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06732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内容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理应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水平和学习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但要协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物的水平。 所以,我们要把教学活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

2、效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自己完成老师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更不是教师教学中的道具。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比方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时,有一道题目我是这样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毛毛虫计算 32 29 ,得出答案是 726 ,旁边的几个小动物说话了: 小兔说:“我一算就知道你错了。” 小猴说:“我一看就知道是你错了。” 小狗说:“我一听就知道你错了。” 小毛毛虫生气的说:“都别吹牛了,要真关心我,就告诉我一个好的检查方法吧!” 三只小动物齐声说:“我绝不是吹牛。” 小兔说:“我用你算的积除以 32 ,所得的商不是 29 ,所以我说一算就知道你错了。” 小猴

3、说:“ 32 29 ,积的个位是 8 ,你的积的个位是 6 ,我一看就知你错了。” 小狗说:“ 32 29 30 30=900 ,而你的积只有 700 多,所以我一听就知道你错了。” 小毛毛虫听后,非常吃惊和快乐,感谢三位好朋友教给它这么好的检验方法。 听了这个故事后,孩子们对检验的兴趣浓了,在练习时非常积极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实行检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埋下了伏笔。 又比方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 在西天取经路上,一日,唐僧师徒四人十分口渴,于是孙悟空设法弄了个西瓜。西瓜还没切,八戒抢先说:我最胖理应吃得多,我要吃九分之一,师傅其次,吃六分之一,大师兄有些功劳,吃四

4、分之一,沙师弟就吃三分之一吧。听了这番话后,其他人都笑开了,八戒迷惑不解:难道我又说错什么了? 听了这个故事后,孩子们哈哈大笑,很多孩子都说:猪八戒真傻!这时,我问到:为什么说他傻,他哪里不对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又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理解”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 。师:“生活中又许很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

5、,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联系实际,大胆改题若能将数学和 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数学才是活动的、富有生命的,才能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怎样用数学,从而萌发数学应用意识,进而真正喜爱数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所谓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 时,能够把 成日常生活问题“ 了 , ”。教学“长方形”周长时,帮木工师傅算一算做学校一个铝合金窗户需用多长的铝合金做框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

6、作用,培养促动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形成自觉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内驱动力。 A 梦在田野里种了4棵玉米树,第棵玉米树上都结了3个玉米。大雄摘走了1个,还剩多少个?”同时利用课件出示二人图画,孩子们兴趣很高,算得十分认真。 三、积极动手,建立直观模型课标明确指出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去发现相对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我们用心去发现,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兴趣是一个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让枯燥的数字动起来,让复杂的计算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得有滋有味,才是提升一个孩子数学水平前提条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让数学课的趣味性更浓! 参考文献:陈华忠 福建教育 2001 第5期 张云丽 云南教育 2005 第14期 中国现代教育网 30edu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