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主观题梳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06671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背主观题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背主观题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背主观题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背主观题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背主观题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背主观题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背主观题梳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一(通用)+中学科目二】必背主观题梳理科目一对于中小幼科目一来说,主观题有两种类型: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第一道材料分析题是用职业理念(或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材料,第二道材料分析 题是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分析材料,第三道材料分析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关于第三道材料分析和写作题我们不需要记住任何知识点,只需把握相关技巧就可以了。这类题目答题技 巧,我们也已经在科目一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和作文范文金句中进行了介绍,这里专门总结一下 第一个材料分析题和第二个材料分析题需要背的考点。这些考点的总结式百分之百要考查的,所以无论如 何一定要记牢,可以说,如果你把下面总结的这些主观题考点记

2、住,再加上一点基本的分析,就可以稳稳 地拿到了科目一的2个材料分析题,共计 28分。、第一道材料分析题考点总结1教育观:(1 )素质教育的内涵(记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和创造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 )新课改的评价观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综合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更注重评价过程。2学生观(幼教中称为儿童观。记忆:王官人差钱或钱坏玩意)(1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3 )学生

3、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3教师观(1 )教师角色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2)教学观(记忆:人生教程)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二、第二道材料分析题考点总结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记忆:三爱两人一终身)(1 )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先记住以上考点,具体实例分析,可以看科目一材料分析题答

4、题技巧一篇中学科目二1 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2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 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3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

5、化的过程。(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 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学校即社会”(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 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4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

6、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5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6 教育与社会文化(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文化知识制约

7、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 变革。(2)教育与文化: 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7 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8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 )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

8、导;(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9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0 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

9、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注意教育的针对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11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12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

10、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13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14 简述教师角色 (1)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传道者,授业解惑这,管理者,示范者,朋友角色,研

11、究者角色。(2)现代的教师角色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 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记忆口诀:社区开发促进终身研究】15 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3 )能力素养: .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4 )心理素养 : 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5)身体素养。16 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3)文化知识17 请简要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

12、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需逐条展开】18 简述福勒和布朗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的阶段。19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 )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20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 )发扬教育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21 简述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

13、编排;(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22 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23 新课改的具体内容(1)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 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

14、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3)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4)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5)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2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学 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2 )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5 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26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2 )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认识的简捷性。(5)有指导的认识27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28 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 )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29 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