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06686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沿江满达乡四季屯村座落于黑龙江畔,三面依山,一面环水,隔江和俄罗斯康斯坦丁诺夫卡区隔江相望,瑷沿公路穿越村屯,是一个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边境满族村。全村现有些人口286户,1142人,总耕地面积26000亩,辖区地理位置属第四积温带,为黑龙江冲积平原,是我孙吴县大豆、小麦主产区,单产在全县乃至全市全部是最高的,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成6000元。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四季屯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的指导,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借鉴城市小区建设管理的经

2、验和模式,于2021年初建立四季屯村农村小区,探索利用农村小区服务中心这个载体和平台,推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个切合农村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自确定试点农村小区后,四季屯村依据省、市提出的农村小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等,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自我加压,提档升级,全方面系统地开展建设农村小区,使村级各项工作全部有较大提升。现全村砖瓦化率98%,自来水入户率93%、有线电视入户率98%、手机电话普及率100%,村内水泥路面硬化率100%。前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市级优异村委会标兵,新农村建设优异集体,县级“五个好”村党组织等荣誉。一、加

3、强领导,完善农村小区工作机制。实施农村小区化管理,着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理清农村小区创建工作思绪,才能使小区健全发展。为认真稳妥推进四季屯村农村小区试点建设工作,乡村两级全部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小组,数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社会各界意见,外出参观考察,结合实际,制订了方案。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扎实三个基础,加强三个建设,健全三个网络。1、扎实三个基础。一是组织基础。四季屯村在小区管理上,我们并没有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深入健全村级决议,实施、监督为工作机制,强化党组织领导能力,发挥领导关键作用;加强村民自治组织,依法保护原村民的政治、福利待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成

4、为小区组织联络村民的桥梁纽带。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和小区村民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担任小区正副主任。组员由群团组织责任人,各协会责任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健全了治保会、调委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安全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二是队伍基础。四级屯村结合实际把整个小区划分10个小组,配置10名小区工作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同时建立了友好共建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文体活动协会、计生服务协会、平安创建协会等服务组织和大鹅养殖协会,大豆种植协会,沙棘种植协会等专业生产经济合作组织,协力推进小区建设。现在,从事小区服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达成20人。三是工作基础。小区组织成立后,依据村

5、屯现实情况和村民的呼声,科学编制了四季屯村20212021经济社会五年发展计划,细化了小区整体布局,理清建设思绪,努努力争取取五年时间,从根本上提升小区化档次,真正达成山清、路洁、地绿、村美的要求。同时,为适应和有利农村小区管理,我们还建立了农村矛盾调处,村民诉求表示,权益保障,利益协调等工作机制。2、加强三个建设。一是小区党组织建设。以先锋工程、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经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员做承诺、比奉献,做贡献活动,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教育。突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一流小区带好头、服好务。二是小区阵地建设。按“六个有”即有办公场所、有活动

6、室、有活动设备、有图版、有制度、有活动统计标准,对小区服务场所进行标准化建设。经过开展学习培训、服务救助等活动,小区阵地管理、教育、服务功效增强了,也成为党组织亲密联络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窗口。三是文化载体建设。小区建立了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休闲广场、老年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音乐厅,组织了秧歌演出,健美操等文艺活动,使广大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升素养。3、健全三个网络。一是综合服务网络。拓展服务中心功效,建好党员责任区、小区小组,办好公开栏、科普宣传栏、文体中心、各类服务站点、满足了村民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卫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小区治安网络。建立警务室,组建联防队,构建了由小区民

7、警,居民群众参加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体制。三是帮扶救助网络。对贫困户、低保户、富余劳动力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台账,在小区领导组织、服务组织、专业生产经济组织内制订帮扶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做好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用工对接、劳务输出等扶贫解困致富工作。二、重视建设,搭建农村小区发展工作平台。建设好小区,发展好小区,关键是要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屯集体经济,为农村小区建设扎实物质基础。自XX年我村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以来,经过资源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总计投入资金970万元。筹劳4000余人次,用于发展生产、改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使小区已达成“五化、四场、四通、”即:硬化、绿化、亮化

