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04599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总结第一种备选题型实用答题技巧 第一节大纲分析及真题解读阅读理解新题型选择搭配题大纲阅读理解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一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满分10分。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第二节选择搭配题网络思维解题策略一、选择搭配题的目的选择搭配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考生对文章的段落结构的把握、对文章的整体性、连贯性、衔接与逻辑的理解。这种考题考核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能力、把握

2、文章的行文思路能力。二、选择搭配题的最佳练习方法1.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的主题以及文章的行文思路。2.注意寻找重复出现的词语。3.体会句首关键词的作用。4.观察文章主题的提出方式、展开思路、扣题技巧。5.例子和主题的关系。三、网络思维解题策略文章导论:通常情况下,导论段落的末句是全文的主题所在,说明本文将探讨什么,并简要指出文章的行文思路,有时甚至会以提纲的形式给出。解题策略一:找出主题句,抓住其结构首段末句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它是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迅速明确文章下面将如何进行下去。如果末句不是主题句,则去在下一段中寻找。这时,首段的作用是为主题做铺垫。文章正文:文章正文部分的长度通常是三至六

3、段。正文会给出一些细节及事实,还会对文章主体的不同方面进行描述。解题策略二:把握主题句,明确行文思路文章的句子行文,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衔接。实现文章连贯可以利用的手段有:重复使用某一词语或子范畴的词语,使用同义语表达,用总称指代具体事物或者用具体事物指代整体,使用代词避免重复等等。上述方法都有助于段落的思路平稳地在句子之间过渡。解题策略三:句子衔接六法则连贯使文章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甚至每个短语融为一体。段落一致与句子衔接是文章连贯的两个必要因素。1)重复在诸多句子中,后一句重复使用前一句子中的某个词语。As the saying goes,“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4、s Jack a dull boy,” but Ive also heard people say “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Jake a dumb boy.”中重复了使用了work, play, makes boy等。2)同义语:重复的词语的同义语。大纲样题第一段第一句与第二句,fishes, reptiles, birds, insects and some mammals和the sea animals属于重复词语的同义语。3)反义语:使用反义语也可以实现句子衔接。4)指代:使用代词等手段来指代前面提到过的内容。例如:“these,this”的使用。5)列举

5、:使用明显的顺序标记来彰显各个意思之间的联系。例如“First,Second,Third.6)平行:重复某一句子的句子结构。解题策略四:寻找句子连接标志词六法则1)同位:表明一致性、同一性。例如:that is, 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2)因果:表示逻辑性。例如:therefore, so, consequently, as a consequence, thus, as a result hence, because, since, for3)递进:表示连续性。例如:and, too, also,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

6、ition, besides, in the same way, again, another, similarly, a similar, the same4)转折:表示对比关系。例如:but, 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still, though, although, where-as, in contrast, rather5)让步:表明作者意愿。例如:admittedly, I admit, true, I grant, of course, naturally, some believe,some people believe,once it was b

7、elieved,there are those who would say6)举例:表示从一般到特殊。例如: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after all, an illustration of, even, indeed,in fact, it is true, of course, specifically, to be specific, that is, to illustrate, truly解题策略五:段落衔接词可以帮助组织起段落的主要组成部分:1)顺序:表示先后,例如:First,Second,and Third2)例证:解释说明主题。例如:for ex

8、ample,for instance,one example of this is ,as another example,Another example of is that3)并列:表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例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However ;Not only,but also文章结论结论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多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结论段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总结,有时甚至是重复各个主题句,有时提出建议,发出呼吁,从而结束文章。解题策略六:结论标志词表示总结或结束,对应全文:Finally,In conclusion,To summarize等。第

9、二种备选题型实用答题技巧第一节大纲分析及样题解读阅读理解新题型排序题大纲大纲所列的第二种备选题型实际上是一种纯纯粹粹的排序题。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这样的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各个段落的同时一定要把握住各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并将各段大意进行整合,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节排序题实用答题技巧一、文章结构的总体特点一篇完整的文章首先要提出主题,即一个包含所写的主旨要义,也叫中心思想。一般来说,一篇文章至少分三个层次:主题、中心思想和次中心思想。考生应从宏观把握不同文体(

