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0456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育精品)(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简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掌握选择课外读物和读书做记号的方法。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说出有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图书。说出在图书馆中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

2、名言。总结: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观察的一页最上面的图。讨论:图中的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那一类的,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拿一本书讲解:封面、书脊、根据书脊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观察下面的图,讨论这名学生在做什么?三、作

3、业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读书时应有怎样的姿势?能分析出应该在什么地方做记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二、训练观察第三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观察特写图说说这位同学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学生摆好姿势,教师巡视,

4、及时纠正。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讲述: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作记号呢?观察文字图。说说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小结学法:刚才观察了第2页,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4人一小组,按刚才的学法自学剩下的图文。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小结:做记号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运用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能运用观察动态事物

5、的方法观察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观察第5页下面的图,讨论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总结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

6、校园一角是静态的,该如何观察呢?同桌讨论。指名说。教师小结。观察事物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顺序;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第四、要观察以后再动笔。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同桌讨论。指名说。评议。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看的4页下面和的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指名说。评议。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一起刊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

7、。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的事物呢?同桌讨论。指名说。小结。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同桌讨论。指名说。评议。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指名说。评议。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门学的非常认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一、天安门广场教学要求: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

8、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二、初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碑”的关键笔画“”,“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三、多种形

9、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五、讲读第一段指名读,其余思考:这段讲了什么?讨论: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朗读。六、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46段。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领袖 宣告 纪念碑 雕梁画栋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尽收眼底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指名读2、3段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完成课后第四题。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

10、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三、讲读课文第四段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向往”是什么意思?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齐读第4自然段。四、讲读5、6自然段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清晨升旗仪式;节日之时。再

11、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训练朗读。小声读第6自然段。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背诵第六自然段。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练习背诵。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 二、虎门销烟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

12、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能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扣图引题出示林则徐画像,简介人物,提出问题: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板书课题介绍虎门的位置,圈点“销烟”什么意思?再点“烟”指什么?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时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读后讨论: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

13、词,重点强调“寨、渣”读准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正确,“抛”字结构要匀称。三、指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指读,逐段读顺句子。易错之处,集体纠正。四、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五、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经过(45),给课文分段。分段方法:11,22,35,66或11,25,66(学生说清理由,两种方法都可以)六、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理清课文层次。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审题引入重点段齐读课题,虎门销烟告诉我们本文主要写什么?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一段。二、讲读课文讲读第一段。读中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那里?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