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043555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脉CTA:斑块稳定性判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堂】冠脉CTA :斑块稳定性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多由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破裂所致,不稳定斑 块的早期识别对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冠脉 CTA 上出现哪些征象常提示存在冠脉斑块破裂风险呢?敬请聆听本期课程。临床研究发现,与不稳定斑块相关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正性重构、 薄纤维帽、脂质核心、炎细胞浸润、点状钙化、斑块内出血、新生血 管形成、内膜损伤。但并不是所有征象 CTA 都能识别。其中通过冠脉 CTA 可发现的征象有正性重构、脂质核心、点状钙化、新生血管 4 种提示斑块不稳定的冠脉CTA征象1. 正性重构【图像分析】:通过曲面重建图像可见右冠状动脉(RCA )近段 处非钙化斑块

2、(图A,B);经后处理,测量正常管腔直径(a)及 斑块处整体管腔直径(b)(图C,D),若ba且重构指数 (RI=b/a )1.1时,被定义为正性重构,提示斑块呈外向性生长。2. 脂质核心【图像分析】:曲面重建图像可发现左前降支(LAD)中段第一 对角支以远处存在处管腔狭窄(图 A ,红色箭头) 。为进步明确 病变特征,将探针放置于病变处(黄色箭头),并将其中一个探针图 像放大观察(红圈),白色高密度影为管腔,灰色低密度影为非钙化 斑块,非钙化斑块中间可见一黑色低密度影(图B,蓝色箭头),测量 其CT值为17Hu(图C),判断为脂质核心。当斑块内低密度成分CT值v 30Hu时,可定义为脂质核心

3、。但在 日常冠脉 CTA 报告中,常规并不提示存在此种征象,常需临床医师自 行观察判断。3. 点状钙化【图像分析】:曲面重建图像上可见 RCA 近段处存在弥漫性混合 斑块,在混合斑块处存在多个高亮白色的小钙化斑块,若钙化斑块直 径v3mm,被称为点状钙化,提示斑块不稳定,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 较高。4. 餐巾纸环征【图像分析】:曲面重建图像(图A)可见LAD 处非钙化斑块 (红色箭头),将冠脉探针图像(图B)放大后,发现白色管腔外的灰 色非钙化斑块,被一圈白色高密度影所环绕(图B,C),形似指环, 这种征象被称为餐巾纸环征。餐巾纸环征中的高密度环状影,可能为新生血管或出血,虽然其 病理生理机制悬而未决,但研究显示该征象是斑块破裂的高危因素, 临床需注意识别。课程小结1. 冠脉 CTA 不能识别不稳定斑块,但可发现提示斑块不稳定的一 些征象,帮助临床医师预测斑块破裂和突发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风险。2. 提示冠脉斑块破裂高风险的冠脉CTA特征:正性重构:重构 指数(RI=b/a )1.1,提示斑块呈外向性生长;脂质核心:斑块内 低密度成分(呈黑色)CT值v 30Hu :点状钙化:斑块内钙化直径 v 3mm;餐巾纸环征:低密度斑块周边被高密度所包绕,形似指环 ,为斑块破裂的高危征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