10、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基本特征。A、记叙文行文思路:事件的叙述连贯并符合逻辑,通常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事件之间通常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来连接。文中细节逐渐引向事件发生、发展的高潮部分。B、描写文描写文强调的是人的感受,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几大感官感受。人物描写通过他或她所说的或所做的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和感情;地点描写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这些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定线索,快速捕获答案;景物描写通常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背景、人物和行为。C、说明文说明文阐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说明文的行文中常出现下列规律:举例说

11、明,分析过程,比较和对比,分类以及因果分析等。说明文的基本模块是:引言部分,文章主体,结束段。结束段的行文多以下列方式展现:用立意新颖的句式重述主题,或总结文章的要点,或者重述加总结。D、议论文议论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说服听众或读者接受某个观点。议论文要用逻辑和论据来影响别人的看法或行动,而不是仅仅依靠动之以情,据理力争。其行文规则为:提出论点,充分和恰当地提出论据并论证论点,得出结论。二、段与段的关系及句与句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及句与句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种类繁多,如comparision and contrast,cause and effect,t

12、estimony,associating,track switching等;句与句的关系只要把握英语语段的常见连接词语和句型即可,如表转折关系的however,nevertheless,but,in spite of,regardless of ,despite等,表因果关系的therefore,thus,so ,on account of ,due to ,thanks to,owning to ,by reason of,because of,now that ,for that ,in that等。考生要系统总结这些行文的线索词,做题时才能够眼观六路,从容应对。三、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

13、征的认定认定行文中的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对于快速准确地做好选择搭配题至关重要。考生要事先熟悉并掌握各种各样确保语段连贯性与一致性的关联词。举例如下:使用时间、空间或重要程度的顺序等表达文章组织结构的过渡性词语:first,next,after,before,meanwhile,immediately,finally等;使用表示举例的例示性词语:在语段方面,英语的各种行文也经常采用重复关键词的方法来连接文章的各个部分,同时也会使用平行结构来表达重要程度程度相似的信息。而这些都是我们快速搜寻的解题线索。四、排序题具体的解题方法1.从已知段落出发,提炼全文主线不管给出的段落是文章中的第几自然段,

14、考生都应该认真研究,准确把握这些段落的意思,因为这里才是考生可以着力的地方。段落中一般都会有主题句,而这些主题句的位置又经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所以,考生一定要重点阅读已知段落的首尾句。即使没有明显的主题句,考生也应该自己概括,因为这两、三个 “路标”是太重要了。2.概括各段大意,标出重点内容备选的段落有长有短,不管情况如何,一定要概括出段落大意,如有可能,可以用汉语迅速地将大意简明扼要地写下来。另外,如果时间紧张,考生也可以将重要的句子划出来,但千万不要划得过多,否则,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个句子是重点了。3.尊重行文规范,把握不同文体答题时一定要考虑不同文体的行文思路,这对答题的速度很有帮助。记叙

15、文、说明文、议论文各有各的写作方法,那么,我们在重新组装它们的时候也应该将上文所讲的各种文体的行文特征考虑进去。4.坚持主题连贯性,段落之间有脉络一篇文章中主题的阐述有其一定的连贯性,比如,如果第一段落的主语是they或任何一个其他名词,第二段中的主语也可能还是该词,而不会变来变去。段落之间的主题是相对稳定的。考生完全可以循着“主题”这根线索摸下去,中间尽量不要更换,如果讨论该主题的几个段落都已选完,再考虑其他的主题。5、弄懂各段首尾句,单独拿出读一读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考生也可以尝试着利用下面这个“歪门邪道”试上一试,那就是只读每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利用段落连贯性的特点来简化自己的阅读任务。这种阅读方法虽然省时间,但是准确率不高,考生应谨慎使用。第三种备选题型实用答题技巧第一节大纲分析大纲所列的第三种备选题型实际上是两种新的选择搭配题:一种是根据标题选内容,另一种是根据内容选标题。具体要求是:在一篇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