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06909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启幼儿美术教育的想象大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启幼儿绘画的想象大门安义县幼儿园:张文文人们常这么说: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今后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孩子渊博的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确,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从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和可贵。幼儿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地发展美的教育,而其中的美术活动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途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幼儿

2、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 一、开拓幼儿的思维,开阔幼儿的想象空间在美术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思维创造结果的需要,老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可以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分析概括事物形状的技法、合理安排构图的技法但老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对于一个主题,可以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幼儿的思维创造。在绘画活动中,我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例如:大班绘画活动鱼,大部分幼儿都把鱼的家画在水里,这时教师就可以问:“鱼的家都在水里吗?”“不,我在天上也看见过鱼,

3、那是鱼风筝”,这位幼儿的回答激活了大家的灵感,大家想到了许多,有的把鱼画在沙漠里,说那种鱼特怪,能适应沙漠;有的把鱼的家按在树上,说鱼要和小鸟做朋友接着我又问:“难道鱼就只有这几种形状吗?你能发明一些大家从没见过的鱼吗?”于是大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鱼。绘画活动中,我不停地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就会越来越丰富。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变形、错位、打乱、组合、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再如:在引导幼儿观察基础上,幼儿画出一只正面的小猪,老师就可以鼓励启发幼儿背面的小猪怎么画?我们小朋友经常画胖猪,

4、瘦猪怎么画?大猪呢?小猪呢?小猪的一家怎么画?小猪幼儿园怎么画?或者老师讲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看看幼儿怎么表现它?等等。不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会给我们新的启迪。二、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开启想象之门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去聆听、感受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

5、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

6、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

7、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

8、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

9、、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人们常这么说: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今后时代所需要的。教育不仅仅是给予孩子渊博的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确,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从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和可贵。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

10、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五、采用有趣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兴趣是激发积极性的最好老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笔墨纸张,还应利用废旧材料或改变教学方式,或更新工具,激发幼儿的兴趣。如用手指点画,棉签画、在拓印等形式,还可用一些石块,旧碎布头、蛋壳等材料,使孩子们在做做、玩玩中积极动脑、动手,他边做边玩,边讲边笑,在没有任务和压 力的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习,不仅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六、理解、肯定和鼓

11、励幼儿作品,调动幼儿的想象积极性一位老师说过:创造想象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的。通过对自己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组合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儿童画所流露出来的,是孩子的天真,纯情。这时的绘画巴不是单纯的绘画,是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升华。一些意味深长的形象会在年龄较大的幼儿的灵感中闪现,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某些经历进行有意味的构思,画出色彩富有变化的有意义的图画。虽然线条不流畅,比例、透视更谈不上,但他们画出了自己的内心感觉。因此我认为,指导幼儿绘画要求其意,不严其形,不过分表扬、批评或限框框,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去想、去看、去感受、去表现。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应采取

12、肯定、鼓励的态度,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拿起笔来画出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画得怎样,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的。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要不在乎其成果的优劣,着重了解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运用脑力寻找和解决问题。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接纳幼儿的差异,独特性和创造性,寻找幼儿绘画作品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儿童画都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存在,如小朋友绘画作品设计的海底怪鱼会发出炮弹,帮助小鱼,保卫家园;小蜗牛张着翅膀和乌龟赛跑;大恐龙住在自己的家里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他们最新的、奇特的、怪异的,不同于别人的东西,给予特别的鼓励。世界有多大,幼儿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同时,还可通过开展览会,相互讲评,给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作品的机会,从面培养提高幼儿学习和审美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