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08852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发展规划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围绕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 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 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 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坚 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制定本 规划。本课程规划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为宗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 实际,力求实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管理等的变革。课 程规划关注学生学

2、 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 验和正确的价 值观,逐步构建具有 时代性、基础性、选择 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的 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规划既有基 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又具有 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开发和建设适应学校、学生、教师实际 ,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专业课 程和校本 课程。规划注重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构建适合我校的新的教学 评价体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 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使课程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是学校安排课程、选用教材、课程实施、评 价和管理的基本准 则。1、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1、指导思想:根据国务院

3、批转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宗旨是制定酒店管理 专业教学计划的总体指导思想。依据我省市酒店业 及相关行 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拓宽就业领域,从适应酒店业及相关行 业一线的实际工作出发,实行教学、实 践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合格的应用性酒店管理人才 为根本任务。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能力,熟悉旅游服务、酒店服务 及其管理工作,能胜任旅游行 业、酒店行业 的服务、接待、带团、市场拓展、管理等工作需要的中

4、等 应用型专业人才。2、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背景根据对我省市酒店 业及相关行业对专业 人才要求的 调研,我们认为合格的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以人 为本,坚持科学、全面、和谐、可持续发 展的科学发展观,熟悉国家有关对旅游与酒店服务管理行业发展与调节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2.熟悉酒店管理和 导游学基本理 论、掌握餐饮 服务与管理、前厅 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 与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通 过导游、酒店服务员职业资格鉴定合格。3.掌握英语,具备用英语直接与客人 对话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达到规定等级标准。5.具有广泛的知 识面和一定的

5、 继续学习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服 务管理先进经验和酒店管理行 业发展的新动态。6.具备从事导游、酒店服务员、礼仪 接待员、旅游市场 拓展及策划人员旅游、以及酒店行业 中层、基层业务 管理人员等所必须的职业知识、职业道德素养与 职业技能。这些能力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如下:序号能力结构主要能力构成1.掌握酒店 经营 的基本方法2.掌握酒店管理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巧1 专业能力 3.有适 应酒店管理的口 语会话、英语阅读 能力和 计算机能力4.掌握酒店的前 厅、客房、餐饮 等业务 技能和管理技能。相关课程前厅运行与管理客房运行与管理餐厅运行与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专业英语计算机

6、基 础中西餐知 识1.具备职业 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与法律社会能力2.具备现 代企业需要的 团队协 作能力哲学与人生23.具备基本的交 际沟通能力,掌握社应用语文交的基本技能。具备跨职业工作能力应用文写作1.旅游政策法 规3发展能力2.具备独立思 维和开拓 创新能力形体训练、2、课程安排结合调研结论,我们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作了如下安排:学年序学期号周数1 职业生涯 规划2 职业道德与法律3 心理健康4 哲学与人生文5 民族理 论常识化6 语文基础7数学课8英语9 计算机应用基础10 体育与健康小计11应用语文核12餐厅服务与管理心13客房服 务与管理专14前厅服务与管理业15食品营养与健康课小计康

7、乐服务与管理17形体训练专18旅游政策法 规19旅游概 论业22公共关系课23礼仪小计综合实习总学时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合计一二三四五六学181818181818时数2362362362361111721111721122108664436022221441122108141414141008333321666216666324610866216151515151080610842108472236236472242144353535352520其他实习各18周三、课程发展理念与方向职业教育理念,正从专业定向教育向素 质教育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转变,这是 21 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8、与原 动力。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我们认为要进行职教发展规划,必须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统一。1、学生 “就业”与“后续学习”能力的统一随着社会的 进步,酒店管理企业用工不再是大 规模招工,而是更趋于理性,选择相应职业学校,挑选他们认为合格的员工。从目前酒店管理类企业在职业学校招工的角度来看,也存在 “应试 ”问题:一张试卷、一次面试 似乎就决定了一个学生的全部,就 业似乎成了学生学习的终点。从社会长远发 展来看,素质和能力强调的是 “后续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不是立即 显现的,它具有“长效”性。我们要在教育 发展中科学合理 处理二者关系,求得矛盾的 统一。学校教育 强调专业知识面宽,

9、能覆盖酒店管理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其中 “一专”主要对准第一次就 业岗位,达到装饰美工初、中级工操作水平。应 当说,如果学校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 纲要求规范地进行教学,那么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取得双 证是很自然的 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是酒店管理企 业针对员工在某一工种或某一 岗位上的高技能要求,这样看来,就业并非是学生学 习的终点,而是学生后续学习的一个起点,如果只为贯彻 “双证制”,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等级考试上去,就会忽视学生社会生存能力,不利于学生的 长远发展。2、学生知识结 构上 “宽知识”与“专技能 ”的统一随着高新技 术的发展,未来劳动者职业更换频繁,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

10、者将不再适 应未来人才市 场的需求。因而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与技能面。但就目前酒店管理企 业招工现状而言,强调招聘员工要能满足立即顶岗的需要,却又突出了 “专”的特色。因此在酒店管理教学实践、课 程设置中采用 “宽基础、活模块 ”的作法,较好地解决二者的矛盾。“宽基础、活模块 ”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宽基础阶段,建立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 础平台。把基础 知识和技能课程分为四大板块:职业道德类、工具类、一般职业 能力类、专业 技能类,这一阶段的内容是基础内容,分年级连续实施。第二,活模块阶段,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及升学要求 设置不同的模 块。有 “专业大模

11、块”,某一岗位定向知识“技能的小模 块”,升学对应模块”,这一阶段的内容可 设为选修内容,“在中职高年级分阶段实施。这 两个阶段既分工明确,又互相 联系。学生学完知识平台后,对专业及专业方向均有了解,减少了学 习的盲目性。3、课程设置“稳定”和“灵活 ”的统一要尽量避免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盲目的开 发新的专业方向,而忽视优势课程的发展。很难设 想,一个学校每隔几年就 变换一个专业方向,这既不符合 办学规律,也会在师资、设备 等方面带来浪费。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结构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人才市场能预见的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对学校课程设置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课 程设置过程中

12、“稳定”与“灵活 ”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学校课程设置首先应当稳定在某一大 类专业上。具体讲 ,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从酒店管理专业 来看,专业设置几十年来,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等传统 基础课,专业教师队伍成熟、经验 丰富,多年的变化,专业方向的增加,课程改进,但对于基础课程的需求却基本保持一致。针对 新兴技术的课程,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就 业实际,由学校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4、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和就 业 创业课程模式的 统一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学科分段教学 为主,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结合,这一模式易于 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随着职业 教育的社会 实践性增强,学科课程模式自身的缺陷越来越突现出来: 过分追求学科知 识的系统性,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各学科间缺乏有机 衔接,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 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 动性和创新精神。新时期需要更多有能力有 创新意识的人才,因而把实践、创业课程应用于教学中已是中 职学校必须进行的改革方向之一。创业 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中等职业 学校要开设就业和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 经营、管理、法律、公关、成本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