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留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06744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留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预留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预留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预留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预留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留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留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留施工方案预留孔洞、设备基础预留螺栓孔多是工业性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施工精度直接影响到设备安装及工程的顺利进行。因工程而异,预留孔洞的规格类型也不尽相同,就设备螺栓孔而言,因其深度不等,随深度的增加,?相应施工难度也在增加,因此,为确保施工质量,制定如下施工方案,以确保预留孔洞和设备螺栓预留孔洞施工精度。预留螺栓孔分两类,一类是孔底扩大的预留穿孔,一类是预留孔洞。各房号工长根据施工图纸将这两类孔的规格、数量进行编号,结合设计院图集分别进行统计并列出表格,画出位置示意图,对施工班组作详细交底。根据施工实际情况, 预留孔深度小于500mm 时采用木制芯模, 深度 500mm 以上及下部留操作口

2、的螺栓孔采用铁模;圆形孔洞内采用钢管做模具。设备基础预留孔洞铁模采用钢筋加固。一、施工机具:交流电焊机、台钻、砂轮切割机、自动、半自动切割机、电锯、手提式砂轮抛光机、活口扳手、划石、拐尺、钢板尺、盒尺等。二、施工准备:1、场地准备埋件制作前应选择合适的场地, 进行场地平整,可以在地面上铺设钢板作为制作平台,平台平整度不超过2mm,可与钢结构制作使用同一加工场地。2、机具准备对所有施工机具进行安装调试,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转。3、技术准备(1)核对施工图纸、熟悉工艺要求。(2)对各种预留孔洞进行分类,统计其规格、型号、数量,形成书面形式的统计表格。(3)根据孔洞类型和工程要求绘制草图,并注明制作、焊

3、接要求,由绘图人(工长)向操作人员作详细的技术交底。三、孔模制作1、施工程序:施工计划设计固定方案准备施工机具制作固定架测绘出预留孔位置绑扎钢筋安装固定架、固定芯模下端固定芯模上端检查验收浇筑砼砼终凝前复测位置校正。2、铁芯模制作( 1)铁模采用 3mm钢板制作。焊成方柱形,上小下大 1: 7.5 斜度。方柱模尺寸要求长度比设计深度长 150,铁模外焊 12mm长 50的钢筋,钢筋穿过铁模。内表面焊12mm、30长与内表面平行的短筋,以增强铁模与砼的牢固性及铁模刚度。铁模上、下口封住,设备安装时将孔芯顶口割开。( 2)制作前先用划石划出其整体尺寸, 切割采用自动切割机也可采用手工切割, 切割完

4、的料将边缘流坠去掉、打磨干净。( 3)筒模拼装时采用焊接,成上小下大的筒形(方形或圆形)焊接时注意起弧运弧、收弧位置,其焊缝应均匀、饱满,尺寸按钢结构有关规定,在筒模外侧焊锚固钢筋,采用、级钢筋长度不小于 100mm,采用点焊焊接时不得烧伤烧透钢板,不能出现咬肉等现象。(4)芯模依靠模板、钢筋、钢管支架安装固定。3、圆形孔模圆形孔洞可采用无缝钢管,其长度应略比孔洞深度稍深,选用直径的预留孔稍大的钢管,若孔洞为弧形时可以将钢管分成数段拼接,拼接焊缝必须饱满。4、注意事项所有预留孔模应比设计要求尺寸稍大,铁模的小头尺寸应比其要求尺寸略大约50mm。孔模上口应高出混凝土表面约50mm,深度应比设计要

5、求深约100mm。四、预留螺栓孔洞模安装及加固:在预留孔方形钢模外部制作钢筋骨架,其尺寸、深度按芯模尺寸制作。骨架用辅助钢筋与周围模板及钢筋点焊, 同时也可与加固模板的 14 对拉螺栓点焊,固定其位置和标高,骨架固定好后再将芯模放入骨架内焊接固定。圆形孔模采用钢筋骨架和14 对拉螺栓将其连结成整体, 模板加固好后,在模板上边缘投测轴线位置,根据投测的轴线位置在模板上缘点焊钢筋骨架,然后将钢筒模就位,与其钢筋骨架点焊,其下部利用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固定。并在对拉螺栓相应位置加4 根 16mm 钢筋成“井”字形与钢模焊牢,其下部操作孔就位后可与之点焊;无操作孔的可用钢筋支架焊接支承。五、预留孔洞:1

6、、对有梁板上的预留洞口可采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拼装,拼好后与钢筋点焊,预留孔内部设横撑、撑牢。圆形孔洞可采用木模,模板内、外两侧焊定位钢筋长与板厚相同,定位钢筋与板模板焊接,木模装好后在其内侧还要设圆形钢筋,可用14mm 钢筋做成圆弧形。同时用钢架管做支撑撑牢。2、设备基础预留操作洞口可用木模拼装,外包镀锌铁皮,木模尺寸应比孔洞尺寸略大 10-15mm,就位后设支撑,同时在对角线方向也应设支撑。3、较大洞口用组合钢模板结合钢管支架支撑进行加固,保证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注意事项:孔洞木模应待砼终凝前,初凝后及时拔出,此项工作应设专人负责,胎模拔出后应用塑料编织袋将孔洞口堵住,以防杂物落入孔内。六

7、、施工要点1、监控要点:复核主轴线、标高。复核各芯模中心线及固定情况。2、施工时技术人员应作详细的书面、口头技术交底。3、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有无松动、脱落,并及时进行加固。4、混凝土浇注时振捣棒尽量避免碰触模板及固定支架等。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及时进行位置校正。5、对非一次性设备基础孔洞模,应指派专人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活动芯模,以利拔除。6、预留孔洞胎模侧面用铁皮封严,胎模出模后,应及时核对位置,适时拆除。7、芯模拆除后,孔洞口立即用编织袋或其它材料封堵,防止杂物落入孔内。七、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前向各班组进行设计要求留置方法,允许偏差的交底。 芯模焊接必须符合有关施工标准、规范设计的要求。1、材

8、料要求(1)所使用的材料、钢材、焊条、均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各种材料必须具备合格证及有关质量证明文件。(2)所使用的钢筋、钢材、必须经试验检验,并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范、规程要求。2、机具要求(1)下料的量具必须符合有关规定。(2)所使用的机具必须能保证持续正常有效运转能力。(3)对使用的切割机具应有合格证明,经过校正后使用。(4)所有机具应有安全保护罩,采取安全保护措施。3、人员要求上岗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进行特殊工种资格确认,有关技术人员应做好各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八、安全措施1、所有机具应加防护罩。电动机具配电采用三项五线制供电,并加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2、施工技

9、术人员要对操作人员做安全技术交底,高处作业一定要系好安全带。3、焊接时要戴好防护用具,防止烫伤、烧伤。4、机械应加防护罩,操作时小心谨慎,机械咬伤。5、制作好的芯模应标识正确,整齐堆放,摆放平稳,切不可置于高处,防止其落下伤人。6、搬运型材、原材料、机械应轻拿轻放,防止砸伤。基础预留螺栓孔钢芯制作预留螺栓支撑及加固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 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

10、谢意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 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 ,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 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 !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

11、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 0932 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致谢词 2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

12、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 ,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 ,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哦,对了,我的名字叫“ * ”,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