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05840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叶的特性与人体健康摘要:茶叶起源于中国,与我们有着很深的渊源,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 本文 从茶叶的起源入手,集中介绍了其特性及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蛋 白质、氨基酸、糖类等对人体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茶叶中的茶蛋白、茶多酚、茶多糖、咖 啡碱、茶叶皂甙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氧化、抗菌和抗辐射等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茶叶本身及其副产 品作为保健食品和药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关键字:茶多酚; 健康; 展望; 茶饮料1 茶叶的起源茶源于中国,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饮料。并 成为世

2、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叶最早在中国主要作为药用,我国许多古茶书 中均有茶叶药用的记载。茶叶由中国向日本、韩国传播,也是以药用的面目出现 的。茶叶之所以风靡欧洲也与茶的健康功效有关。尽管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茶 与健康方面的研究陆续开展,但真正拉开这一研究序幕的是 1987 年日本富田熏 关于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抑制人体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的研究报告。此世 界各国都相继开展了大量关于茶与人体健康的研究1。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 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 而只有“荼”字

3、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 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以下 是关于茶叶起源的四种学说:1.1 神农说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 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1.2 西周说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 的茶园了。1.3 秦汉说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 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

4、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 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1.4 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 “王肃茗饮”而始于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 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2 茶叶的营养价值茶叶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是由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导致的营养作用 2。 茶叶中 含有20%25%的糖类、25%30%的蛋白质和氨基酸、3%左右的游离有机酸、 约 1 0 % 的脂肪及类脂。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通过各自的代谢途径,提 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或能量。此外,

5、茶叶中还富含 VC 、 VB 、 VH 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亦可作为营养成分补充人体需要。经过分 析鉴定茶叶内含化合物500种左右。有些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 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对人体有较高营养价值;有些 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2.1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按照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 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 此,饮茶是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好方法,经常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 需要。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提高人体

6、抵抗力和免疫力。茶叶中维生素C含 量较高,每100克绿茶中含量高达100250毫克,高级龙井茶含量360毫克以 上,比柠檬、柑橘等水果含量还高。红茶、乌龙茶因加工中经发酵工序,维生素 C受到氧化破坏而含量下降,每100克茶叶只剩几十毫克,尤其是红茶,含量更 低。因此,绿茶档次越高,其营养价值相对增高。每人每日只要喝10克高档绿 茶,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日需要量。B族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1又称硫胺 素, B2 又称核黄素, B3 又称泛酸, B5 又称烟酸, B11 又称叶酸。由于脂溶性维生 素难溶于水,用沸水冲泡也难被吸收利用。因此,提倡适当“吃茶”来弥补这一 缺陷,即将茶叶制成超微细粉,添

7、加在各种食品中,如含茶豆腐、含茶面条、含 茶糕点、含茶糖果、含茶冰淇淋等。吃了这些茶食品,则可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 溶性维生素营养成分,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3。2.2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 2%,大部分 蛋白质为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多达 25 种 以上,其中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是人体 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的六种。还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组氨酸。这些氨基酸在茶 叶中含量虽不高,但可作为人体日需量不足的补充。2.3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

8、要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钙、 钾、钠、镁、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铁、锰、锌、硒、铜、氟和碘等。如茶叶中 含锌量较高,尤其是绿茶,每克绿茶平均含锌量达 73 微克,高的可达到252 微 克;每克红茶中平均含锌量也有 32 微克。茶叶中铁的平均含量,每克绿茶中含 量为123 微克,每克红茶中含量为 196 微克。这些元素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着重要 作用。经常饮茶,是获得这些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4。3 茶叶的功效与人体健康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健康饮料,具有去痰热、解烦渴、利小便和消食、明 目、益思等功效5。茶叶中含有的成分有各种作用,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茶叶的使用是从华夏民族

9、祖先炎帝尝百草的故事开始的,茶叶在中国的历史之悠 久还能保持今天茶为国饮的状态,茶叶已经融入到这个民族的血液了 .茶叶的 功效与作用看似深奥,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健康。3.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不论是绿茶或红茶都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绿茶和红茶的 热水浸出液具有抗氧化活性,绿茶的活性比红茶强。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所 含的茶叶类黄酮类含量呈正相关,儿茶素类的抗氧化活性强度及其清除自由基的 能力与其芳香环上的羟基数和 B 环 5 位的羟基密切相关,含 EGCG、EGC 和 GC 高的茶饮料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脂质体模型实验表明,儿茶素类的抗氧 化活性是通过儿茶素直接与自由

