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067365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古代建筑史对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建筑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 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 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 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 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 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 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目录 绪论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第二

2、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第一节 原始人群的住所第二节 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 21 世纪前 476 年)第一节 夏中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第二节 商朝的宫室和陵墓第三节 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建筑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 475 年公元 280 年)第一节 战国到三国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秦、汉、三国的宫室第四节 住宅第五节 陵墓第六节 秦万里长城和汉长城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公元

3、265589 年)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都城及宫殿第三节 住宅第四节 寺和塔第五节 石窟的建筑和雕刻第六节 陵墓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公元 581960 年)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隋、唐的都城与宫殿第三节 住宅第四节 寺、塔、石窟第五节 陵墓第六节 安济桥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公元 9601279 年)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城市与宫殿第三节 住宅第四节 祠庙及寺、塔、经幢第五节 陵墓第六节 营造法式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

4、术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公元 12711840 年)第一节 元朝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元大都和大都宫殿第三节 元朝的宗教建筑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五节 明、清的都城及宫苑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和海防据点第七节 明、清一般城镇、住宅、园林及家具陈设第八节 明、清的坛庙建筑和陵墓建筑第九节 明、清的宗教建筑第十节 元、明、清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附录一 注释附录二 中国历史年表附录三 历代尺度简表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 中国建筑史,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建筑历史。 明晰中国建筑史分期: 上古两汉魏晋南北

5、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清 末及民国以后整体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讲解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 解析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阐明中国建筑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 陵墓住宅参阅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解说每个建筑型制的特征及与其他时期的传承关系。 本民族的建筑文化,研习者的历史课题。内容简介该书是 1944 年完成的,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古建筑的 实地调查也仅仅限于 l932-193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 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发展的历史源流,梳理清楚其发展脉络,自然只能先从主 流建筑人

6、手,这就是为什么此书内容侧重于宫殿庙宇(即重点在大木作)。而对中 国建筑中极富特色的园林,丰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没有论及。此书完成后,先生深 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课题还很多。但当时正是抗战胜利,军兴以还,各地城市摧 毁已甚,失地收复之后,立即有复兴焦土的艰巨工作随之而至,所需人才当以万 计,当务之急是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首先是建筑师。今后数十年,国家建设实 有待于此辈人才之养成。因此他到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建筑史的研究只得暂 缓进行。本书是先生的重要遗著,因此补充的图片也全部采用当年先生所拍摄的图片,尽 管这批图片经过水残质量已大不如前了。总之我想做的仅仅是尽我的能力去完成 先生当年想做的工作。我

7、相信先生在天之灵会微笑的。目录总序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 上古时期第一节 上古第二节 春秋战国第三节 秦第三章 两汉第一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第二节 汉代实物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第一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第五章 隋、唐第一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第二节 隋、唐实物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第一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第四节

8、金之都市宫殿佛寺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七章元、明、清第一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八单元 结尾清未及民国以后建筑 附文 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华夏意匠华夏意匠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还包 括了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学科。它的内容意涵深邃,语言亲切隽永, 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对于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家、考古 学家、历史学家等专业人士以及从事一般文化艺术活动或爱好中国文化艺术的人 士,他都是一本不可多得参考书。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李允鉌通过多年潜心研究中国建筑设计传统、长期实地考察

9、东西方建 筑,博览中外建筑经典,验证了中国古代存在具有中国民族与地理环境特色的建 筑与规划理论,其中许多设计思想与技法属中国独有或首创,在世界都居于领先 地位;进而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 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华夏意匠总结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 书中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一位学者对国家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 自豪感,驳斥了少数西方人傲慢、狭隘的片面学术观点与某些中国“学者”缺乏 民族自信的西化倾向,从根本上修正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的目录卷首语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10、建筑的思想和政策 影响形制的特殊因素 第二章 总释 中国的文字和建筑 名词和术语的变迁 建筑物的类型和名称 “门堂之制”及其他 台观的发展和意向 第三章 分类概述 建筑物的性格和分类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变 宫殿和宫城 礼制建筑 佛寺浮屠及其他 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 古代为科技及工业服务的建筑物 第四章 平面 建筑平面的构成 单座建筑的平面 建筑群平面 典型的平面制式 布局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 第五章 立面 建筑立面的构图 立面构图的组织和展开 台基 屋身 屋顶第六章 结构与构造 结构构造的设计 结构原则的演变 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 构件的形制 屋面的构造和屋面的曲线 第七章 主要构件的形制 柱

