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09434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抹灰空鼓开裂整改预防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工程抹灰工程空鼓开裂整改与预防专项方案编 制 人:审 核 人:审 批 人:审批日期:*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原因分析3三、具体部位整改措施33.1、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43.2、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43.3、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4四、后期抹灰工程预防措施44.1、减小粉刷层与基层的变形差44.2、增强结合面的粘结强度54.3、粉刷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6五、现场控制措施7六、 整改方案7一、工程概况 目前我标段*楼内外粉已全部完毕,*楼正在进展内外粉施工;根据甲方集团第三方第一季度检查情况,以施工完成的抹灰墙面空鼓、裂缝现象严重,被评定为C级。检查过后,我工程部技

2、术人员立即召开整改会议,针对该情况我们做如下分析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并对以后施工制定预防措施。二、原因分析1、 局部墙面由于抹灰施工前对墙面浇水湿润护养不够,墙面枯燥,墙面存在存在毛细孔,导致抹灰上墙后,墙体大量吸取砂浆的水分,水分散发太快,造成砂浆强度不高,粘结力下降以及收缩太快。尤其是砂浆与墙面粘结面,当砂浆层的强度不能抵抗收缩拉力时开裂。同样,由于这时砂浆层与墙面的粘结力还未到达足以抵抗由于收缩而造成的砂浆层在墙面上的滑动,因而发生空鼓。2、 在对砼墙面进展毛化处理时,工人质量意识淡薄,处理不到位,喷洒不均匀,且对毛化后的墙面养护时间应在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满砼光面上,

3、并有较高强度即用手掰不动和方法浇适量水湿润,水的压力不宜过大,否那么会使毛化的砂浆脱落不对。3、 抹灰时,一些工人没有按交底施工,抹灰一次成型,并未分两次进展。4、近段时间中午天气炎热,砂浆水分蒸发过快,特别是靠近窗口通风良好的部位,抹灰砂浆自身收缩引起空鼓、开裂。抹灰砂浆收缩主要包括化学收缩、枯燥收缩、温度收缩及塑性收缩。这些收缩将在抹灰砂浆中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抹灰砂浆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或空鼓。5、拌和使用的砂浆配合比不正确,或砌块破损、断裂。砂浆的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砂浆的粘结力与强度不够,抹灰层与墙面粘结不严密而导致空鼓;假设砌块破损、断裂时,砌体墙本身有缝隙而导致抹灰面

4、出现空鼓或裂缝。7、局部薄弱环节和墙、柱、梁与砌体墙的交接处缺乏加强和构造措施,砌体与砼各自收缩,形成裂缝。三、具体部位整改措施 针对这些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各楼号工长安排专人对每栋楼每一户墙体进展排查,将空鼓开裂部位用粉笔标注于墙上,同时做好记录。记录应记清楚楼号、层数、部位,开裂或是空鼓,严重程度。同时技术负责人协同质量负责人、楼号长等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整改方案。3.1、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当抹灰施工后发生空鼓时,抹灰空鼓处作返工处理。具体方法为:先将空鼓局部凿去,四周凿成矩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3050mm,边缘凿成斜坡形。用钢丝刷刷掉墙面松散灰皮处理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

5、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采用中、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大于3%。底层外表适当凿毛或毛化,凿好或毛化后,将修补处周围100mm 范围内清理干净。修补前1d,用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一天内最好浇水湿润两次,保证修补时墙体含水深度在10mm以上。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周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一样材料的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3.2、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当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且裂缝过大时,先在裂缝两侧各15cm处弹出墨线,然后用切割机将开裂处抹灰层凿除,四周凿成矩形。清理基层,将松动、疏松、脱落的砂浆去除干净,在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外表重新粘贴钢丝网。之后才

6、采用建筑胶素水泥浆的方法对墙面进展毛化处理,待毛化的砂浆终凝后,用水将墙面适当湿润,然后分两次用和原面层一样材料的水泥砂浆填补并槎平。3.3、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当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时,由于线槽处裂缝较小,先将裂缝外扩15cm切割成较整齐规那么的平面,四周切割边切成向外约45的斜口,剔除线管周围松动的砂浆,并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采用抗裂砂浆分两次修补抹平。四、后期抹灰工程预防措施要防止粉刷层出现空鼓,第一要减小粉刷层与基层的变形差,防止因粉刷层与基层的不相等收缩造成粘结力破坏;其次要增强结合面的粘结强度;第三要尽量防止出现粉刷层的无约束自由端出现;第四要注意施工工艺,防止发生先天

