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04435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仪器设施管理不善的原因和完善举措 - 设备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条件和资源保障,是衡 量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所谓效益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对 于高等学校办学效益而言,投入的是教育资源,产出的是教学科研成 果。投入的教育资源越少,产出的教学科研成果越多,则办学效益越 高,反之办学效益则低。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渠道逐年加大对高等 教育的投资,而绝大多数的教育投资都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 仪器设备的投人越少,利用率越高,产生的教学科研成果越多,则办 学效益越高。由此可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

2、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1. 投资不少,转固不明。虽然高等学校对于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的 投入很多,但具体形成了多少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有多少可利用可 调动的资源却搞不清楚,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账实不符,或帐多于物, 或物多于帐,更严重的还存在某些挂账呆账烂账。2. 分配不均,重复投资。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有限资源,对于 资源的二次分配过程难免不均衡,有的项目组经费相对充足,存在仪 器设备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同时专管专用,将仪器设备私有 化,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有的项目组由于缺乏经费无法购置教学科研 所需的仪器设备而导致教学科研水平更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3. 维护不足,资源浪费。仪器设备保养

3、做的好,仪器设备的使用 寿命就长,发挥的效益就大。很多仪器设备尤其是贵重仪器设备由于 缺乏日常的保养很容易用坏,一旦用坏了,又缺乏后续的维修经费支 持,则仪器设备只能闲置,要么长期占据实验室房屋资源负效益,要 么彻底报废零效益。二、仪器设备管理不善的原因1. 缺乏重视,导致管理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自上 而下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高等学校层面而言,只 重视前期投入,不重视后期持续,这主要表现在重仪器设备投入,轻 仪器设备维护,对于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的投入很大,维护经费比例却 很低,甚至没有维护经费,造成了仪器设备的资源浪费,利用率低。 管理部门而言,对仪器设备资源现状不了

4、解,不掌握,掌握的不全面, 不准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可行的管理手段,导致仪器设备 管理无章可循。即便有章可循的,应然与实然又存在很大差距,可操 作性差,配套不完善,执行层面流于形式。基层实验室小作坊式的教 学科研模式,没有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和开放共享的观念。同时,权 责不明晰,效益低下无人问津,无人可问,互相推诿,置若罔闻。随 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暴露的就越多,管理越容易陷入恶性循环。2. 缺乏奖惩机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受平均主义和 大锅饭思想的影响,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用好用坏一个 样、用与不用一个样、管好管坏一个样,管与不管一个样的现象,这 主要是由于缺乏监督控

5、制,缺乏奖惩机制导致的。仪器设备管理的好, 效益好,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积极性降低;仪器设备管理的不 好,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则导致效益差。长期以往,仪器设备管理 队伍缺乏主观能动性,仪器设备的管理难免陷入混乱的境地。3. 缺乏培训机制,导致物不能尽其用。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整体 水平直接关系到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高,则仪 器设备的效益就发挥的好,反之,仪器设备的效益就低。由于缺乏定 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对于仪器设备的功能不了解或 者了解的不全面,功能利用不充分,更谈不上功能开发,无法产生高 水平的科研成果,无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举措1.

6、 仪器设备管理过程制度化。任何管理的科学规范都离不开制度 的支持和保障,仪器设备的管理亦是如此。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际上是 对仪器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即从仪器设备购置到仪器设备验收、仪 器设备使用乃至仪器设备报废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建立健全仪器设 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助于确保仪器设备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 仪器设备管理方式流程化。再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果缺乏可操 作性,执行不下去,那规章制度就变成了纸上谈兵,规章制度要落到 实处,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管理方式的流程化,让所有管理过程的参与 者都能理解规章制度,并且很便利的按照流程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仪器设备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流程,

7、流程的制定制 定应体现精细化、简约化的原则,这样一来,能够尽量减少管理的漏 洞,确保了仪器设备管理过程的一致性和管理结果的可控性。3. 仪器设备管理手段信息化。众所周知,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远 远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的管 理分析离不开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仪器设备的管理尤其如此。 仪器设备管理的信息量是非常之大的,管理过程是也是非常复杂的, 创建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必要且迫切的。仪器设备管理手段 的信息化对于提高仪器设备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仪器设备信 息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效率,提高仪器设备管理决策的正 确度都是大有裨益的。以仪器设备的购

8、置论证为例,如果缺乏信息化 管理手段对仪器设备数据的分析,高等学校很难获悉某类仪器设备是 否存在重复购置的问题。4. 仪器设备管理结果效益化。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仪 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在 一定程度上,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益是可量化的,比如利用了某台仪器 设备培养了多少学生,承担了多少科研任务,发明了多少专利,获得 了多少奖项,发表了多少文章等等。加强对仪器设备效益的考核是确 保管理结果效益化的 途径。考核是监督,也是激励,能够有效的促 进各方重视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此外,完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机制 也是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效益的重要举措。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

9、,能够 减少仪器设备资源的闲置浪费,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教学科 研成果的产出比例;同时,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尤其是校外的开放共 享,能够为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筹集到经费支持,从而确保仪器设备 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仪器设备的管理陷入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四、结语综上所述,仪器设备的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应提高重视程度,不断研究和探索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新思 路,以切实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升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水 平和办学效益。参考文献:1 杨佳.加强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提高资源共享J.实验科学与技 术,2007,5(1):108-110,1232 张淑玲.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21(5):158-159,1 3 刘震,张丽梅,宗虹新时期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 (4): 183-186.4 张来红,唐建华,吕宏伟,初建崇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 152-154.孙继萍.把仪器设备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20(5): 119-121.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 技术与管理, 2007, 24(1):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