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07503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 17.3世界地理分区二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八世界地理分区(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贵阳模拟)水平衡(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1.地的年降水量可能()A.等于400 mmB.等于2 000 mmC.大于2 000 mmD.在4002 000 mm2.各地蒸发量最小的是()A.地B.地C.地D.地3.不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是()A.地B.地C.地D.

2、地【解析】1选C,2选B,3选B。第1题,印度半岛西部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地位于沿海山区(西高止山)迎风坡,降水量大于2 000 mm。第2题,根据题目条件“水平衡=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则年蒸发量=年降水量-水平衡,地蒸发量=1 000-(-400)=1 400,经计算地数值最小。第3题,地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水分不足,不适合发展需水量大的季风水田农业。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46题。4.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气候温暖C.森林茂密D.就业率高5.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

3、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A.甘蔗B.棉花C.大豆D.甜菜6.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A.临海交通便利B.内陆多沼泽分布C.临海开发较早D.临海地形平坦【解析】4选B,5选A,6选B。第4题,美国冬季北方寒冷,不适宜老年人过冬,而南方的佛罗里达州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老年人过冬。第5题,结合美国农业带分布知识,分析农作物生长习性可知,佛罗里达州纬度低,水热充足,适宜甘蔗生长。第6题,据图可知佛罗里达州的沼泽主要分布于南部,内陆几乎没有沼泽分布。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79题。7.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

4、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气候类型B.地形C.降水量D.植被8.根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关于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是()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9.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A.轻重工业发达B.地广人稀C.矿产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解析】7选B,8选A,9选C。第7题,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平原、高原、山地。第8题,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降水沿海较多,内陆少;东部

5、降水多于西部;东岸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第9题,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落后;人口稀少是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两国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2017杭州模拟)读下面区域图,回答10、11题。10.图中20等温线表示7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该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A.P1、P3B.P2、P3C.P2、P4D.P1、P411.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气候冷湿B.水源不足C.光照不足D.市场狭小【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图中局部等温线走向的弯曲主要受地形影

6、响,P1、P2弯曲主要受河流谷地的影响,气温较高则等温线应该向高纬度凸出,P3、P4经过地区有阿巴拉契亚山,地势高而气温低,等温线应该向低纬度凸出。第11题,图中A地区纬度较高且附近水面较大,气候冷湿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下表和下图,回答问题。(28分)表单位:mm城市1月7月年降水量达尔文43711 707阿德莱德1967451(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解析】

7、第(1)题,结合表格数据分析,两城市位于南半球,1月是夏季,达尔文纬度较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阿德莱德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所以1月份达尔文降水远远多于阿德莱德。7月南半球是冬季,达尔文受到副高控制降水少,而阿德莱德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所以7月份达尔文降水少于阿德莱德。第(2)题,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判断,该农业地域类型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300至550毫米的地区,主要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该地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该地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相对低;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出口;靠近人口、城市密集地区,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第

8、(3)题,根据图例分析,铁路主要分布在沿海、沿大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铁路密度小,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沙漠地区面积大,东部又有大分水岭的阻挡,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在沿海地区,矿产大都集中分布于离海洋不远处。另外,澳大利亚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所以铁路密度小。答案:(1)1月(夏季):达尔文降水远远多于阿德莱德,达尔文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而阿德莱德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7月(冬季):达尔文降水少于阿德莱德,达尔文受到副高控制降水少,而阿德莱德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2)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300至550毫米的地区,且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广人稀、土地租金相对低;沿海

9、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出口;靠近人口、城市密集地区,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3)沿海、沿大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分布。沙漠地区面积大,东部又有大分水岭的阻挡;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矿产大都集中分布于离海洋不远处;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13.(能力挑战题)(2017厦门模拟)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28分)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1)描

10、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获取图中信息,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回答即可。第(2)题,注意图中下面的柱状图表示气温日较差、上面的柱状图表示月降水量,比较可知气温日较差的异同,原因应从降水量、海陆位置、地势高低等方面分析。第(3)题,注意材料中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差异的表述内容,沿海为园艺业,内陆为放牧业;影响因素可从农业区位条件角度分析。第(4)题,注意图中显示A市横跨两洲,则具有交通和市场优势;人口约1 350万,则具有劳动力优势;再结

11、合位置可判断距离石油产地近。答案:(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相同: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原因: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带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适合发展园艺业。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放牧业。(4)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等;工业技术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