8、、净化、美化;广场、市场、商场、垃圾场;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1、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了一个小区服务中心。依据“九个有”标准建设了224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和1000平方米休闲小广场即小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综合服务室、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群团协会之家、卫生计生服务站、信息服务站、警务调解室,小区服务中集教育、管理、服务功效为一体,成为小区群众的温馨家园。二是按小城镇建设实施了通路、通水工程。投资180万元完成了村内两纵九横11条道路累计公里的白色水泥路面硬化,硬化率100%。筹资40万元打深水井一眼,安装了净化过滤设备,盖井房及管道入户。三是依据生

9、态村建设加强了环境整改。投资20万元拆除泥草房改造旧村区,全村砖瓦率达98%。硬化5000延长米边沟,修建了8000延长米整齐化一的铁栅栏;全村共植绿化树3000株,绿化率覆盖全村;各户门前铺设了水泥桥涵;全村改厕、改圈170个;建设了试点沼气池2户;在环境治理上,我们村实施村屯环境卫生城镇化管理,由集体出资,设计垃圾箱20个,指定垃圾场一处,雇专员清理卫生、专员管理、走环境卫生城镇化管理的模式。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节水浇灌示范园区工程。示范园区投入资金180万元,打抗旱井23眼,受益农田面积XX亩。二是建设排涝抗旱工程。我们投资万元,累计整修田间路公里,清淤和新挖边沟8公里,修

10、建桥1座、涵11处,栽环村防护林树苗2万株,清挖西山横山截流沟6公里,有效的保障了全村940公倾耕地免受水患。三是建立农机合作社。结合现在农业生产大型现代农机具作业的需要,我们主动向上争取项目,投资136万元组建了农机合作社、购置3142型联合收割机2台、1204型胶轮拖拉机2台,配套农机具共6套,建成800平方米车库棚,80平方米的合作社办公室。实施集体管理、股份经营、成本核实、最大程度的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作用,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的模式。现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000亩。三、推进服务,提升农村小区群众生活质量小区服务,是农村小区建设的专题和基础内容。因此,我村着力推进小区平台建设,抓住载体,

11、扩大服务领域,着力拓展便民利民服务,公益性服务,从环境改善,平安建设,扶贫解困着手,不停增强小区的凝聚力。着力拓展小区公共服务渠道,增强服务职能,使小区真正做到有用才有位,村民真正受益。1、以农村小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促进公共服务多渠道拓展。一是经过开展农村低保、抗灾救助、五保户供养、优待优抚、医疗保障,使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医疗就医等方面得到社会保障。四季屯村现有贫困户34户,经过小区服务中心“评、定、报”,纳入低保23户,低收入人群8户,五保户1户,同时组织包扶单位包服,党员结对,继续纳入低保,民政救助等方法,全部效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常生产生活。二是经过加强村卫生所建设。为村民提供医疗、预防、

12、康复、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投资5万元,新建80平米村卫生所,配置了卫生器具、器材,使全村群众基础达成除重大疾病以外就医不出村。三是经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成村常住人口的90%以上。四是经过加强村基础教育投入,使全村适龄儿童、青年全部达成义务教育标准以上,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就读高中70%以上的学生能正常考入大专以上高等院校。2、以小区服务为中心,紧紧围绕县乡中心工作,找准小区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小区内群众的基础情况,困难现实情况及原因,就业、创业等进行逐一排查、建立材料。截至现在,村里共为贫困户担保贷款27万元,为创业人员协调贷款近4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小区网络信息资源,年

13、内共举行各类技术就业培训4期,帮助她们掌握实用技术,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对没能力、没条件的采取小区干部结对方法,在生产生活上给帮扶,经过多个路径帮助小区群众处理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使群众生产有岗位,生活有保障,精神有慰籍。3、以小区中心服务网络建设为依靠,推进小区工作全方面有序开展。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任会长,村委会主任任副会长,群团组织、贫困户代表和村民议事会任组员。制订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质量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具体专门负责组织监管规范计划的实施,达成了村务公开、决议民主、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社会治安工作,现在管委会、民调组织、帮教组织、治保组织、联防队等组织机构健全。依据“谁主管、谁负责”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关键,改变了以往管理混乱的局面。全村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一直保持着无重大上访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火灾、爆炸及其它重大灾难的发生。民间纠纷调解率达成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