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09480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行病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行病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流行病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流行病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 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流行病学的特点: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三间分布: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又称为三间分布。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发病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人口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罹患率:衡量某病新病例频数。一般用于小范围或短时间的流行。患病率:某个时间内现有病例数(包括新旧病例)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 影响患病

2、率升高因素: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 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影响患病率降低因素: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死亡率:一定地区的人群在某一时期内死亡人数的比例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生存率(survival rate):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尚存活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称散发。爆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

3、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疾病分布的形式:人群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特征、疾病分布综合描述人群分布特征:与疾病有关的一些人群特征可成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信息包括:年龄、民族、性别、职业、收入时间分布特征: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地区分布特征:不同地区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关,它反映出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 用的差别。随机抽样的类型: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描述性研究:利用常觃监测记录或通过与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兀同地区、兀同时间及兀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

4、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在此基 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描述性研究:历史常觃资料分析、现况研究、随访研究(监测)、生态学研究现况研究:通过描述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暴露(因素)不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关系,为研究的纵向深入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从观察时间上来说叫横断面研究,从分析指标来 说叫患病率研究。现况研究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患病率)、提供疾病病因研 究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现况研究研究类型:普查、抽样调查普查: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

5、围内的全部人群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 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情况。随机抽样的类型: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特点:单纯随机抽样:最简单、最基本。2系统抽样:易于操作,但需注意周期性趋势3分层抽样:提 高总体指标估计值的精确度4整群抽样:易于组织、实施5多阶段抽样:结合使用上述抽样方法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 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 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

6、研究方法。队列的分类:出生队列、暴露队列、固定队列(同时进入,无退出)、动态人群:(随时进退)出生队列:一个特定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暴露队列:泛指具有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固定队列:指人群在某一固定时间进入队列,观察终止,没有因为结局事件之外的其他原因退出。 动态队列:某队列确定后,原有队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以不断的加入。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由“因”及“果”、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优点:偏倚较小结果可信,缺:时间长花费大),历史性队列研究(省 时省力出结果快,缺: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控制)、双向性队列研究(兼二者优点、补相

7、互不足) 实验流行病学: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组后,随 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定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随机分组、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给予干预措施、前瞻性研究实验研究三大基本原则:随机的原则、对照的原则、盲法的原则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随机分组: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对照设立:标准方法对照(最常用)、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盲法:避免知晓研究对象获得何种干预措施的策略。单盲:研究对象、双盲:单盲+给予干预或结局评 价的研究人员、三盲:双盲+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临床试验

8、: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价药物或者治疗方法的效果。现场试验: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价疾病预防措施的效 社区试验:社区干预项目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常用于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病因的定义: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 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研究结果的变异性:个体水平的变异性、群体水平的变异性、样本水平的变异性个体水平的变异性:某个体特征测得值的变化,可以是个体真值随时间的改变,也可以是由于测量误 差引起的变化(体温体重血压)群体水平的变异性:个体间遗传变异、环境变异、测量误差样本水平的变异

9、性:不同样本的研究所得结果的差异性,来源:抽样方式、样本大小、测量误差误差:指对事物某一特征的度量值偏离真实值的部分,即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分类随机误差、系统 误差(偏倚)随机误差:广义:因机遇不同估计总体参数时所产生的误差,如选择的机遇、时间的机遇。狭义:随 机抽样所得均值对总体均值的误差。特点:没有固定方向和固定大小一般呈正态分布偏倚:属于系统误差,在研究或推论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其真实值。特点具有单方向性 可高于真值,也可低于真值。分类: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病因模型:三角模型、轮状模型、病因因素模型、病因网状模型三角模型:宿主病、源物、环境,轮状模型:宿主、遗传内核、生物

10、环境、社会环境、理化环境 病因因素模型:病因分类操作性强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层次:外围的远因,致病机制的近因。 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卫生保健因素 致病机制的近因:基础及临床医学病因疾病网络模型: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 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形成病因网。影响患病率升高因素: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 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普查的优缺点:优点:不存在抽样误差、可以同时调查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

11、部病例缺点: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工作量大,难免漏查、调查工作人员水平参 差不齐、耗时耗力抽样调查的优缺点:优点:省时省力、工作易于细致缺点: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比普查复杂,资料的重复或遗漏不易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 象或因素,不适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疾病,不适用于患病率太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优缺点:优点:来自于人群,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一次调查可同时观 察多种因素缺点: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序关系,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误判,低估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队列研究的优缺点:优点: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可以直接计算RR/AR,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

12、病因作用、检验病因假 说的能力较强(因果时间顺序合理+偏倚较少+直接计算RR)、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一因多果、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缺点: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5%。)、失访偏倚、耗时耗力、研究设计要求严密、未知变 量可使结局受到影响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优缺点: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施,还可用 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及暴发调查等、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队列研究优点:研究者亲自观察资料,信息可靠,回忆偏倚小,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 关联的指标可证实病因联系,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

13、自然史,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样本量大, 结果比较稳定病例对照研究缺点: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选择偏倚难以避免、暴露与疾病时间先后难以 判断,信息真实性差、存在回忆偏倚、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队列研究缺点: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依从性差,易出现失访偏倚、耗费人力、物力、 财力和时间,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研究设计要求更严密实验研究优点与局限性:优点:为前瞻性研究,不存在回忆误差带来的信息偏倚,因果论证强度高;在研究中随机分组,平行 比较,均衡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研究中的偏倚和混杂;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并且可以获得一种 干预与多种结局的关系局限性:对依从性的要

14、求高、实际工作中难度大,影响实验效应的评价;受干预措施适用范围约束,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可能影响结果推论到总体;研究观察时间长,研究范围广,花费高, 长期的随访造成的失访难以避免;容易涉及伦理道德问题。评价实验效应的主要指标: 效果指数、抗体阳性率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n00%治疗的总例数n场治愈人数1治愈率=:* 100 %治疗人数病死率=因某病死亡人数*00%某病受治疗人数发生不良事件病例数不良事件发生率=力二 提U/k闻 *100% N年生存率 =可供评价不良事件的总病例数N年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 100%,(ad bc) n暴露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S +

15、 8)(c + Q(“ + c)(E7)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病例组暴露与非暴露的比值a / c adOR = =对照组暴露与非暴露的比值 b / d bc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死(MI)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服OC39(a)24(b)63未服OC114(c)154(d)268合计153178331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配比资料对照 有暴露史 无暴露史对子数有暴露史 27(a)3(b)30(n+b)无暴露史 29(c)4(d)33(c+d)OR=1: 1配对资料:X2=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率、保护率保护率=对照组发疲或死亡率:实验组发痼或死亡埋*100% 对照组发痼或死亡)率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或死亡T 实验组发病(或夕匕匚)率抗体阳性率=抗体阳性人数* 100%检查总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