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06620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医院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陝贅症监护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医学检验专业指导老师学生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特性。方法:对我 院ICU病房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580株病原菌分析 整理,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580株病原菌感染来源前3位分别是:痰 468例(占80. 5%)、其次为血19例(占3. 3%)和尿19例(占3. 3%);感染病原 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427株(占73. 6%),其次为酵母菌109株(占8%) 革兰氏阳性球菌44株(占7. 6%),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291株(占 68. 1%),肠杆菌科细菌136株(占31.9%

2、),常用抗菌素中:耐药率50%的有氨 节西林、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的细菌耐药率为0%但对非发酵菌有 较高的耐药率,结论:ICU中感染严重,存在普遍的耐药性,根据微生物药敬结果 选择用药很是必要.关键词:重症监护室(ICU)感染耐药性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pathogens infection and dnig resistance isolated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 ( ICU ).Methods 580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ana

3、lyzed.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January L 2004 to September 30, 2005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 of our hospit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was done to know the dnig resistance.Results The speciments predominant were sputumswhere 580 strains of pathogens isolated, 468(accounted for 80.5%), f

4、ollowed by blood. 19(accounted for 3.3%); urine, 19(accounted for 33%). Among the pathogens, 427 (73.6%) gram -negative bacilli, 109 (18.8% ) Candida 44 (7.6%) gram-positive bacilli were detected. Nonfermenters bacilli had 291 strains (accounted for 68) in gram-negative bacilli, and Enterobacteriace

5、ae 136 strains(accounted for 31.9%). In the mon use antibiotics, the resistant rates to Ampicillin and Trimethoprini/sulphaine-thoxazole gone beyond 50%, The drug resistant rates to Imipenem is 0% in Enterobacterriaceae but had high resistant rates in Nonfermenters bacilli.Conclusion Most of gram-ne

6、gative bacilli in ICU were seriously resista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antibiotics correctly for infe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ICU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usceptibility tests【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ICU) Infection Drug resistance重症监护室(ICU)的病患者具有病情危重,严重并发症,老龄化等特点。 山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气管插管、留置

7、导管等创伤性医疗操作较多,所以ICU 细菌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4-5倍叭感染是ICU内导致多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 因素。而控制感染主要釆用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因此我们总结分析 T 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ICU病原学特点及耐药特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材料1. 1. 1标本来源 我院ICU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院内感染的各类感染 标本中分离的580株病原菌。1. 1.2仪器及试剂VITEK-AMS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折仪及配套试剂;DADE BEHRING WA40微生物鉴定药敬分析仪及配套试剂。1. 1.3质控菌株 铜绿色假单胞菌ATCC27853

8、,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 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白色念珠菌ATCC 90029,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和XX 省临检中心。1. 2方法细菌鉴定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 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敬分析仪、VITEK鉴定 卡和 DADE BEHRING WA40 微生物鉴定药敬分析仪、DADE BEHRING (PC12、NC21) 鉴定药敬复合板进行鉴定。药敬实验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敬分析 仪、VITEK药敬卡和DADE BEHRING WA40微生物鉴定药敬分析仪、DADE BEHRING

9、(PC12、NC21)鉴定药敬复合板釆用稀释法,按照美国2004年CLSI标准对抗生 素进行耐药(R)、(I)、(S)判读。1. 3统计处理 所有原始数据釆用WH0NET 5.4分析系统统计分析。2. 结果2. 1 580株病原菌临床标本分布:痰467例(占80.5%)、其次为血19例(占3. 3%)和尿19例(占3. 3%),另外肺部灌洗液17例(占2.9%),因此呼吸道标 本为484例(占83. 4%)o以此可见ICU院内感染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见表1)2.2 ICU细菌感染特性 在580株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427 株(占73. 6%),其次为酵母菌109株(占18. 8

10、%)革兰氏阳性球菌44株(占7. 6%); 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291株(占68. 1%),肠杆菌科细菌136株(占 31.9%),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感染前5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07株(占25. 1%). 不动杆菌属97株(占22. 7%).阴沟肠杆菌48株(占11.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42株(占9. 8%).肺炎克雷伯菌42株(占9. 8%);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 萄球菌感染为主,15株(占34. 1%);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80株(占 73.4%)o2.3 ICU细菌感染耐药特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常用抗菌素中,耐药率50%的 有氨节西林、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对肠杆