10、基作用,清除人体内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6。3.2 降血压效应动物实验表明,给自发高血压大鼠注射茶氨酸和谷氨酰甲酰胺(也是绿茶含有的一种谷氨酸衍生物,化学结构与茶氨酸非常相似),可观察到自发高血压大 鼠的血压呈剂量依赖关系下降,对正常大鼠血压则无影响,谷氨酰甲酰胺比茶氨 酸更有效7,但是它在茶叶中的含量明显比茶氨酸低。服茶氨酸亦能使血压下降, 但效果比注射差。3.3抗癌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在活体外具有抗突变作用,能抑制啮齿类动物多种 肿瘤的发生&9。茶多酚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阻断致癌物质形成的代谢途径, 抑制肿瘤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此外,茶多酚可有效地清除活性氧自由 基,可在一定程

11、度上保护机体免受损伤。曹明富研究证明,茶多酚能显著治疗 60Co引起的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症,保护小鼠因60Co损伤的脾脏和胸腺的正常 免疫功能a。3.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根据权威的实验报告和临床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防止辐射线的物质脂多 糖,其在抗辐射线损伤方面,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人体造血机能也有显著保 护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胡萝卜素等通过综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 质。饮用浓绿茶可使患癌症后进行辐射照射引起的白血球数量明显下降的患者 白血球数量增加,效果可达90%以上。这种防辐射作用,认为是一种脂多糖化合 物。茶叶中的单宁及其他多酚类物质,能够和放射性物质如锶相结合,甚至能 促使

12、骨髓中的锶排出。3.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 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 巴痢疾,治愈率达90%左右。3.6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睑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 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3.7醒脑提神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精神振奋、也有解酒的功效14。 茶叶中所含的黄嘌吟衍生物,及茶碱能兴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人的大脑皮层和肌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提高中枢神经的敏感性,缩短反应时间,增强思 维意识,减轻神经疲劳,

13、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但过量饮茶则可引起失眠、 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3.8利尿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茶叶碱利尿作用最强,可可碱利尿作用最持久,这些 成分可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使尿中钠与氮离子的含量增多,从而兴奋血液中枢, 直接舒张肾血管,增强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的滤出率 除此之外,茶汤中还有槲皮 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貳类化合物和芳香油等,对利尿也有作用。3.9降脂助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物可以增强消化道蠕动,因而也就有助于食 物的消化,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因此在饭后,尤其是摄人较多量的含脂肪 食品后,大量饮茶是有益的15。明代顾元庆茶谱中记载:“茶能止渴,消食 除痰,少睡利尿,明

14、目益思,除烦去腻。”现代科学也发现饮茶有益健康,对预 防和治疗疾病有好处16。因此,综合茶叶中各种成分对人体的各种保健作用,适 当适度饮茶对人体益处多多。当然饮茶不仅仅是单纯饮茶,我们应从饮茶中学会 享受品茶的艺术,学会从茶叶中获取对人类身体有益的物质。4茶叶资源及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4.1茶叶的开发利用对茶叶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茶饮料:据调查,茶饮 料的市场渗透率与居民生活水平(人均GDP)、消费者层次、消费者对茶饮料保健 特性的认识程度等密切相关17。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茶饮料 的开发,我国也有30余家饮料企业推出了 50种茶饮料。茶饮料的生产既需要有 饮

15、料的生产基础,又需要有茶学方面的知识,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开发和生产 出品质优秀的茶饮料。不仅要对茶饮料的浑浊、沉淀、护色、维护风味等方面应 进一步研究,还要加强它的功能特性研究。从发展趋势看,茶饮料必将成为饮料 市场的主导产品阴。(2)茶食品: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与市场需求,在常规食 品制作过程中添加茶叶原料,即可制得种类繁多的茶叶保健食品,已有十几种茶 叶保健食品的制作工艺见于文献报道1921,因此,茶食品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3)保健茶:利用茶的营养保健成分,再配入具有特殊药理功效的中草药,加入特定的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等微量元素,经特殊工艺处理,可以制成 多种多样的保健茶,国内外市

16、场潜力很大図。4.2 茶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近年来,茶叶副产品在国外的食品、化工、医药、建材、水产等领域都得以 广泛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副产品 资源十分丰富。若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 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4.2.1茶籽及茶花的开发利用茶籽是茶叶生产中数量最多的副产物,过去茶籽除用作留种外多被遗弃。茶 籽中含有大量可以利用的物质,目前茶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茶籽含 油量24%30%,利用茶籽可榨油,茶籽油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工业利用价值;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萃取茶油,不仅工艺简单,而且饼粕残油率低、 茶籽油滋味好,无需精制,成本也较低;利用茶籽饼粕可提取茶皂素,也可制有 机肥跖。茶树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