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09558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含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第12课苏_武_传(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作品汉书。评价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二)人

2、物轶事班固含冤被害班固跟从窦宪北征匈奴以后,进入窦宪幕府。此时的窦宪,因为平匈奴有功,威名大盛,心腹众多,官员进退都由他一人决定,朝臣震慑,望风希旨。尚书仆射郑寿、乐恢由于招致他的不满,被迫相继自杀。窦宪的三个弟弟又把持着卫尉、执金吾、光禄勋的要职,窦氏家族还有十几人任城门校尉、将作大匠、少府等。他们在京城无法无天,奴仆肆意强夺民财,侵害百姓,抢夺民女。他们大权在握,仍不满足,又想杀死皇帝,夺取最高权力。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的爪牙邓叠、女婿郭举等阴谋在宫中杀死和帝。和帝觉察到他们的阴谋,事先与中常侍郑众定计,把邓叠、郭举等收捕斩首,并将窦宪等人革职,送回封地,窦宪等被迫自杀。班固本来与

3、窦宪案件毫无关系,但在封建时代,一人有罪,株连甚广,班固因与窦宪关系密切而被免职,以后又被冤枉逮入监狱。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曾有一次,种兢出行,班固的家奴因喝醉酒冲撞了他的车骑,种兢手下官吏对他推搡训斥,家奴迷迷糊糊,口出恶言,种兢大怒,可是畏惧窦宪威势,不敢发作,从此怀恨在心。窦宪案发后,以前窦家的宾客一一被逮捕拷问,种兢借机报复,将班固关进监狱。在狱吏的拷打折磨下,班固冤死狱中,卒年61岁。事后,和帝曾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一)背景链接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

4、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二)常识链接文学常识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文化常识1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2单于出猎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3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驸马: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

6、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4匈奴与汉和亲和亲:和亲,是指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是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1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把握文言句式,准确翻译关键语句。2理解苏武忠贞守节的精神,学习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3体会文中典型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一)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

7、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少以父任 以:2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4武帝嘉其义 嘉:5因厚赂单于因: 赂:6置币遗单于 币:7方欲发使送武等方: 发:8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9幸蒙其赏赐幸: 蒙:10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货物:1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12其一人夜亡,告之 夜:13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发:14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发:15虞常果引张胜 引:16引佩刀自刺 引:17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屈: 辱:18单于壮其节 壮:19欲因此时降武 降:20空以身膏草野 膏:2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22反欲斗两主 斗:23翻译下列句子。

8、(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译文: (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译文: (3)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文: (4)见犯乃死,重负国。译文: (5)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译文: 明确:1凭借2古今异义词,相抵押3古今异义词,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4赞许5趁机赠送礼物6财物7正要打发8恰逢9希望承受10古今异义词,一般财物11动手12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13派14揭露、暴露15招供16抽出17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动用法,使受辱18意动用法,以为壮19使动用法,使投降20使动用法,使肥沃21同“叛”,背叛22使动用法,使争斗23(1)就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

9、持节把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送回去。(定语后置句)(2)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兵和侦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省略句)(3)单于更加倨傲了,不是汉朝所期望的。(判断句)(4)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被动句)(5)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为什么还要与你相见?(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环节二:把握文意24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苏武维护国家尊严和坚贞不屈的一项是()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见犯乃死,重负国引佩刀自刺举剑欲击之,胜请降不顾恩义,畔主背亲若知我不降明ABC D解析:选B叙述苏武出使匈奴;张胜丧失骨气,反衬苏武的宁死不屈,不是直接表现;指斥卫律的反叛行为。25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写苏武正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