11、和柱础 斗拱雀替驼峰和隔峰 栏杆 槛框和隔扇第八章 色彩装饰及“内檐装修”色彩的由来 装饰和彩画 天花和藻井 门窗 隔断 第九章 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和意念 历史的基础 构图的原则 园的构成元素“园群”的组织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非房屋建筑 城墙和城楼桥及“桥屋”陵堂与墓室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 古代的城市和规则 都城的盛衰和兴亡 城市形状的产生和变迁 城市的内容和组织 道路网和城市的布局 第十二章 设计施工研究和著述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 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 古代的建筑施工工作 古代有关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近代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发展的终结和传统的断承 西方建筑史目录、八 、前言 第一

12、章 古典主义根基青铜时代的遗产迈锡尼古希腊文化公元前 600 年公元前 480 年的古代神庙 爱奥尼式的出现古典主义阶段:公元前 480公元前 400 年 希腊化背景公元前 4 世纪的希腊大陆 和科林斯柱式的发展 剧院公元前 4 世纪和 3 世纪的小亚细亚 公元前 2 世纪:宗教与世俗建筑 希腊化城市 家庭建筑罗马的崛起 共和国时期的建筑 广场、巴西利卡和神庙:罗马组合 凯旋门宫殿、别墅和混凝土新建筑 哈德良完成的其他建筑 浴场 城镇规划君士坦丁与基督教的接受 第二章 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式建筑 罗马君士坦丁堡、萨洛尼卡和拉韦纳 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和拉韦纳的其他 6 世纪时期教堂 晚期的拜

13、占庭建筑俄罗斯 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 西西里和法兰西第三章 加洛林王朝和罗曼建筑 修道生活的出现加洛林复兴9 至 11 世纪早期的英国和西班牙 英国 西班牙 奥托建筑及影响10 世纪与 11 世纪早期的法兰西11 和 12 世纪中的诺曼底与英格兰 法国与西班牙的朝圣教堂 克吕尼第三修道院教堂与法国罗曼建筑的地方流派11 和 12 世纪中的西班牙 意大利:一个引介者 伦巴第 托斯坎纳 第四章 哥特试验法国“新曙光”:叙热院长与哥特建筑的开端 法兰西岛上的其他大教堂:桑斯、努瓦永、 拉昂和巴黎沙特尔 哥特式:兰斯、亚眠、博韦和布尔日 宫廷风格与辐射式哥特建筑大教堂 火焰式风格中世纪法国的世俗建筑英

14、格兰 坎特伯雷及其影响 林肯及其影响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影响及“装饰风格”的起源 韦尔斯、布里斯托尔和伊利的装饰风格 圣斯蒂芬礼拜堂和垂直风格的起源 垂直风格的统治垂直风格晚期和扇形穹顶 教区教堂与世俗建筑牛津和剑桥大学 德国和中欧、比利时、意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科隆、布拉格和帕勒王朝 德国晚期哥特式风格里德与波希米亚 德意志和波希米亚的世俗建筑 比利时意大利的早期哥特式建筑 佛罗伦萨和米兰的大教堂 意大利世俗建筑和世纪时西班牙的哥特建筑 胡安迦斯和伊莎贝拉式风格 西班矛的世俗建筑葡萄牙的哥特式建筑第五章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诞生 佛罗伦萨和伯鲁乃列斯基 阿尔伯蒂皮恩扎乌尔比诺

15、和佛罗伦萨的宫殿及城市设计菲拉雷特和莱昂纳多 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 罗马:伯拉孟特 从伯拉孟特到马代尔纳的圣彼得大教堂 拉斐尔、佩鲁齐和小安东尼奥达桑迦洛 曼图亚:朱利奥罗马诺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盛期的维罗纳和威尼斯 桑米切利和珊索维诺 维尼奥拉和巴洛克的起源 帕拉第奥与盛期文艺复兴的和谐 意大利以外的文艺复兴 弗朗索瓦一世统治下的法兰西 法国古典主义的确立:莱斯科、德洛尔姆和比朗 由德布罗斯、勒梅亚埃和曼萨尔所推动的古典主义的发展 西班牙德国东欧尼德兰 英格兰和普罗蒂吉屋的发展第六章 巴洛克的扩张意大利 巴洛克的创立:伯尼尼 充满个性的声音:波罗米尼彼德罗达柯尔托纳 罗马的不同流派的晚期巴洛克 皮德蒙特:加里尼、尤瓦拉和维托内 热那亚、米兰、博罗尼亚和威尼斯 那不勒斯和西西里意大利以外的巴洛克法国凡尔赛宫 法国洛可可 奥地利和德国菲舍尔冯埃拉伊尔德布兰特普兰图尔 诺伊曼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