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081304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重难题型突破6议论文阅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生活 刷手机、电子游戏、打麻将等等带来的快乐都是“垃圾快乐”。所谓的“垃 圾快乐”,就是能带来短暂的精神快感。比如搞笑的短视频、好玩的综艺、肥皂 剧,看着非常过瘾,让人不禁沉浸于“哈哈大笑”的喜欢。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垃圾快乐成瘾,比毒品成瘾更可怕。一旦尝到了甜 头,就会忍不住地想要更多,让你的意志迷失,忽略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它默不 作声地让你慢慢成瘾,一层“快乐”的糖衣之下,也许会有刹那甜蜜的错觉,但 久而久之,你就会尝到它带来的苦。 为什么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中呢?心理学的角度说:反馈时间越短的, 越容易获得快感。你玩一会儿游戏

2、,看一个搞笑短视频,马上就能哈哈大笑。情 绪带来的快感,让人忍不住上瘾,这么舒服的事情,谁愿意舍弃呢?反之,对于那些反馈模式比较长,获取快感的时间比较慢的事情,我们通常会觉得厌烦,难 以坚持。 毛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 事。”在人生路上,想要走得更长更远,你就必须一次次地去突破自己。 宁静的自律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她每天“七点半起床,三分钟洗漱,五分 钟上妆;一天只吃两顿饭,晚上六点半以后不吃东西;睡前一小时充电时间” 这样的作息习惯,需要与美食、惰性对抗,很多人坚持几天大概就崩溃了,宁静却坚持了十几年。不仅如此,她每天还花 24小时学习英语。1000分钟

3、的手机 通话时间,有900分钟是打给英语老师的。 学英语、保持十几年如一日的自律,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但当它一旦成为 习惯,就变成了让人满足和快乐的事情。 当你体会到知识浸入灵魂,充实的喜悦,就不再会沉迷于那些无益的垃圾 快乐中了。学会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去感受那些可能并不“轻松”的事情,并 坚持。你会发现,原来真正的快乐,不是简简单单的哈哈大笑的快感。真正的快 乐,是你翻过一座座高山,气喘吁吁过,汗流浃背过,最后,灵魂和精神被知识 和精力填满,它带来充实感和满足感,也沉淀于你的气质里。 所以,千万别仅仅只是满足昙花一现的快乐,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 生活。(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

4、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刷抖音短视频、刷微博属于“垃圾快乐”。B. 坚持健身,并体会到健身的快乐属于“垃圾快乐”。C. 垃圾快乐成瘾,比毒品成瘾更可怕。D. 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是因为这些内容反馈时间短,人容易获得快感。1. B【解析】健身不是昙花一现的快乐,不属于“垃圾快乐”。2. 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2. 先提出什么是“垃圾快乐”,再指出人们为什么会沉浸于“垃圾快乐”,最后 举宁静的例子写出如何脱离“垃圾快乐”3. 请概括分析如何脱离“垃圾快乐”?3. 每天让自己做两件不喜欢的事,一次次地突破自己。让自己更加自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王艺侨 在我国

5、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 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 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 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 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 “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 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 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

6、习惯东一榔头西一 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 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 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并引用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

7、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 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 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 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 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 乃正是中国将来 的脊梁。”

8、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二王的故事阐述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的道理。B. 论述“古往今来,有事者事竟成”的道理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C. 举夏承焘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论证“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 的观点。D. 该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逻辑严密。1. B【解析】论述“古往今来,有事者事竟成”的道理运用的是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2. 文章到第段为止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写第段的内容呢?2. 第段以鲁迅的名言作为全文的收束,强调了恒心对于行走人生之路的重要意 义,是对论点的进一步强调与升华,且以

9、问句的形式结尾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3. 根据文章分析概括,怎么才能砥砺一颗恒心?3. 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 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粥品如人品高中梅 生活中,常听人说,酒品如人品,茶品如人品,棋品如人品,当然还有 粥品如人品。套用一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粥至清则无味,数杯清水数把米, 半碗糊涂半碗仙,斯文慢火,羽扇经纶,煮沸着整个江湖。” 古往今来,名人雅士对粥都是情有独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编有粥品一书,对粥很有研究。曹雪芹在家境衰落以后,阅尽人世沧桑,世态炎凉,也把 祖父品粥的闲情带到红楼梦中。尤其他在逝世前不

10、久,在贫病交加、“饔食有时不断”的困境中,还能坚持不懈地写作他的红楼梦,一直熬到“壬午除 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他生命这盏灯熄灭为止。 清代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给他弟弟的家书里说:“十 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由此可知,只有自己清寒 过,才能了解别人清寒的窘境。范仲淹少时家贫,住在寺庙里发奋苦读。每天煮 一锅稀粥,冷凝后划成四块,早晚各两块,以切碎的咸菜佐餐。中国文人与粥,这种不同一般的感情,都由于他们自身的贫苦体验而来。 正因如此,这些喝粥文 人的文章里,才能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民间的疾苦。【 A】 粥品如人品,吃粥意味着一种守得住清贫的淡定,一种“人不堪

11、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的从容。盛传的典故就是欧阳修以粥养廉一一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 的欧阳修,一日三餐都食粥。后来做官后,生活境况改善了,但他仍每日吃粥。有人看不下去,就送了一些好吃的东西给他。 他虽然把东西接受了,但照样每日 吃粥。有人问其何以如此,他说:“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环境能够磨 炼人,如果现在改吃好东西,以后没好东西吃了又吃不了苦该怎么办? ”【B】 而今,一碗稀粥,看似平静,其实呢,是经历了数小时文火的煎熬,才成正品。是不是就像人生,看似心如止水,其实已曾经沧海百年。一个人要想成功, 就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作家王蒙说:“粥好消化。一有病就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新鲜的大米香

12、味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悠闲,一种软弱中的平静, 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于恢复健康的期待和信心。”王蒙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主张, 这的确令人回味。【C】 古人说“嚼得菜根百事可成”,其实,“喝得稀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稀粥绵软,入口即化,不与舌头为难,正像做人,要能屈能伸,与人方便,即是 与己方便,而这,正切合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传统秉性。 品粥时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味觉感受, 让人仿佛置身于空灵明净的佛园。 痛 苦时、落魄时、烦闷时、心浮气躁目空一切时,你都不妨坐下来喝一碗粥,也许 在不知不觉间,心中便有一阵春风悄然拂来了。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段直接提出“粥品

13、如人品”的中心论点。B. 在喝粥文人的文章里,多多少少能反映出民间的疾苦。C. 欧阳修以粥养廉的典故论证了要历尽沧桑的平静。D.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逻辑严密。1. C【解析】欧阳修以粥养廉的典故论证的是要受得住清贫的淡定和从容。2.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 A B C中的哪处最合适?请 简述理由。【材料】朱军曾说: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我们要带着淡定和从 容面对生活的挑战,一定会赢得美好的未来。2. 放在B处比较合适。朱军的话表述了对人生应该淡定和从容的观点,正好印证了第段“粥品如人品,吃粥意味着一种守得住清贫的淡定,一种人不堪其忧, 同也不改其乐的从容”的观点。3.

14、从粥品中,作者体悟出了哪些人品?3. 守得住清贫的淡定和从容;历尽沧桑的平静(或: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温 柔敦厚的秉性(或:能屈能伸,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不该遗忘的“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 他是不 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惟有 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 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

15、”,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 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一一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 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 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 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 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 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 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 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 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 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 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上的反省, 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 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