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07151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配网三维GIS管理系统建设草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GIS 管理系统建设草案1 、建设背景 32 、总体设计 42.1 总体目标 42.2 安全设计 52.2.1 、网络安全 52.2.2 、数据安全 52.2.3 、系统安全 62.3 设计原则 72.3.1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72.3.2 可靠性原则 72.3.3 规范性原则 72.3.4 实用性原则 72.3.5 先进性原则 72.3.6 可扩展性原则 82.3.7 开放性原则 82.3.8 安全性原则 82.4 项目系统建设标准 82.5 系统的总体结构 92.5.1 系统软硬件环境 92.5.2 系统软件结构体系 102.5.3 系统网络拓扑图 122.6

2、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132.7 主要的实现技术 142.7.1 、海量数据生成三地形技术 143、系统功能 153.1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153.2 主要功能列表 163.3 系统功能详述 203.3.1 三维地图浏览功能 203.3.2 配网管理功能 243.3.3 配网规划功能 303.3.4 业扩报装功能 303.3.5 电力应急 313.3.6 大用户管理 333.3.7 协同办公 343.3.8 系统管理 354、功能扩展(二期) 354.1 与可靠性系统接口 354.2 巡视和调度管理 364.3 与SCADA系统接口 364.4 与客户营销系统接口 36364.5 与监管中心系统

3、接口1、建设背景目前, 客户服务中心刚成立不久。 客户中心作为客户用电以及对外服务的窗需要准确及时的了解电力配网的线路资料及其状态等信息, 以便于业扩 工作的开展和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配网资料管理主要以人工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容易造成资料的不一致:由于是手工管理,如果生产上有新增、异动、或者仅仅是修改资料, 这种信息上的变化很难及时的通知到每个相关人员, 如客户中心。 这种情况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后果就会导致各个部门、 各个相关的业务人员所掌握的配网信息的不一致性,从而对开展工作照成影响。2、信息的无法及时共享:最新的资料只有通过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进行传递 , 无法

4、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准确性, 也不能保证传递到每个相关的部门及人员。3、不够形象直观:目前的管理方式很难与地理信息建立直接地物关系,不够直观。4、查阅、统计不方便:在手工管理方式下,无论是简单的查询还是复杂的信息统计,都是很繁琐的工作,效率低下。2、总体设计2.1 总体目标配网三维GIS系统采用B/S和C/S结合架构,以国际先进的三维地理信息系 统平台为基础平台,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一体化数据库管理,应用3DGIS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三维全景建模技术, 为配电网络运行管理提供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的信息共享平台, 在此平台上能够有效地将地理信息、 电网设备图形信息与设备台帐信息等属性数据有机结合、统

5、一管理;并达到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共享,为配网的生产管理、运行管理、规划设计、辅助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而加快配电网络规划速度、 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实现配网的 信息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具体目标如下:1、领导在审批用电方案时,能够直观的在地图上看到实物参考信息,如目前的线路状况、附近的变电站、开关站、分支箱的进出线信息、接线图,周边的建筑物、道路、河流分布情况等。2、为业扩报装业务办理工作提供依据,业扩人员、客户经理在办理业扩事务时,借助电子地图,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供电方案。3、配网三维GIS 系统能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为配电网络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6、4、客服人员变动频繁,借助配网三维GIS 系统,新员工能更快地掌握配网的分布情况,更快、更好的提供客户服务。5、有配网三维GIS 系统作为支撑,配网资料管理更为方便,保证了配网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一致性,并能实现共享,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6、配网三维GIS 系统提供强大的统计查询功能,除提供按设备关键字进行全局搜索外, 还提供按地名、 建筑物名关键字进行全局搜索,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2 安全设计2.2.1 、网络安全对于内网用户,严格用户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口令和权限,将用户划分为系统管理员、 数据维护用户、 查询用户等不同身份, 分别赋予不同的网络资源、 网络使用权限和不同

7、的安全等级, 实现网络集中统一的管理, 网络资源安全、充分的利用。对于外网的数据查询用户, 要严格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另外在数据服务器和WEEK务器之间需要设置防火墙,同时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的访问者进 行监控。2.2.2 、数据安全设备数据信息是关系服务安全的重要基础资料, 数据安全性尤为重要, 系统从硬件配置、 网络安全、 系统权限的方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按照B2级安全标准建立安全策略,如对不同的数据指定不同的安全级别、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 对每个用户授予特定的安全等级, 使最终产品安全级别达至ij B2级。现有的操作系统(如UNIX、Windows Serve

