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09644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讯标准类技术报告YD/T xxxx xxxx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Gen eral Tech ni cal Requireme nts of Vehicle Networki ng(征求意见稿)xxxx - xx _xx 发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修订记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缩略语14术语与定义25车联网概述25.1 车联网主要的相关标准组织情况 25.2 车联网相关概念区别35.3 车联网通信类型45.3.1 车与车通信45.3.2 车与路通信55.3.3 车与人通信75.3.4 车与应用平台通信85.3.5 车内通信96 车联网网络架构106.1 网络架构106.1.1 终端设备域106.1

2、.2 网络应用域116.2 主要功能实体116.2.1 车载区域设备116.2.1.1 车载终端116.2.1.2 车载电子标签 126.2.2 道路区域设备126.2.2.1 路侧单元126.2.2.2 其他道路设施136.2.3 用户区域设备 136.2.3.1个人通讯设备 136.3.3.2其它便携设备146.3 接口 146.3.1 车载区域与车载区域接口 146.3.2 车载区域与道路区域接口 146.3.3 车载区域与用户区域接口 146.3.4 车载区域与业务支撑层接口 156.3.5 车载区域与车身区域接口 156.3.6 用户区域与业务支撑层接口 156.3.7 道路区域与业

3、务支撑层接口 157 车联网网络要求157.1 总体要求157.2 技术要求167.2.1 车载区域与车载区域通信要求167.2.2 车载区域与道路区域通信要求177.2.3 车载区域与用户区域通信要求 178 网络安全功能要求188.1 车载区域与车载区域通信安全188.2 车载区域与道路区域信安全188.3 车载区域与用户区域通信安全 188.4 车载区域与业务支撑层通信安全 18附录A (资料性附录)附录A20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技术报告将分析车联网中以车为中心的通信场景以及通信技术的要求,主要研究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应用平台之间的通讯需求,以及车联网应用中终端设备

4、的基本能力需 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新业务的产生,后续还将对本技术报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本标准有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1范围本技术报告研究了车联网的应用及技术要求,包括:车联网(包括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应用应用平台的通信 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网络架构,以及接口、终端设备(车载区域设备、道路区域设备、用户区域设备)的基本能力、安 全等要求。注:车联网应用中对道路区域设备的管理不在本研究范围内。本报告适用于车联网建设的指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

5、用而成为本技术报告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本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技术报告,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报告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报告。YD/T xxxx-xxxx通信网支持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框架(vl.2.1)YD/B xxxx-2010泛在物联应用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YD/T xxxx-xxxx3缩略语些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报告:CAN-BUSCon troller Area Network-BUS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DSRCDedicated Short Rang

6、e Communi cati ons专用短程通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 cati 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LTELon g-Term Evolutio n长期演进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SIPSessi on In itiati 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 nt服务水平协议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消息服务: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TCPTran smissi

7、on Con 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SSDUn structured Suppleme ntary Service Data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WiMAXWorldwide in teroperability Accessfor Microwave全球微波互联接入4术语与定义泛在网:引用泛在网术语物联网:引用泛在网术语车联网:是指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传感器、车载终端及电子标签提供车辆信息,采用各种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连互通,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信息进

8、行提取、共享等有效利用,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控和 提供综合服务。车载终端:是指车联网中安装在车辆上,具备计算、存储及输入、输出人机交互接口并集成通信模块,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信息服务及控制车辆的电子设备。5车联网概述5.1车联网主要的相关标准组织情况车联网相关研究已有多年的积累,欧美和日韩在车联网方面研究颇具成效。国内外有不少标准组织、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从事车联网相关研究。主要车联网相关标准组织情况介绍表如下:表1标准组织情况介绍表标准组织名称情况介绍ISO(Intern ati on orga ni zati on for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TC204是最早制定

9、车联网相关标准的组织,主要以国家为单位,包含 各国政府的交通部分,其中也汽车厂商、电子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研究咨 询机构等单位参与。TC204 中 的 WG1 负责 CALM( Communication Access for Land Mobiles,陆地移动访问通信)的标准制定,定义了蜂窝网络(2G/3G)、WiMAX红外、微波等通信技术支持车联网应用的通用体系架 构、网络协议和空中接口。WG1组下有8个子工作组从事架构、媒介层、网络层、应用管理、安全等标准研究,标准内容主要包含 实现车联网通信业务的通用架构、网络协议及接口。CAL隐统抽象出各种接 入技术,使车联网应用不受限于一种接入技术

10、活网络协议,优化使用各种资 源。回时,ISO TC204与其他国际标准组织、各国相关标准组织合作进行车联网相关标准研究。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Standards Institute ,欧洲通讯标准化组织)2007年,经过ISO TC204 WG1多位专家的积极推动,ETSI成立了 TC ITS,其目的是将ISO CALM标准转化为欧洲标准并联合开发新的 标准。ITS有5个工作组分别从事应用、架构、网络、接入技术及安全的标准 研究。ITS参与多个欧洲车联网研究项目的合作,如CVIS、SAFESPOT COMeSafetly等,同时也与其他国际标准组织合作

11、协调标准工作。ITU(Intern ati onalTelecom muni cati on Union,国际通信联盟)ITU-T目前主要有3个工作组在从事标准化工作。SG12成立APSC TELEMOV其他标准组织进行沟通与合作,如ETSI、ISO、AMI-C汽车多媒体节目合作组织等,并与2009年11月成立了 FGCarCOM( Focus Group on Car Communication ),主要进行汽车 安全通信(防止驾驶员分心)标准工作。SG13有研究NG下车联网架构的标准研究,目前该标准完成已关闭。 SG16& Q17成立了基于通信/车联网业务/应用的汽车网关平台,主要从事支

12、持V2V V2I的业务需求和网关功能的标准研究。IEEE(In 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 onics Engineers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p/1609主要从事车用无线局域通信协议的标准工作,应 用与车-车、车-路的中短程距离通信,解决了车用通信受限于局速移动的挑 战。IEEE 802.11p协议主要在OSI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字链路层), 实现针对车辆环境中的移动操作、切换机制、增强安全、Peer-to-peer认证等功能。IEEE1609是以IEEE802.11p为基础的高层协 议,主要工作是系统架构、资源管理、网络通讯

13、、安全机制等标准研究。5.2 车联网相关概念区别智能交通、Telematics、车联网出现于不同的时期,智能交通于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开始研究,Telematics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车联网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受到广泛关注,三者概念有重合也有各自的特点。三者概念及区别如下表所示:表2概念区别对比表名称描述区别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 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 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 统。智能交通系统范围包含了车辆及道路上 各种交通

14、设施,强调了系 统平台通过智 能化方式对交通环境下的车辆及交通设 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同时也提高交 通效率。TelematicsTelematics是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 muni cati ons )与信 息科学(In formatics )的合成词,按字面可定义为通 过内置在 汽车、航空、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系统、无 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 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也就是说通过无线网 络,随时给行车中的人们提供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目前,Telematics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车载终端与后台系统之间的交互,提 供交通出行信息化服 务为主,以及远程 车辆诊断、失窃车辆报警及跟踪、紧急 救援等基本服务,还提供丰富的娱乐化 服务。车联网基于泛在网络的车联网是以车为中心,通过有线 与智 能交通以及Telematics相 比,车/无线通信技术将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应用平联网在集成了二者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 台连接起来。更注重了感知延伸层以车为中心的网络连接,全 面感知车辆信息,扩展了更丰富 的应用,使行车过程更舒适、行车效率更高。5.3 车联网通信类型车联网网络由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应用平台及车内网络组成。通过车联网网络,车辆可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