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04446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及经济增长收敛设计研究综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贸易与经济增长收敛研究综述 摘要:战后许多开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过渡尤其是东亚NIES的开展经历均不同程度地说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收敛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本文从理论上总结了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同时综述了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各种实证检验,结论说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贸易确实有助于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收敛。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贸易 经济增长收敛 机制 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收敛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不同经济单位国家或地区的初始静态经济指标如人均产出、人均收入等与其经济增速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具体到一国经济,是指其内部处于不同开展层次的经济之间,如兴旺

2、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后者比之前者有着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最终到达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的相等。而发散那么指初始的静态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与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呈现所谓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现象。 经典文献中关于收敛主要有两个概念,分别称之为“收敛- convergence和“收敛- convergence。根据Sala-I-Martin1995的定义,“收敛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的标准差逐渐缩小,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表现出趋同,而“收敛是指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兴旺的国家或地区,从而最终实现产出或收入的趋同。近年来,国际和

3、国内涌现出了大量的探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文献,但是多数文章无视了贸易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研究均在索洛的框架下研究经济增长收敛,而这个框架并不考虑贸易的影响。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得出了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但是,贸易的存在无疑会影响这一过程。Salmuelson1971的研究得出:“在标准的特定要素框架中,自由贸易非常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收敛。Ben-David1993的分析结论说明,在欧洲的几个贸易自由化时期,实行贸易自由化国家的人均收入出现了“收敛。他写道:“本文为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减少地区或国家间收入差距提供了经历证据,而要素价格均等化FP

4、E理论那么为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收敛提供了理论框架。Ben-David1996采用了另一种方法考察贸易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他将不同的国家划分为两组,一组中包括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另一组为随机或者其他方法选择的国家,通过这两组进展比较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有着更强烈的收敛特征,从而进一步支持了贸易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结论。Sachs and Warner1995 采用不同的标准将1970的各个国家分为两类:分别为“贸易开放型和“贸易封闭型,1970到1989年的19年间,只有属于“贸易开放型类的国家经济增长出现了收敛。因此他们认为,开放的经济表现出了强烈的收敛趋势,而这又是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的。从

5、近年东亚的开展经历看,自由贸易有着引致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个渐进收敛趋势;从历史上看,许多开展中国家由前现代经济增长过渡到现代经济增长也是经由与兴旺国家间的贸易和其他经济往来实现的。 二、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 贸易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产生收敛效应。根据贸易作用的方式,我们将其归纳为四个机制,分别是要素价格机制、要素数量机制、技术机制以及信贷人力资本机制。下面我们对这四种机制逐一进展考察。 首先是要素价格机制。这一机制是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 基本机制之一,它是借助于要素的价格发生作用。我们考虑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的经济,人均收入应为: PGDP=Y/L=(wL+rK

6、)/L=w+r(K/L) 如果两国的劳动力和资本价格相等,即w、r都相等,在K/L相等的情况下,两国的人均收入就会相等。Heckscher1919和Ohlin1933提出了贸易引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假设,即在一定条件下,实行贸易自由化国家的要素价格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要素价格相等。Samuelson1948,Helpman和Krugman1985正式将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形式化,从而为贸易引致商品价格均等化以及要素价格均等化提供了理论根基。Edward E.Leamer1995提出的要素价格收敛理论FPC又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命题,该理论认为当两个国家消除了贸易壁垒后,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也消除了要素价格之

7、间的差异。尽管要素价格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总收入的均等化,但是Ruffin1987的研究说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一般可被认为收入均等化的催化剂。因而,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FPE可知,商品的自由贸易可以引致各个国家间要素价格趋于相等,从而最终促进了人均收入的均等化。这一机制我们可概括为:贸易商品价格要素价格经济增长收敛人均收入均等。 其次是要素数量机制。这一机制是通过资本要素数量发生作用的。资本品的贸易会直接影响到两个国家的资本要素禀赋的数量。假设资本贫乏的国家通过贸易从资本富裕的国家引进资本品,那么资本贫乏的国家便可以增加人均资本数量。根据PGDP=wL+rK)/L=w+r(K/L),在w、r相等

8、的条件下,通过K数量的变化可以到达两国的K/L收敛,从而实现人均收入的收敛。Ohlin1933认为,贸易减少了生产性设备地区分布上不均等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加强贸易对于减少收入差距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收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机制可概括为:贸易资本要素数量经济增长收敛人均收入均等。 上述两个机制说明:贸易可以从要素价格以及要素数量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产生收敛。根据PGDP=wL+rK)/L=w+r(K/L),当两个国家的w、r、K/L都趋于相等时,那么两国的人均收入就会趋于相等。 再次是技术扩散机制。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第三个机制是通过技术扩散发生作用的。在存在技术扩散的情况下,落后的国家如果

