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06632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专业培训资料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培训材料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20XX5月 / 一、计划体系新计划体系应用与开发研究科技产业化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建设配合国家科技部工作科技攻关计划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火炬计划星火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科研事业发展计划暂定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介服务体系二、计划涵一省级科技计划1、科技攻关计划:涵盖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含中试、工业性试验阶段;1普通攻关:支持探索、培育萌芽;2重点攻关:对有苗头的项目重点培养;3重大攻关:培育闪光点。一类是实验室研究已完成,产业化或推广应用前景明朗,一旦攻关成功即可衔接产业化的项目;另一类是体现省政府经济

2、、科技发展战略需要的项目;2、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面向院士、国外专家、留学含归国硕士以上、国博士和省管以上专家。主要支持直接为我省经济和科技发展服务的应用与开发研究活动;3、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对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贴息和优惠政策等支持;4、火炬计划: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5、星火计划:支持农业、涉农及乡镇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6、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开展应用前景较明朗的基础研究;7、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培养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为目的,支持他们的基础研究活动;8、软科学研究:支持为我省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的软科学研究;9、科研事业发展计划:支持省属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创

3、新能力的项目;10、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以推动科技成果工程化、配套化、产业化为目的的基地建设。主要涵盖应用开发研究和产业化阶段;11、重点实验室:支持以提高科研与学术水平,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基地建设。主要涵盖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阶段;12、中介服务体系:包括生产力中心、创业中心、技术市场、风险投资管理、专利、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三、立项管理一各类计划项目立项程序1、攻关项目计划处牵头,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合作处参加,制订和发布项目指南,统一组织申报;省直单位可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申报,其他单位均统一由各市、地科委组织申报。纳入技术创新主体库的单位可直接发通知,但也要通过市地或省

4、直主管部门申报。组织申报单位应对项目进行初步审查,并尽可能提出排序意见;各专业处对初审过关的项目进行筛选,确定普通项目;预选重点、重大项目;预选出的重点、重大项目,有关专业处和计划处听取汇报。可分领域听取,也可统一听取;专业处提出重点项目立项建议和重大项目推荐意见;计划处对重点项目平衡把关,组织筛选重大项目;重点和重大项目由厅领导办公会审定。2、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基金委办公室负责初审,基金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评定;3、火炬、星火项目:指导性计划分别由高新处、农村处确定;有经费支持的参考重点攻关项目程序;4、科研事业发展项目:另行专项下达;5、工程中心:参考重大攻关项目程序;

5、6、其他项目:可分别参考上述项目,根据自身特点适当简化。二强化政务公开和信息沟通。管理办法、项目指南、申报指南、招标公告等实行网上发布;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试行网上受理申报。三强化政府战略导向。十五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项目指南、招标项目和年度计划的编制要互相衔接,有机结合。四加强各类项目、各阶段的集成。重要项目应从普通-重点-重大-产业化或推广应用一条龙安排立项,以专业处为主线抓,以产业化为最终目标。五年度计划编制周期1、年度计划每年从7月或8月开始,11月完成;2、重大项目应留一块机动,全年随时受理;3、严格运行程序中的时间安排,确定的进度如无不可抗力而拖延,扣减责任处室或单位的经费。

6、六几点相关规定1、跨年度的项目一般均应一次审定总经费及分年度经费,经年度调度和评估进展正常的,次年可按计划拨付,不再重复申报评审;2、重大攻关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一般要求企业为主要承担单位,鼓励产学研结合。如科研院所和高校单独承担,则必须具有产业化或推广应用能力;3、重大项目厅领导应详细听取汇报,尽可能增加现场考察;重点项目主管厅长应详细听汇报;重点和重大项目提交专家论证前一般均应查新;4、科研事业发展项目近期只面向省属科研单位;5、项目安排要与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四、管理办法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办法省科技计划包括省科技攻关计划、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火炬计划、星火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

7、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计划。本办法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包括任务下达、合同签约、经费下达及拨付、统计调查、检查或评估、总结或验收等环节。管理制度检查和评估相结合的进度报告制度。1、检查:由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对各类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进行检查调度;2、评估:由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科技评估中介机构对省拨经费较大、且跨年度实施的项目进行年度评估。统计报告制度。健全省科技统计报告制度,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者须按时填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表,作为项目年度监督检查和各类科技计划年度总结的基本依据。财务报告制度。项目承担

