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06832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自然地理第十九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班级 姓名 学号 【测试要求】l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l 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要点疏理】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形 态分 布规 模平原团聚型、棋盘式 、 、人口多山区狭长形、团块状 、多沿山谷或河流分布,或在山前洪积扇、冲积扇的中下部 、人口少集中、紧凑 分散2一般情况下,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而后才是 。在山区,人们通常把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和 地带。(山间盆地 河谷)3近百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 趋势,这与人类大量排放 , 有关。(温

2、室气体、植被的破坏)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 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 (它是由 和 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可能导致 、 、 等自然灾害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等。(生态系统、干旱、洪涝、暴雨)【专题突破】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回答12题。1下列图示的地表形态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A B C D2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地形 C热量 D水资源(1)在聚落形成过程中,地表形态影响着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

3、,如干旱地区的山前洪积扇有利于聚落的发育。选Bo(2)上述四种地表形态广泛分布的地区,类似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选Do 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右图),回答34题。3( )影响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湖泊4( )地村落的分布特点是A呈团块状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6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4、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Bb Cc Dd【命题意图】:考查考生读图、辨析能力;运用原理规律知道生产生活的能力。【关联考点】: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河流的搬运与堆积作用(地转偏向力)【解题思路】:(3)判读等高线地图,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分析地形地貌;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地形开阔,为聚落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用地空间。且平坦的地形便于生产活动的进行,如: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农业生产的开展等。(4)如图中辅助线所示,该线为山谷线,在地表径流(谷地水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C处金矿物质可被版运动D处并堆积、存留。右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示区域聚落的特点最有可

5、能是A规模较小,分布比较分散B规模较大,呈团聚状分布C规模较大,聚居人口较多D规模较小,呈棋盘状分布8该区域公路多沿河谷地带延伸,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带A水源充足便利 B自然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宜人 D地势相对平缓9读图,影响海南岛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质 B地形 C河流 D气候10京九铁路自北而南,跨越多条大江大河,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在这一情况下修建铁路,其支撑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发展 B人民群众的支持C中国香港的大力支持 D先进的科学技术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公路有A、B两处弯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加运量BA处不合理

6、,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支出CA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DB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12若图中信息不变,聚落C的发展趋势是A东北西南延伸 B东西延伸C南北延伸 D团块状发展4C A处穿过的等高线较多,走“之”字形可以减缓公路坡度;B处地势平坦,道路弯曲不仅增加了修路的支出,也增加了到大城市的时间。5A 公路从聚落C穿过,所以聚落C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沿公路延伸o13关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地形的影响,我国交通线路的密度西部大于东部B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网状分布C交通线路在山区通过时,拆迁量较小,工程造价较低D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

7、路的影响尤为深刻1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臭氧层破坏 森林被大量砍伐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 B C D读右面两幅示意图,完成2022题。1518602000年,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16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 B C D17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旱涝灾害增多某些物种灭绝 土壤肥力下降A B C D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 ,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8、完成1819题。1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1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命题意图】:该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关联考点】:全球变暖、能源利用【解题思路】:(2)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后果可以概括为: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增强-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岸低地国

9、家被淹没。A选项,对于降水的影响,是使降水变率增大,即降水多的地方更多,降水少的地方更少;C选项,全球变暖不会影响高中低纬间的热量差异、不会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原有特点,也不会影响洋流分布;动植物的分布会适当的向高伟或高海拔处移动。D选项,同上。20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样做?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大面积植树造林,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A B C 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21古村落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表明先民已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2

10、2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23在影响交通线分布的众多因素中,自然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24全球气候变暖将引起生态系统的调整,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25在山区修建运输线路,一般是公路建设优先于铁路建设。26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三、综合题27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 ,其目的是为了避开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3)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 ,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答

11、案:(1)成“之”字形分布 陡坡 (2)等高线 坡度小,工程量小 (3)公路 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28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 ,有利于 和 ,地形以 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 状。(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因为那里地形 、水源 、 便利。42(1)河流 灌溉 航运 平原 条带(2)B 平坦 充足 水陆交通仁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村落均沿河呈条带状分布,可根据已学知识加以归纳。第(2)题,B村落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交汇处,水

12、陆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29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2012年11月26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召开。下图为大会上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基本谈判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中我国政府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坚持的谈判立场,最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2)我国碳排放量近十多年来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3)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采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 (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发展清洁生产,减轻环境污染程度A B C D(4)请在下面关联图中的空白处,将对应字母填入。A威胁人类健康B海水膨胀 C土地盐碱化D极冰融化 E淹没土地解析 (1)由图中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共识“同意承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可以确定相应原则。(2)主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之间的关系。(3)减慢工业发展步伐是不可取的o(4)可先找出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答案 (1)共同性、公平性 (2)人口数量增加,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长快;矿物能源占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大 (3)D (4)自上向下,自左向右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