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07686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性心动过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窦性心动过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窦性心动过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窦性心动过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窦性心动过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窦性心动过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性心动过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性心动过缓百科名片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dia)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0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 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目录隐藏简介病因1. 心外病因2. 心外因素发病机制预防诊断检查治疗1. 治疗方法2. 治疗原则3. 用药原则保健预后预防发病率简介病因1. 心外病因2. 心外因素发病机制预防诊断检查治疗1. 治疗方法2. 治疗原则3. 用药原则保健* 预后预防* 发病率编辑本段 简介疾病名称:窦性心动过缓

2、 英 文名:sinus bradycadia 疾病代码: ICD: I49.8人体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相关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编辑本段病因心外病因1.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 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1)生理性:在正常睡眠时,例如:在午间及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 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在50次/min左右,个别可在40次/min左右。运动员白昼可在50 次/min左右,夜间个别可低至38次/min左右。体力劳动者也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 年轻人及老年人。(2)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所致:如脑

3、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引起 的颅内压升高,黄疸、神经官能症、血管抑制性虚脱及精神分裂症等,导致迷走神经兴奋, 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而发生窦性心动过缓。(3)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恶心呕吐、屏气、 吞咽、剧烈咳嗽、忧虑,做Valsalva动作、Muller动作时,也可见于胃扩张、肠梗阻、泌 尿系结石、胆结石等疾患,可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诱发窦性心动过缓。(4)代谢降低:如低温、重度营养不良恶病质、脑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5)药物所致:某些药物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而引起窦性心 动过缓,如利舍平、降压灵、胍乙啶等降血

4、压药物,0受体阻滞药、洋地黄、奎尼丁、普鲁 卡因胺、苯妥英钠、镇静药、新斯的明及麻醉药物等。(6)某些传染病的极期或恢复期:如伤寒、白喉、流感等。(7)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尿毒症或血液酸碱度改变者。(8)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消化性溃疡在发病机制中,胃酸的分泌物主要受迷 走神经张力控制,当其兴奋性增高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9)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 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 P-R 间 期可略有延长。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

5、性变的损 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 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3. 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 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心外因素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 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 P-R 间期可略有延长。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 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1

6、编辑本段 发病机制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系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上升速度减慢、最大舒张期电位负值增 大阈电位水平上移等,使窦房结自律性强度降低所致。编辑本段 预防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40次/min,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 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慎用减慢心 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对该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 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0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 常药物。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应

7、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编辑本段 诊断1. 窦性P波 频率V60次/min,一般不低于40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搏V8万次。2. P-R 间期 0.120.25s。3. QRS 波 正常。鉴别诊断:1. 二度窦房阻滞当发生2 : 13 : 1窦房阻滞时,心率很慢,类似窦性心动过缓。两者可 依据下列方法鉴别,经阿托品注射或体力活动后(可做蹲下、起来运动),窦性心动过缓者的 窦性心率可逐渐加快,其增快的心率与原有心率不成倍数关系;而窦房阻滞者心率可突然增 加一倍或成倍增加窦房阻滞消失。2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一般是较易识别的。值 当P波重叠于T波上不易

8、分辨时可被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1) 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2) 可从T波低平的导联上寻找未下传的P波。(3) 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 显露。3.2 : 1房室传导阻滞2 : 1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未下传的P波可重叠于T波中,T波 形态发生增宽、变尖切迹、倒置、双向等变化,或者误为此P波为u波而被忽略而误认为窦 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1) 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2) 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3) 注射阿托品

9、或改变心率后,则重叠于T波中的P波可显露并可与u波相区别。4房性逸搏心律房性逸搏心律较少见,其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波明显不同,但如 果房性逸搏点位置接近窦房结时,则其P波与窦性P波在形态上不易区别。其鉴别点为:(1) 房性逸搏心律通常持续时间不长,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可使窦性心率加快、房性逸搏心 律消失。(2) 房性逸搏心律规则,而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1编辑本段检查实验室检查:可见到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发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其它辅助检查: 依靠心电图检查有下列表现:1. 窦性P波的形态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有较大差异这是由于窦性心 动过缓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尾部,其发

10、出的激动多沿中结间束下传;而窦性心动过速时 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头部,激动多沿前结间束下传虽然窦房结的头、尾相差仅15mm但由于 结间束优先传导的特点,所以两者的窦性P波形态有差异,II、III导联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 律的 P 波稍低平。2窦性P波的频率 成人应V60次/min,通常为4059次/min,多在45次/min以上。亦有慢至35次/min左右者甚至有20次/min的报告V45次/min为严重的 窦性心动过缓。婴幼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在1岁以下应V100次/min 16岁应V80次 /min6岁以上应V60次/min。3. P-R 间期 0.120.25s。4. QRS波每个P波后

11、紧随一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常。5. T波、u波窦性心动过缓时正常,也可表现T波振幅较低,u波常较明显。6. Q-T 间期 Q-T 间期按比例延长,但校正后 Q-Tc 间期则在正常范围内。正常 Q-Tc=Q-T(s)/ 应W0.42s。编辑本段治疗治疗方法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 治疗。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 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 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

12、慢而调 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o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 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 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5、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伤害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应首先治疗病因,结 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治疗原则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

13、无需治疗。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 肾上腺素)。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4、原发病治疗。5、对症、支持治疗。用药原则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1编辑本段保健合理饮食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吸烟 饮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应戒烟忌酒。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 大枣粥、莲子粥等。 1编辑本段预后预防预后:窦性心动过缓的预后与心率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如心率4060次/min

14、,血流动力 学改变不大,且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则其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如心率慢且有严重的 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每搏排血量不能代偿性增大,则每分钟的排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脑及肾 血流量减少,就会出现气短、心前区疼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刻出现晕厥这种情况多见于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低下等预后较差。若心率低于40次/min时,心排血量明显降 低,预后不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慢的本身有助于室性异位心律的发生。预防:1. 积极防治原发病 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V40次/min,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 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15、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 死的发生。3. 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 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 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0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 他抗心律失常药物。4. 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 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编辑本段发病率缓慢性的窦性心律失常通常无症状,并可能是生理性的而不是窦房结功能不良,所以不 可能统计出不同人群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一项Illinois大学对50名年轻男性和女性 的研究得出的结论,24%的男性和8%女性在睡眠中心率低于50dpm(女性平均、最高和最低的 清醒和睡眠心率高于男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