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07500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闭关锁国》教学设计_华东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课 闭关锁国教学设计备课人:高丽芳 张王霞 备学时间 学时内容分析:第16课闭关锁国是华师版历史七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简介了国内明清时期,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出此下策的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此政策的实行直接导致中国与世界隔离,致使近代中国落后和挨打。本内容为学生学习八年级的中国近代史做了铺垫,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对外开放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教学目的:1.理清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过程。u.cm中考资源网2.理解闭关锁国的因素和影响及其导致的危机来临。5u.om中考资源网.结识“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对外开放是一种

2、国家繁华强盛的必由之路。.m中考资源网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5u.co中考资源网教学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因素和影响。教学措施:自学指引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让学生观看,提出问题:三张图片共同一种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国的对外关系在汉、唐和明初时非常活跃,使中国名扬海外。可谁曾想到就在明中叶后,中国逐渐的闭关锁国,到清朝国门完全关闭。是什么因素导致明清的统治者采用如此下策,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二、揭示课题、呈现学习目的1 “闭关锁国” 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

3、型的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说就是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出示学习目的,让学生朗读本课的学习目的。三、指引自学.梳理出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过程(1)明朝:洪武: 洪武后: 嘉靖: 倭患平息: (2)清朝:清初: 台湾统一后: 17年后: 2.闭关锁国的因素和影响(1)因素: (2)影响: 3危机来临:(1)皇帝: (2)官吏: (3)政策: 四、学生自学、小组合伙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内容,对本课进行摸索和整顿,并提示遇到问题小组合伙解决。五、师生交流、归纳整顿1.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过程(1)明朝:海禁松弛严禁开禁(2)清朝:海禁四海关广州2“闭关锁国”因素和

4、影响,归纳如下:(1)因素自大心理的反映明朝中叶后来,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拉大。而当时的中国君臣们对这一状况并不理解,对“天朝”的地大物博与繁华强盛极尽夸张之辞,并沉浸其中,对外界懵然无知,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地视西方为“夷”或“藩臣”。防备自卫的产物当时,在东西方进行正常贸易的同步,西方殖民者又在中国沿海劫掠和收集情报,进行非法活动。而对当时世界形势不理解的清朝统治者,梦想紧锁国门,永保王朝统治。自然经济为本源(主线因素)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应。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品以通有无”。即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5、济在思想上的反映,也是导致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主线因素。()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限度上是清朝统治者严防海疆不受侵扰,的确是自卫的需要,但加辨别地关闭国门,却阻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了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中国从此被抛在世界进程的背面。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最后导致了中国落后挨打的成果。3.危机来临:皇帝: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侈无度官吏:贪得无厌,贿赂公行,安享太平,刮民膏脂政策:闭关锁国六、强化要点、理解记忆对照归纳出的知识要点,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朗读,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七、古今联系、拓展延伸讨论交流: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为国内

6、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什么警示?2.在对外开放与交流时我们应当注意什么?八、课堂小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汉唐的辉煌,也有明清的血泪。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试图打开对外交流的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唐时,中国自豪地向世界敞开国门,带来的是唐朝空前繁华和全世界的尊敬;明时,国门开始合拢,为郑和的下西洋,使中国一度扬威海外;到了清朝,国门终于完全关闭,这并未给中国带来安宁和稳定,却将鸦片与战争带来了苦难的中国,中国历史就这样步入了近代社会。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力的证明:对外开放是一种国家繁华强盛的必由之路。九、当堂练习、及时巩固(一)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 ).洪武年间 B嘉靖年间 C. 康熙年间

7、D.乾隆年间2.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武汉3近代中国落后的一种核心因素是( )A.经济基本单薄 B.对内集权专制 .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悲观影响涉及:( )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限制了中外合法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于国内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 B. . D.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严禁对外贸易 限制对外交往 排斥西方商品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二)材料题 179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差遣以马嘎尔

8、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规定通商。双方互赠礼物。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营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多种工艺品等。 请回答: 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能看出中英两国的差距在哪里?九、板书设计(一)“闭关锁国”的大体过程、明朝:海禁松弛严禁开禁 、清朝:海禁四海关广州(二)“闭关锁国”因素和影响1、因素:自大心理的反映防备自卫的产物自然经济为本源(主线因素)、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限度上起了避免殖民者入侵的作用,更大限度上阻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危机四伏,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三、危机来临乾隆: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侈无度官吏:贪得无厌,贿赂公行,安享太平,刮民膏脂 政策:闭关锁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