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07338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编号为09010)共有单选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单选题第#页共16页第#页共16页1.et的拉氏变换为(2.A.A. 1 ; B.2sf (t)的拉氏变换为0.5s 1Fs二2t2t3e ; B. 1 -e ;3.脉冲函数的拉氏变换为(A. 0;B.4.A.5.6.6s(s 2)oo;f(t) =5、t ,则 L f(t)=B. 1C.,则C.C.已知F (s)s2 3s 32s(s 2)(s 2s 5)B. 0已知F (s)s2 2s

2、 32s(s 5s 4)A. 0;B.f(t)为(3(1 -e);常数;C. 0,其原函数的终值C. 0.6D.-2s eD.6etD.D.f(t)=(t 变量D. 0.3,其原函数的终值o ; C. 0.75f(t)t-):D. 3第#页共16页7.已知F(s)二2sa es其反变换f (t)为(A.(t - a ); n .B.a (t - n .);C.D.8.已知F(s)s(s 1),其反变换f (t)A.1 -eB.1-e;D.e-19.已知f (t)二esin2t的拉氏变换为(A.B.22(s 4)4C.2 ,(s 1)4D.s /s 2 s10.图示函数的拉氏变换为(A.0a 1

3、s、(1 e ) ; B. s)1 _s(1 - e )a sC.(1-/);D. Bi)11.若f(:)=0,则Fs可能是以下(B.C.1s2 9D.A.2,s -9s 912. 开环与闭环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称为(A.复合控制系统;B.开式控制系统;C.闭和控制系统;13.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的 (A.增益比;B.传递函数;14. 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入 x(t),输出D.正反馈控制系统y(t)C.放大倍数;D.开环传递函数,传递函数G(s),则正确的关系是(A. y(t) =x(t) LtG(s);B.Y(s) =G(s) X(s);C. X(s

4、) =Y(s) G(s);D.y(tH x(t) G(s)15.设有一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系统,如图所示,以外力f(t)为输入量,位移y(t)第#页共16页为输出量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可以对图中系统进行描述,那么这个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A. 1 ;B.16.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A. 1,12B. 2C. 32;则其无阻尼振荡频率4s2 4s 1,1 ; C. 2, 2 ;D.D. 4n和阻尼比为(第#页共16页第#页共16页19.已知道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为Y(s)二2 nS(s+COn f,那么系统处于(17.传递函数G s 二Y s-JS=eX s表示了一个()A.时滞环节;B.振荡环节;

5、C.微分环节;D.惯性环节18.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其单位阶跃响应为()tA. 1 -e 5;B.5s 1t3-3e ;tC.5-5e ;tD.3-e5第#页共16页第#页共16页A.欠阻尼;B.过阻尼;C.临界阻尼;D. 无阻尼20. 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A.KTs 1B.s +ds(s a)(s b)C.Ks(s a)D.Ks2(s a)第#页共16页第#页共16页21. 根据下列几个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肯定不稳定的系统为()A. as3 bs2 cs d = 0 ;B.43.2s as bs - cs d = 0 ;第#页共16页第#页共16页

6、C. as4 bs3 cs2 ds e = 0 ;其中a、b、c、d、e均为不等于零的正数。122.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一1;则其无阻尼振荡频率 n和阻尼比为()s +0.5s + 1第#页共16页1A. 1,; B. 2223.下列开环传递函数所表示的系统,1 ; C. 1, 0.25 ;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D.s -1A.(5s 1)(2s 1)B.C.(2s 1)(3s 1)D.s 2s(s 3)(s -2)24.已知系统频率特性为,则该系统可表示为(1 - j3 A. 5ejtgT;C5 Jtg%);C. .2 ,1e ;D.25.下列开环传递函数所表示的系统,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有

7、(A.s _1(5s 1)(s 1)B.(T0);1 T1SC.D.(2s-1)(s-1)s 2;(s 3)(s 2)26.题图中R C电路的幅频特性为A.1.1 T 27.已知系统频率特性为A.5ejtg1- ; B.题图二、6. R C电路1 (T )2 J -(T )25,则该系统可表示为(j 15 e沁丄;C. 5e吧*D.D.5eg第5页H共16页28.已知系统频率特性为5j ,当输入为 x(t)二sin2t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A. sin(2t tg );B.一2sin(2t tg J5 );.2 1第5页H共16页第5页H共16页C. sin(2t tg 5 J ;D.1 2si

8、n(2t-tg 5 ) .一 25 21第5页H共16页第5页H共16页29.理想微分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第5页H共16页A. 20 dB ,通过3 =1点的直线;B. -20 dB ,通过3 =1点的直线;/dec/decC. - 20dB ,通过3 =0点的直线;D. 20 dB ,通过 =0点的直线f dec/dec30.开环GK(s)对数幅频特性对数相频特性如下图所示,当K增大时,(A. L( 3 )向上平移,()不变;B. L(3 )向上平移,()向上平移;C. L( 3 )向下平移,()不变;D. L(3 )向下平移,()向下平移。第5页H共16页第5页H共16页、计算

9、题31.简化下图所示系统的方框图,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Xi(s)G1G2H1H3 G3fc-G4Xo(s)32.试建立如图所示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图中电压ui为系统输入量;电压 匕为系统输 出量;C为电容;R、R2为电阻。(15分)3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s(s+10)试求当输入Xj(t) =1 t at2 ( a 0)时的稳态误差。34. 试建立如图所示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图中位移xi为系统输入量;位移X2为系统输出量;K为弹簧刚度系数;B为粘性阻尼系数。(15分)第5页H共16页35. 已知一些元件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写出它们的传递函数Qs),并计算出各

10、参数值。L(3 )/dBL(3 )/dB f36. 已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用劳斯判据确定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G(s):,11s(1 -s)(1 -s) 3637. 设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判别系统稳定性。其中(15 分)p为开环右极点数,U为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目。第5页H共16页Im ap=0u=2p=2u=0p=0u=0Im38.化简下图所示系统结构图,并求系统开环传递0 ReReY(b)函数、闭环传递co(15分年0 X(s)(a )(c)39.试画出具有下列传递函数的Bode图:100G一 s2(s2 s 1)(10s 1)o第#页共16页第#

11、页共16页40.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二 Ks(Ts 1)试判定系统的稳定性(TK1)41. 试建立如图所示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图中电压 出量;C为电容;R为电阻。U1为系统输入量;电压 U2为系统输第#页共16页第#页共16页42. 某系统用测速发电机反馈,可以改善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系统如下图所示。(1) 当 2 10,且使系统阻尼比Z = 0.5,试确定Kho(2) 若要使系统最大超调量 M= 0.02,峰值时间tp= 1s,试确定增益 K和速度反馈系 统Kh的数值,并确定在这个 K和Kh值的情况下,系统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43. 试建立如图所示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图中电压 出量;C为电容;R、R2为电阻。U1为系统输入量;电压 U2为系统输fl-44.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 = 5(s 3),试绘制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并计算s(s+2)c , v( c)值。45. 试建立如图所示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图中位移xi为系统输入量;位移 X2为系统输出量;Ki和&为弹簧刚度系数;B为粘性阻尼系数。(16分)陷应 ArI三、填空题(略)答案一、单选题1. C2. CC第#页共16页3. A4. D5. C6. B7. C8. C9. A10. C11. A12. B13. B14. 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