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08934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融合策略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德育在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能够自觉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够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自觉地履行义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怎样去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一、在教学教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德育教

2、育的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以及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轻松、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即对工作、对他人的责任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有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

3、在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实际上就是指自变量取值的合法性,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讲:其实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也一样,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条件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程序和规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必须是合法的,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社会道德和舆论的遣责。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先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4、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大家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不仅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有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学生就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识到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合作互助才能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功,体会到自己在收获着自己付出的同时,也同时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进而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在合作中要互相尊重。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1世纪是充分合作的世纪,要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倾向较为明显,

5、缺乏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因此,有必要强化对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大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除了竞争,更重要的是要团结合作;竞争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实力,而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也就是说,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我们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以数学为主题的活动,另外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如:知识技能竞赛;讲一讲数学家们的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效果的。总之,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注意把握好“度”,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要注意渗透的自然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若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情况来进行灵活渗透,就一定可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教学目的。文章来源自3edu第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