9、能够吸收、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落后国家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就会得到提高,要素价格也会相应地上升。因而,以贸易为媒介的技术流动会提高落后国家的要素价格,并使其向先进国家的要素价格收敛。一般而言,越是落后的地区,技术水平与领先者的技术水平差距也越大,在技术知识具有正外部性前提下,如果落后者从技术先进的地区进口产品,然后通过模仿学习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技术知识便从先进的地区通过贸易流向了落后的地区。落后者吸收领先者所拥有的先进技术会比技术领先者处于更有利的增长位置上,其经济增长率要高于技术领先者,这意味着领先者与追赶者之间经济增长会趋向收敛。Eaton和Kortum1999将技术因素纳入贸易模型,并

10、分析了贸易促进技术扩散从而使技术承受国或区域受益的观点。他们认为,落后国家或区域吸收、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这实际上等同于区域收敛的观点。由上可以看出,以贸易为媒介的技术扩散机制从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趋于收敛,一个是要素价格,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率。因而这一机制可概括为:贸易技术扩散要素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收敛人均收入均等。 最后是信贷人力资本机制。早期的研究如Findlay和Kierzkowski1983将静态的H-O模型扩展成动态的模型进展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贸易并不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收敛,而是导致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出现发散,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发散。但是Priy

11、a Ranjan2003认为,这些研究无视了落后国家特别是人力资本贫乏的落后国家信贷约束对经济中的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而上述结论并不正确。在前人研究的根基上,Priya Ranjan2003构建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封闭的经济可能会向两种稳态收敛,并到达均衡。一种是拥有很少人力资本的低收入稳态,在这个稳态中,不存在代际要素流动,并且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另一种是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的高收入稳态,在这个稳态中,存在着代际要素流动,并且经济中收入分配比较均等。至于经济终究会收敛于哪一种稳态,那么是由它们的初始人力资本决定的。之所以存在低收入稳态贫困的陷阱是由于存在着信贷约

12、束。在落后的国家中,由于劳动力的收入很低,并且信贷市场不兴旺,因而很难获得投资于人力资本所需要的资金支持,致使落后的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的贫困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当封闭的经济实行自由贸易后,处于低收入陷阱的经济与处于高收入稳态的经济进展贸易,低收入经济中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而收入的上升又使得劳动力摆脱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信贷约束,其结果是促进了低收入经济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要素的代际间流动,最终低收入的经济会收敛于高收入的经济稳态,经济增长出现收敛。在这个过程中,高收入经济的人力资本积累也会经历一个增加的过程,但贸易后又会回到初始的稳态。通过贸易积累人力资本从而到达经济增长收敛的结论

13、得到了一定的实证支持。Young1995的研究说明,东亚经济的奇迹主要来源于快速的人力和物质资本积累,而这又是通过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获得的。这一机制可以概括为:贸易劳动力收入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收敛人均收入均等。 然而上述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实际中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首先看要素价格机制。我们知道,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只有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才会成立,这些条件包括没有任何贸易壁垒、线性同质技术、一样的偏好以及所有地区或国家生产所有的商品。Mathew J.Slaughter1995认为,商品价格相等并不能代表要素价格相等,并且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仅

14、仅描述了自由贸易下经济到达稳态的结果,它并没有给出贸易自由化的过程,而关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的文献分析的恰恰是经济向稳态收敛的过程。而且,要素价格收敛是否能带来人均收入的相等也是难以定论的。根据Mathew J.Slaughter1995的分析,如果要素禀赋数量相差很大,那么人均收入会出现发散趋势。其次,要素数量机制同样也存在着要素价格机制中所存在的缺乏之处,因为这一机制的实现也要依赖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并且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相差很大,那么人均收入也将会表现出发散现象。再次,关于技术机制。现实中,技术扩散要受到各国及地区间吸收和利用先进技术的社会能力工人受教育的长短,可利用的合格科技人员、根基设

15、施等以及技术壁垒的制约,从而使得落后国家或区域不可能迅速获得最新的先进技术。正如凯勒Wolfgang Keller,2000的研究所说明的那样,技术转移与扩散是决定区域收敛与发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技术知识是地方化或者说是区域化的,而非全球化的,来自国外的技术溢出效应可能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因此,一些国家或区域可以利用其研究与开发能力及已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自身的技术领先优势,结果这一机制就可能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此外,贸易会因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得各个国家实行专业化,生产不同的商品,致使落后国家的生产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对此,Matsuyama 1996提供了一个模型,在模型中贫穷落后的国家由于实行自由贸易而使自己专业化生产技术落后的产品,而富裕的国家主要专注于生产高技术的产品,结果落后国家的生产技术就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最后,我们看信贷人力资本机制。根据Priya Ranjan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