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046007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一、 积累与运用(共33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差使( ) 女红( ) 奔丧( ) 呆滞( )恸绝( ) 病笃( ) 女佣( ) 亏空( )褴褛( ) 吮着( ) 栅栏( ) 抠起( )2完成下列词语。(4分)触目伤( ) 情不自( ) ( )( )动听 循循善( ) 万 ( )俱寂 ( )转反侧 失魂落( ) 饮泣( )声3按原文填空。(6分)(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 , 。”(2).“嫦娥一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由此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两句诗是 ,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 。 4仿照例句,写一组句子。 (4分)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仿句:父爱是 , ;父爱是 , 。5语言运用。(4分)(1) 一位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反唇相讥道:“我这辈子从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厨师的言外之意是: (2) 如果你的家门口被邻居的自行车堵得难以通行,下列说法较为得体的是 【 】A. 请各人自觉,把自行车搬开!B. 不搬走你的自行车

3、,后果自负!C. 应该搬走你的自行车,讲点社会道德嘛!D. 能把您的自行车挪一挪,让我进门,好吗?谢谢。 6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共4分)2008年央视一套开年大戏五十三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荧屏上点起了一把“大火”,自1月2日开播以来收视率稳步飙升。“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地域。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山东人居绝大多数,先后有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关东大地。这种历史罕见,规模巨大的移民,被称之为“闯关东”。(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意思。

4、(2分)“大火”:(2) 文中画线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直接修改。(2分)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B C D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7分)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

5、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 (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答: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2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答: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精读课内背影选段,完成914题。(共14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

6、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

7、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9文章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3分)10“北京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2分)11“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2分)12“熟识”“再三”“甚是仔细”这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13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是指什么而言?“不好”指什么?(2分)14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

8、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等一系列事情营造而成。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C这种氛围使父亲晚年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二)比较阅读课外短文,完成1518题。(共10分)【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

9、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宝宝进步大。”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顾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

10、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她

11、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 。”【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喝斥驱赶,不肯挪动

12、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犟。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土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

13、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15用文中词语分别概括甲文中三位老师对儿子的态度:“ ”“”、“”。(3分)16甲文中儿子最后说了什么?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发挥想象,补出你认为最能表达儿子心声的话:“ ”(2分)17用横线在乙文中摘出你认为对老牛母子的描写最震撼人心的语句,在最生动的词语下面打上“”;并作旁批(至少一处)。(3分)18在描写两位“母亲”的问题上,两文有何异同?(3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3分)(一)比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2题。(共9分)【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