7、性的空鼓。4.1、减小粉刷层与基层的变形差原材料控制1以后施工现场采用预拌砂浆,对预拌砂浆配合比、强度严格监视,不仅要核对每批材料的技术资料,而且还要按照标准要求留置试块。现场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含量,制止工人在砂浆出料后私自加水。2砂浆拌制后必须及时用完,当温度不超过30度时,水泥砂浆应在3小时内用完,混合砂浆应在4小时内用完,当温度超过30度时,水泥砂浆应在2小时内用完,混合砂浆应在3小时内用完。粉刷过程控制1在砂浆粉刷完后的硬化初期,粉刷层的粘结力很低,此时应防止砂浆失水过快,因此粉刷后应保持潮湿的环境,进展必要的养护。2粉刷施工时应采取隔夜糙的施工工艺,即先括底糙,在底糙上划

8、纹,隔一夜再粉面糙。在面糙发生收缩时,底糙已具有一定强度,面糙的局部收缩被底糙抵消,从而减小了面糙对结合面的收缩量。在超厚的部位,应分多层刮糙。3在设计上,底层砂浆强度等级应低一些,面层砂浆强度等级应高一些,高强度等级砂浆层的收缩经过低强度等级砂浆层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小对粘结面的收缩应力。4.2、增强结合面的粘结强度增强粉刷层与混凝土基层的粘结强度是抑制空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粘结强度大于剪切应力时,粉刷层就不会空鼓。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剪力墙面往往因模板涂刷了脱模剂,造成拆模后剪力墙外表很光滑,减少了与粉刷层之间的粘结力;加气块墙体应砌块材料再切割过程中使砌块外表产生局部孔隙,粉刷时这些孔

9、隙会加快砂浆的失水,造成空鼓。粉刷前基层处理粉刷前必须清理干净基层面上的泥土、灰尘、污垢、纸片、钢丝等杂物,这些杂物隔离了分刷层与混凝土的粘结,容易造成粉刷空鼓。在粉刷前对墙体进展浇水湿润,根据以往经历,墙面浇水应是墙面洒水3遍,每遍洒水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洒第3遍水后,当墙外表呈似干非干时,马上甩拉毛。检验洒水质量的标准是,以水渗入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表12cm为准。粉刷前应将内外墙上的螺杆洞按照甲方集团防渗漏体系的要求封堵完毕,各种预留洞口的封堵应标准封堵并验收。对于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凿平货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界面处理在基层面喷浆或者涂粉刷界面剂,增加基层与粉刷层之间的粘

10、结力,防止粉刷空鼓的出现。当采用喷浆处理时,加砌块墙体外表也应满涂,当为涂界面剂时,可只涂混凝土面。必要时,在大面积的剪力墙上,可以采取在混凝土外表凿毛的界面处理方法,使粉刷层嵌入混凝土层,加大了粘结面积,去除了外表的污染物质,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粘结强度。挂钢丝网片在不同材料交接处,以及墙体各种线管开槽处、较大水电箱的背部应使用保温钉固定钢丝网片,限制不同材料间不同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空鼓裂缝,本工程不同材料间钢丝网片每边搭接150mm,线槽处钢丝网片每边搭接100mm。4.3、粉刷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1填充墙墙顶塞缝必须在墙体砌筑完毕14天以后,使墙体完全稳定,防止塞缝后墙体继续沉降,使墙

11、顶与构造面脱开,粉刷后造成空鼓;墙顶塞缝使用小砖斜砌,逐块塞紧。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天。龄期28d前的砌块收缩不仅数值大,而且开展快。3砌体构造砌筑完成后14天前方可斜砌顶砖,顶砖斜砌一周后再抹灰。4检查砌体灰缝的饱满度、检查是否有空头缝。墙面凹凸不平过大,导致抹灰层过厚,易出现开裂、空鼓,对于偏差过大的墙体,应及时凿除或撤除重砌筑。5控制抹灰层厚度。底层抹灰层厚度不大于8mm,用木抹子压平搓毛,使其与基层粘结结实;面层厚度以59mm为宜。底层或中层的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和见干后,同时检查确认无空鼓、龟裂和剥落现象,方可抹面层,层间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小时。假设发现空鼓应重新

12、粉刷,假设只有小裂缝没有空鼓那么用水泥素浆封闭。6当局部抹灰层30mm,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钢丝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7抹灰面完成后视天气情况要及时安排人员进展浇水养护,一般常温下12小时后就要进展养护,养护周期不少于五天。8其它粉刷施工工艺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交底进展。五、现场控制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在施工前加强对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监视,务必保证施工按标准与设计要求施工,针对特殊部位编制专门的方案措施进展加强处理,重点控制,在施工前,做足技术指导,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过程,以到达质量合格。六、 整改方案楼号排查完成日期整改完成时间责任人*3月31日4月10日*3月31日4月10日*3月31日4月12日*3月31日4月10日*3月31日4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