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鹅》教学笔记教育随笔文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08411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咏鹅》教学笔记教育随笔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咏鹅》教学笔记教育随笔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咏鹅》教学笔记教育随笔文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古诗咏鹅教学笔记-教育随笔-文案-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咏物诗,相传是其七岁诗的作品,骆宾王亦因此被称为“神童。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诗中,诗人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察看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比照,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盛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从小让孩子接触古典诵读,对提升孩子的古典文化涵养是大大有益的。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咏鹅这首古诗。古诗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在引导孩子们朗读时,我也注重让他们表现出鹅叫声的轻重,让人感觉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同时,启发孩子们在念时,加上一些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跃然而出。从孩子们投入的神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首古诗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