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082586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精彩试题6(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果可你一、单项选择题1. 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 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答案:C。解析:当一个人对某一道德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了它的高尚 性,产生了热爱感情并决心用它支配自己的行为时,便产生了道德意志。因此,对该生的教 育应该培养其道德意志。2.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 。A. 基本部分B. 基本内容C. 基本途径D. 基本阶段答案:D。解析: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3. 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 。A. 获得的反

2、射B. 无条件反射C. 条件反射D. 生来的反射答案:B。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在人类种系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且逐渐固定下来并遗传给 下一代的反射方式,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是人类先天就有的一种反射。4. 在教室里, 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 可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 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 ) 。A. 知觉的整体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知觉的理解性D. 知觉的恒常性答案:D。解析: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5. “遗忘曲线”的提出者是 ( ) 。A. 冯特B. 艾森克C. 艾宾浩斯D. 埃里克森答案:Co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

3、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6.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 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A. 民主型B. 放任自流型C. 仁慈专断型D. 强硬专断型答案:B。解析: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 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这种做法对班级的正常运作会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正确答案选B。7. “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 课堂纪律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 ) 。A. 积极型B. 对抗型C. 消极型D. 失控型答案:C。解析

4、:消极型的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不积极,课堂纪律较 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 感到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因 此,正确答案选 C。8.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答案:C。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9. (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

5、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A. 隐性课程B. 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A。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0.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的评价方式称为 ( ) 。A. 常模参照评价B. 正式评价C. 标准参照评价D. 非正式评价答案:C。解析:标准参照评价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 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正确答案选C。11.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 生物起源说B. 神话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答案:A。

6、解析: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其主要 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12.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 )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B. 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C. 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D. 以遵从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答案:C。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 包括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成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阶段。本 阶段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13.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 。A. 自由发展B. 自我发展C. 自愿发展D. 自动发展答案:B

7、。解析: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14. 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 。A. 论语B. 理想国C. 学记D. 大教学论答案:C。解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15. 贝尔一兰喀斯特制又被称为 ( ) 。A. 巡回教学制B. 导生制C. 学年制D. 班级授课制答案:B。解析:贝尔一兰喀斯特制的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 较的学生进行教学, 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 学生。16. 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A. 胆汁质B. 多血质C.

8、 黏液质D. 抑郁质答案:A。解析: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征是:强,不均衡。17.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成为一个画家,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 响?(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答案:A。解析:遗传素质会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某种可能性。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 具备被培养成为一个画家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他没有成为画家的“遗传素质”。18.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 。A. 社会自我B. 心理自我C. 生理自我D. 精神自我答案:B。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 过程。心理自我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

9、认同是在思想、 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 。A. 与他人基本相同B. 与大家保持一致C. 被他人认可D. 与他人相接近答案:D。解析: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20. 儿童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 ) 。A. 6 到 8岁B. 7 到 9岁C. 8 到 10岁D. 9 到 11岁答案:C。解析: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为 810岁,男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二、多项选择题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10、ABCD解析: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 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2.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A. 导向作用B. 激励作用C. 评价作用D. 选择作用答案:ABCE解析:(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 选择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 定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3) 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 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 的目标而努力。 (4) 评价作用

11、。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23. “三个面向”主要是指 ( ) 。A. 面向 21 世纪B. 面向现代化C. 面向世界D. 面向未来答案:BCD解析: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简称。24. 下列选项中,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 。A. 动物的心理活动B.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C. 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机制D. 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行为答案: ABCD。25. 态度的结构包括 ( ) 。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行为成分D. 意志成分答案:ABC解析:态度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26. 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 ( ) 。A.

12、替代强化B. 直接强化C. 自我强化D. 负强化答案:ABC解析: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负强化是 斯金纳提出来的。三、填空题27. 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 的培养目标和 的教学目标。答案:各级各类学校 教师28. 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 、 、 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答案:有计划 有组织29.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 。答案:义务教育30. 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答

13、案:周课时31. 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 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 。答案:心理特征32.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的原则。答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33. 深度知觉就是 知觉和 知觉。答案:距离 立体34. 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答案:晶态 语言35. 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 、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行为来完成的。答案:观察 模仿四、辨析题36. 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答案: 这种说法是

14、正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 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 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及有领导的认识。37.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没有区别。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 人们只能去发现它、 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 ; 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 准则, 它反映教学规律。 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 才会使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 展和完善。38.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

15、力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 二者统一在 教学活动中。(1)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 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39. 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