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0442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支模施工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支模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工程,本工程高支模范围为: B轴到G轴与1轴到3轴的交叉部分,尖顶最高高度为6.89m。较大的梁有2KL25、2KL8,其截面为2001400、3001000,两排立杆支撑,为屋面斜梁,屋顶板厚为120mm,屋面最高标高为5.01-6.89m。梁的纵向方向最大立杆间距为1100mm(各梁板支撑详见支撑平面图1)。二、编写依据1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2023年版)3. 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 建筑

2、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7. 实用建筑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8建筑施工手册(上)第二版三、材料使用说明本工程支撑体系所有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模的大小横杆、立杆均采用483.5型钢管;根据使用功能不同,扣件涉及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顶撑为U型可调节托顶,调节范围为050cm。梁板模板采用18mm厚优质胶合板,纵向、横向托模板楞条均采用8080mm或80100mm木方,标准长度为2m。所用材料抽检应符合规定。 四、 支模搭设技术规定a) 概述 本工程梁板均采用扣件式钢管作为支撑系统,本支架用于结构施工,根据实际荷载的大小设立支撑结构系统,涉及:梁模板及其支撑,纵横方木,U型顶托,立杆,纵横水平杆

3、,底座垫板,剪刀撑。b) 立杆及横杆布置立杆间距与数量的布置,是根据实际荷载计算来布置的,其布置图如附图所示。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立,2m的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最大为15mm。 立杆沿高度1.5m设立一道纵横水平拉杆,设在支架立杆顶部的可调U型顶托,其伸出长度应不大于300mm(即最高一道水平杆与U型托底的距离),U型顶托与水平拉杆的距离应不大于300mm。在安装扣件式的钢管支顶时,应在支承地面上弹出墨线定向,两边立杆间距应按图设立。要注意钢管支顶立杆的垂直度,并调节好立杆的标高和立杆的平面布置,使梁位置在两条立杆之间。立杆的纵、横向距离应控制在

4、1.2m内。支顶平面布置时应形成满堂一体,对于轴跨尺寸无法与立杆间距形成模数或平面几何形状不规则、非正交时需要采用多个区间搭设时(如高差较大的两个区间),各区间必须用扣件水平钢管互相连接。连接杆向邻区间沿伸两个立杆距离,并且不能小于两个扣结点。立杆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纵、横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横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立在同步或同跨内;2、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少于500mm;3、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其间距的1/3(附图4)。纵横向水平杆跨越长度不宜

5、不于3跨,且支架四边的纵、横向水平杆宜设立在立杆内侧;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且应等间距设立3个旋转扣件固定,扣件盖板边沿至纵、横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c) 剪刀撑的构造规定(1) 纵向垂直剪刀撑(平面图示):满堂模板支架四边及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立一道纵向垂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立。其搭设随立杆、纵横水平杆同步搭设。搭设如平面布置图1所示。本高支模工程纵向垂直剪刀撑用通长钢管沿架高连续搭设布置。剪刀撑每隔4跨设立一道,每道剪刀撑跨越57根立杆,由底至顶连续设立。斜杆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60之间。本工程沿纵、横方向设立垂直剪刀撑。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

6、交的纵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最下部的斜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0mm内。各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0m,且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沿至杆端的距离应大于100mm。d) 纵、横向扫地杆的设立规定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所有立柱下应铺设垫板。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垫板应布设平稳,不得悬空。e) 模板工程(各梁板支撑详见支撑平面图)(1) 2KL25 2

7、001400及2KL8 3001000模板及支架搭设方法:梁模板及支架搭设方法:梁底均采用纵横向皆采用80mm100mm300mm木方支撑;梁侧主龙骨材料为2483.5钢管,并设穿梁螺栓14600mm,距梁底400mm,梁侧次楞龙骨材料为方木80mm80mm300mm;用2030mm厚木板做夹木、托木及斜撑。由两排立杆支撑。 (2)本高支模200X400、200X320、200X830、250X600的模板及支架搭设方法:梁模板及支架搭设方法:梁底均采用纵横向80mm80mm300mm木方支撑;梁侧竖楞龙骨材料为方木8080mm400mm;用2030mm厚木版做夹木、托木及斜撑。由两排立杆支撑

8、。其中梁200X830,侧主龙骨材料为2483.5钢管1排,并设穿梁螺栓14600mm,距梁底400mm。 (2) 模板安装(附大样图):按轴线将梁底板固定在木方上,然后安装梁侧模板,侧板与底板两边加钉并设立夹木固定,侧板脚固定后,校正侧板两侧垂直度,拉通线,钉托板,托板钉好再钉不大于450的斜顶。本工程部分斜面用80mmX80mm方木作丁字形支撑,丁字架底用20-30厚木板顶紧丁字架根部,各节点必须牢固钉紧,不得滑动错位。在主梁与次梁的交接处(主梁侧板预留次梁缺口的地方)钉上衬口挡,并根据标高铺设梁底板,梁底板同样采用8080纵横方木两层托底,并用U型托支撑木方。当梁的跨度在4mL10m时,

9、起拱的高度控制在3。楼面模板以托板顶面为依据,设在托板上的8080木方边通线边安装钢管支撑,边铺设托板底木方间距为400mm,当需要用横杆托起方木时,用双水平钢管托起。横向方木间距随立杆,立杆布置“模板支撑平面布置图”。楼板铺设要密贴,平整,不得松动,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将楼面清理干净。五、高支模搭设安全技术措施及质量技术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高支模搭设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1)架子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铺支架不准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互相集中,互相配合,严禁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

10、工具不能随意乱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2)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对支模架子进行经常检查,凡遇大风或停工段时间再使用架子时,必须对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打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铁丝解除等现象,应及时加固解决。(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立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4)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5)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6)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7)不准架设探

11、头板及未固定的杆。(8)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9)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10)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送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仍。(11)安装模板时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12)在方案规定的高度上满铺设竹安全平台。(13)混凝土浇筑前应召开会议,各方组织人员到位,设备提前到位,砼保证供应到位。(14)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控到位,遇突发事件应及时发现

12、并采用措施解决。 (二)质量技术措施:(1)模板及其支承结构的材料、质量必须经检查符合规格及强度规定,无缺陷方可使用。(2)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导致支撑体系失稳。(3)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规定,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螺栓拧紧扭力矩达成65N.m不能产生破坏。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互相距离不应大于150mm。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4)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严禁

13、运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 (5)梁模板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撑或剪刀撑,保持撑顶的稳固,以免失稳。(6)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按下表规定实行。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接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六、高支模拆除安全技术措施1)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砼已达成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现浇结

14、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下表规定强度,方可拆除。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成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 1002)拆除顺序为:拆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柱模:单块组拼的应先拆除钢楞、柱箍和对拉螺栓等连接、支撑件,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 梁、楼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楼板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

15、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拆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不得拆除;跨度4m及4m以下的梁下均应保存支柱。3)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装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仍。5)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6)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特别是用定型模板作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忽然所有掉下伤人。7)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忽然掉落,倒塌伤人。8)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