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06513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份报刊杂志社求职信各位同仁见信好:准备这封信的时候,心里是欣喜不禁,又是惴惴不安。喜的是来到这澳岛南国, 终于有那么一个小小机会, 可以端起大学四年的饭碗来; 忧的是持笔之余, 不知阅信之人是受何方文墨浸染,究竟看不看得惯我这大陆来的酸溜文笔。为人为文, 但求 “诚 ”字为先。 我时常对我的朋友说: “我是一个作家, 作家要敢于把自己剖析给人看。 ”即便是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虚构小说, 作者本人是个什么模样, 早以清清楚楚的摆在人物的话语之间。这封信我就谈谈自己。小学四年级写作业,有一篇叫做平凡的蜡烛的习作,赞美的是师恩师德,用的是拟人手法,被拿出去到处发表,直到六年级还被登在校刊上, 当时我

2、十分佩服我们学校对于资源的高度利用。我说这个不是想证明什么少年天才,因为我差太远了。而且但凡这方面的成功人士, 都能在记者采访时被自己的老爸老妈找出几个类似于 “糖果和书摆在面前,他就挑书 ”的小时了了的典故,这就是所谓的先有上帝,再凑神迹,很多人没弄清楚,以为耶稣是由于神迹而存在, 而其实神迹是因为耶稣而存在。 既然不是说天才,那么我想说什么呢?想说 “我发现写文章这个事情居然是可以赚钱的! ”那是我当时收到小溪流杂志50 块人民币的稿费后发出的赞叹, 对于一个小学生, 这无异于一笔中彩票般的巨款,我用这笔款子成立了一个 “辣椒萝卜干基金” ,小伙伴们和我沉浸在5 毛钱一大包的萝卜干幸福生活

3、中长达半年之久, 心想将来共产主义实现也不过如此吧。文皆有两面,好与歹,善与恶,雅与俗,深与浅。而这小故事往坏处说,就是发现了自己小财迷的本性, 往好处谈, 就是那笔巨款让我体会到了物质独立对于精神独立的巨大支持。 我以后也便是这么发展下去, 总是一个万事靠自己,喜欢特立独行的人。后来我这个财迷成了戏子,迷上了表演,迷上了话剧。当时有个任务,得去参加本市的 “道德教育 ”幽默小话剧的比赛,学校便把我这个戏剧社社长找来, 剧本是没有的, 就自己编、 自己导,这种题材居然还写出了几句笑料。 当时就体会到了其实那些歌功颂德的作家,功力是非常深厚的。文理得通,还不能让人作呕,这是很难的, 为了这份难得

4、, 评委们给了咱一个一等奖。 从那 50块钱到这一等奖, 我成了一个名利双收的小少年。 真所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是红尘多歧路,这个 “少年听雨歌楼上 ” , “红烛 ”必然 “昏罗帐 ” , 感情的烦恼让他成为了一个情歌与情书的圣手。 情歌本身很幼稚的一件事, 写了曲往里面填词, 填来填去就好像在给外国人编汉语的语法教材,来来回回就是 “我爱你 ” 、 “我真的爱你 ” 、 “你为什么不爱我”、 “你爱我还是他” , 然后同样的句型改一个动词 “我 想你”、我真的想你”、你为什么不想我、你想我还是他啦,即便如此幼稚,我也骄傲地得到了多次上电视的机会,除了 那情歌中的女主

5、角看到那深情款款之后毫不感伤,反而表扬我很有成为笑星的潜力。至于情书,让我从此开始练就了把一件小事 写得无比煽情的能力。走近时心里的小鹿要比别人乱撞得更厉害, 打工赚生日礼物要别别人更艰难, 哪怕是目光交汇时那逃避的眼 神都要比别人更闪烁。直到大学里写新闻稿,挖掘新闻人物和事 件的意义,这还是我的强项。即便是如此,我还是很有读书人的 原则,绝不替人代写,绝不被几个肉包子收买。一旦我能写出真 正感人的情书,那必然就已经产生感情了, 替别人写情书是件危 险的事情。因为这背后有个艺术家通有的逻辑,就是把感情投射到自己的创作对象中去才能出好作品, 很少有几个作家对自己笔 下的人物不是如数家珍的。由于受到感情与升学的双重煎熬,连我这样一个达观的年轻 人也开始失眠。在数不清的漫漫长夜中,泪水洗涤了心灵,当哭 累了仍然睡不着,人的脑子就开始思考这一切的价值,由此思考开去,就整夜整夜地思索人生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宇宙的意义。 后来才知道,那些日子所思考的人性、社会、情感、时空各类问 题,原来有一个比较正经的名字,叫做哲学!这样一来一个作家 的思想境界就被打开了,但坏处就是时不时想跳出所写的文本来 抽象地讲些大道理,这样就不商业、不功利了,一般的读者不爱 看,但是爱看的人却又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我自己有时候读到一篇文章都看得懂,反而觉得没有嚼头。共 2 页 ,当前第1 页 1 2 转贴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