11、菌科的细菌耐药率为0%但对非发酵 菌有较高的耐药率,(见表2)大肠埃希菌中ESBLs发生率为57. 1%.肺炎克雷伯 菌中ESBLs发生率为11. 1%;革兰氏阳性球菌常用抗菌素中,MRSA和MRS分别为 33.3%和96. 8% (见表3);酵母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伊曲霉素、氟康醴敬 感。3.讨论3. 1 ICU感染特性本次调查的ICU院内感染580株细菌中自呼吸道标本分离者484株(占 83.4%)o提示ICU中细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ICU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一: 山于ICU患者多数长期卧床或处于昏迷状态,丧失咳嗽反射功能、支气管黏膜 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减退,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排痰困

12、难、痰积坠于肺内,为 细菌滋生繁殖提供有利环境o ICU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二:ICU使用机械通气患者 多,这种侵袭性的操作,不但损害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机能,而且气道护理不当、 留置导管时间过长、消毒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导致环境微生物经空气、水、食物、 医疗器械等引起外源性的肺部感染。ICU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三:ICU患者病情严 重,多数病人的年龄60岁且有严重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加 上第三代头抱菌属、激素和细胞药物的使用,使得咽喉部一些条件致病菌成为 ICU感染的主要病原菌。3. 2 ICU感染病原菌在580株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427株(占73.6%),其次为 酵母菌

13、109株(占18. 8%)革兰氏阳性球菌44株(占7. 6%).革兰氏阴性杆菌中 非发酵菌291株(占68. 1%):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为主,分别为107株(占25.1%). 97株(占22. 7%)和42株(占9. 8%);肠杆菌 科细菌136株(占31.9%),以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 为48株(占11.2%). 42株(占9. 8%)和38株(占8. 9%);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金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15株(占34. 1%);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80 株(73.4%)o3. 3 ICU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折3. 3. 1非发酵菌中铜

14、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ICU最主要机会致病菌。从药敏 实验结果来看,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5. 3%,比较敬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 头抱他唳、头抱匹美的耐药率在45%左右,而哌拉西林/他II坐巴坦、环丙沙星、 氨曲南的耐药率都50%,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0. 7%o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氏阴 性菌检出率中居首位且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多引起重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 制,口前普遍认为与该菌的生物学特点及大量应用抗菌药物有关。其主要耐药机 制有:(1)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或抗菌药物修饰酶;(2)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 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3)膜屏障与主动外排,限制药物到达其靶位;(4)形成生物膜,

15、造成其耐药的复杂性。临床实践表明,对于耐药率较高的 抗菌药物,暂停或减少使用后,其耐药率可下降。因此,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 理选用抗菌药物,延长有效抗菌药物的使用周期,延缓耐药率的上升。非发酵菌 中不动杆菌属的分离率也较高,达16. 7%,实验结果表明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药敬结果中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为7.4%,其次阿 米卡星为28. 3%,其他的如头抱三代类和环丙沙星、和咲喃妥因等耐药率50肌 非发酵菌中窄食单胞菌属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水解 亚胺培南而导致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根据药敬结果显示,对哌拉西林/他II坐巴 坦、替卡西林/棒酸敬感(耐药

16、率分别为4.5%、9. 6%),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 为28. 9%,头抱匹美为28.6%、头抱他唳为36.6%。3. 3.2肠杆菌科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对氨节西林、头抱三代类、氨曲南、环丙 沙星、ESBLs酶抑制类抗生素的耐药率55陰对亚胺培南非常敬感(耐药率为0%), 其次为阿米卡星(耐药率20. 7%) o阴沟肠杆菌对许多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和交 义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由于ICU病患者长期住院,免疫力低下, 加上抗生素、激素的普遍应用使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出现菌群失调,容易导致院 内感染,同时可诱导细菌产生修饰酶。超广谱B-内酰胺酶能水解第三代头抱菌 素及氨曲南等抗生素,是耐药的主要原因,其耐药基因随质粒可以在同种或不同 种革兰氏阴性细菌间快速传播固。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雳伯菌、大肠埃希菌在 分离菌株中检出株数分别为42株(占9. 8%). 38株(占8. 9%)o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