8、r)和商用数据库都只达到 C2级 的安全标准,GIS平台在O*口 DBMSt建立,要达到B2级安全标准,GIS平台按 照B2级安全标准建立安全机制。但仅仅如此,并不能保证整个GIS系统达到了B2级标准,因为用户可以不经过 GIS平台而是直接从OS或DBM必入系统,访 问空间数据。因此,还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如采用第三方的数据加密产品、OS安全插槽层代理产品、身份识别产品等,以保证对整个系统的任何访问都经过GIS平台并得到控制,保证整个系统达到 B2 级的安全标准。( 1)数据备份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工具,用户可以利用该工具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 并能够在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将数据进行恢复。(

9、 2)权限控制系统提供全面的权限管理手段, 可以根据用户对不同数据访问需要, 设置不 同的权限,并严格控制数据的编辑、查询以及分析控制,如国防单位。( 3)磁盘镜像系统硬件采用两台服务器, 实现双机热备份, 并采用磁盘镜像, 加配磁带机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同时采用配分软件, 对网络上的服务器硬盘及磁盘阵列做不同等级的RAID容错,保证服务器系统在任意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以及任何一台 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2.2.3 、系统安全信息系统的安全涉及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及数据访问控制等。物理级的安全包括对机房设施和环境、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网络联接方式等采取 防范措施; 网络级

10、的安全主要是对连网用户远程访问的控制方法, 保证不使非法 用户入侵系统资源。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的安全存放和应急恢复以及数据的分级管理。2.3 设计原则2.3.1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系统应进行科学规划, 根据目前德阳配网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情况, 以及资金投入情况, 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情况和建设的难易程度, 确定分步建设的内容。2.3.2 可靠性原则系统必须运行在安全可靠的软件、 硬件平台基础上, 这是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 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 一方面通过硬件采取措施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软件将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采用独立的密码口令身份验证。 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要经过严格测试,有较

11、强的容错能力,确保可靠运行。2.3.3 规范性原则充分参照国际上的规范、 标准, 支持国内外目前所流行的主流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运行系统, 采用国际上成熟的模式, 借鉴国内其他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依据国家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范进行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2.3.4 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情况, 通过计算机数据挖掘快速准确地获取领导最关心的数据和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实用的数据信息。2.3.5 先进性原则设计思路超前性, 适应当今社会全面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潮流。利用当前最新三维软件平台, 在可靠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使系统具有国内先进的水平。 先进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构成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12、 二是指系统设计思想、 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运行管理。2.3.6 可扩展性原则本系统采用全新的三维GIS设计理念,系统从空间图形数据库到属性数据库以及系统的业务逻辑均可以进行自动扩展, 从而保证了系统需求即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系统都可以进行自由扩展。2.3.7 开放性原则系统客观上要求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必须符合相关的工业标准, 以充分保障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2.3.8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的目的是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力求符合国家相关的网络信息发布安全规范, 发布的数据应由主管部门确认, 同时在网络传输方面确保系统的安全。 同时要安全适度, 过分安全会降低系统的访问性能, 甚

13、而到于导致系统访问不可能。 为了保证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 采用适当的加密防护措施及防火墙技术,对用户进行授权与管理,并考虑信息保密的时效性。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权限控制机制, 确保统计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2.4 项目系统建设标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 需要严格遵循国家、 公安部和北京市颁布的一系列保准规范,确保系统建设符合各个标准的要求。(1)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 DZ/T0143 94)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 DZ/T0203 99)1 : 500 1 : 1000 1 : 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1 : 5

14、00 1 : 1000 1 : 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04 93)1 : 5000 1 : 10000 地形图图式(GB/T 5791 93)1 : 500 1 : 1000 1 : 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04 93)(2) 计算机系统建设规范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6 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 GB/T 8567)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 9386-88)2.5 系统的总体结构2.5.1 系统软硬件环境( 1

15、)系统硬件环境在硬件上, 系统由信息存储与发布服务端 (服务器) 、 用户操作使用终端 (客 户端) 、以及网络环境三部分组成。信息存储与发布服务端(服务器)本系统在网络上根据网络建制、 工作性质与内容、 地域位置等因素建立了二级信息服务结构, 顶端采用两台或多台服务器, 每个服务器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可以不同。如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合成软件)主要负责处理影像数据、合成海量数据等,网络发布服务器(网络发布软件)主要用于数据发布等等。服务器上还可以挂接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用于数据的备份, 包括原数据、 合成后的三维地形 数据、工程文件等等。用户操作使用终端(客户端)用户操作使用终端为普通PC机。由于系统包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