8、者须按要求提交项目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总结或验收报告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要及时予以总结或验收,经费额较大的项目要进行结项验收,其他项目要进行结项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调整报告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者对项目容、技术经济指标、工作进度、经费及承担者等进行调整或变更的,需及时提出书面申请,按照项目申报渠道和方式报省科学技术厅审查,经批准后方可调整。重要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突破,或发生可能影响项目任务按期完成的重要事项,或发生难以协调的重大问题,项目承担者或项目主管部门应向省科学技术厅及时报告。责任机制省科学技术厅的主要职责是:1、编制下达各类省科技计划,并会同省财政厅下

9、达经费;2、与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者签定项目合同;3、对实施的项目计划进度组织检查或评估、协调解决计划管理中的问题,督促项目实施;4、组织项目统计数据、报表、报告的收集、汇总和整理;5、负责经费决算;6、对完成的项目进行总结或验收;7、其他重要事项。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与省科学技术厅、项目承担者签订省科技计划项目合同;2、协助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项目检查或评估,并根据项目合同对计划进度、经费使用等进行监督,提出相关建议;3、组织项目统计数据、报表、报告的上报;4、协助省科学技术厅对完成的项目进行总结或验收。项目承担者的主要职责是:1、根据下达的省科技计划,与省科学技术厅和

10、项目主管部门签订项目合同;2、按照项目合同容,完成项目计划任务;3、按要求向省科学技术厅提供统计数据、报表和报告,并及时报告重要事项;4、接受省科学技术厅及其授权或委托机构的监督和评估;5、客观、及时向省科学技术厅反映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目标考核考核以管理职责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基本依据,重点考核计划项目实施情况。1、对于科技计划归口管理的省科学技术厅相关处,按其归口管理的各类计划分别考核,并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考核容:1归口管理的计划执行情况;2归口管理的项目实施进展和完成情况,并考核科技计划项目统计调查报表收集及部分项目抽查情况,其中以项目成功率、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报表回收率

11、作为主要考核依据;3归口管理的科技计划年终总结上报情况。2、对于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考核相关行业或地区所实施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进展情况。重点考核容:1组织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情况;2合同要求的匹配资金落实情况;3本行业或本地区归口管理的项目实施进展或完成情况,并考核科技计划项目统计调查报表上报及部分项目抽查情况,其中以项目成功率、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报表回收率作为主要考核依据;4本行业或本地区省级计划项目年终总结上报情况。3、对于项目承担者,考核其项目组织措施和按合同进展情况。重点考核容:1项目研究开发条件落实情况;2自筹经费落实情况;3项目按合同要求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取得经济

12、、社会效益情况;奖惩措施省科学技术厅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对有关单位、集体或个人采取不同形式的奖惩措施。1、对于科技计划归口管理的科技厅相关处1视管理情况及绩效调整归口管理经费;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处室年底评先的基本依据。2、对于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1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行业或地区下年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科技计划管理评先工作的基本依据。3、对于项目承担者1项目实施绩效突出、科研取得重大进展或取得突出成果和效益的予以表彰或奖励,并优先安排后续项目;2无正当理由未按合同完成任务或未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项目承担者视情况停拨或调整经费;3对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项目撤消、中止或未按

13、合同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并视情况在1至3年不受理其申报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是针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解决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重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开发;重大引进项目中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申报申报省重大科技项目须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以解决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2、产业化方向明确、技术路线清晰,

14、企业技术需求已经确定,市场前景明朗,有望形成新兴产业;3、实施过程应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的联合,体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4、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5、政策、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资源要素集成度较高;6、具备合理的项目投资规模和研究开发周期,技术经济指标明确,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预期效益;7、涉及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要有行业管理机构出具的相关批准证明。申请承担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在省境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有相关技术领域研究、开发的实力和产业化或推广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工程技术试验等基础设施条件,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工作基础;3、领导班子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4、具备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科研开发力量,措施得力,有助于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5、能够保证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项目申报程序:1、省科学技术厅制定和发布省重大科技项目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