或矿物的次生构造。P318平行褶皱:二等厚褶皱,等厚褶皱又称同心褶皱,褶皱的各岩层成平行弯曲, 同一个岩层其层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的各个部位是基本一致的,而平行轴面量度 的“厚度”,在褶皱不同部位则变化很大。P6719. 角度不整合:又简称不整合,表现上: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 产状又不同。P20考点:上覆的较新地层的底面通常与不整合面基本平行,而下伏的较

14、老地层层 面与不整合面则相截交。20. 牵引构造:断层两盘紧邻断层的岩层,常常发生明显的弧形弯曲,这种弯曲叫做牵引褶皱。P1602011年1. 轴面劈理: 是指其产状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褶皱轴面的劈理。2.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发展过程中,增量应变椭球体的应变主方向与全量 应变椭球体的应变主方向始终保持一致者。称为共轴递进变形。P50非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增量应变椭球体的应变主方向与全量应 变椭球体的应变主方向在每一瞬间都是互不平行的,这种连续的变形叫非共轴递 进变形。P503. 断层糜棱岩:在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发育的是糜棱岩系列的断层岩,它是 由于岩石遭受强烈塑性变形,导致

15、其原岩的结构、构造以及成分改变而形成的一 类断层岩。糜棱岩是韧性剪切带内的典型变形产物。P1784. 最大剪应力轨迹:构造应力场中的应力状态可用应力轨迹表现,应力轨迹又称 应力迹线,或应力网络。它定性地表示了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作用方位。(最 大剪应力等值线反应应力强度的变化)5. 深大断裂:平面延伸长、切割深度巨大、具有长期活动历史的断裂。(规模大, 延伸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切割深。向下切割可达硅镁层,甚至切穿地壳或岩 石圈。常常上地质构造和发展演化不同的区域构造单元的分界线。)6. 平行褶皱:二等厚褶皱,等厚褶皱又称同心褶皱,褶皱的各岩层成平行弯曲, 同一个岩层其层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的各个部位是基本一致的,而平行轴面量度 的“厚度”,在褶皱不同部位则变化很大。P677. 蠕变:在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增长不断缓慢增加的现象。8. 相似褶皱:形成相似褶皱形成相似褶皱的各岩层弯曲的形态相似,即各层的曲 率基本不变。这种褶皱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故褶皱形态在不同深度其同一岩层 的真厚度在翼部变薄,在转折端变厚,而平行轴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各部 位大致相等。9. 最大主应力:当外力作用方向与作用面垂直,则该作用面上只产生正应力而不 产生剪应力。此作用面称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主应力。其中一组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