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0423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钱颖磊 摘 要 众所周知,现代经济发展逐步融合数字技术,促使网络金融、网络银行、网上证券及 网络交易的常态化与平民化,并就此促进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合理优化,行之有效地盘活了社 会资本。可以说,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数字金融体系无论对社会经济发展,抑或是民间资源 利用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只是,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原本的无界性与 虚拟性亦成为网络诈骗滋生的良好土壤。在虚拟网络的掩护下,网络诈骗随处可见。因此, 面对日益频发的网络欺诈案件,本文将从了解网络欺诈案件的具体特征入手,科学精准地从 拟定法律法规、打造监督体系及提升网民意识三个维度出发,探索互

2、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 的防范对策。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欺诈 案件分析 防范对策一、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的现实情况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数字技术普及营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因此,现代社会发展 逐步应用数字网络技术,积极打造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发展社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以下简称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炒股者的规模 便达到 5628 万人,而网络购物者更是突破了 3.74亿人,占据网民总数的半壁江山。对此, 进一步了解网络购物者的支付习惯后发现,有 3.59 亿的网络用户选择在线支付进行交易, 其比率占网购人数的 95.99%。由此可见,现代

3、社会居民于网络上进行消费已然成为新常 态,网络在线支付也是购物交易的核心手段。然而,与我国互联网应用开展得如火如荼相 对,CNNIC发布的另一则统计数据却在为现代网络应用敲响警钟。在CNNIC自主研发的检测 平台上,针对我国.CN域名展开监控后发现,仅2015年一年全网便发现仿冒版中文钓鱼网 站 55063 个。其中,淘宝网钓鱼网站占比 80.7%,紧随其后的是各大银行网站,以及知名电 视台网站等。在此类钓鱼网站中,其普遍利用恶意注册和虚假中奖消息为手段,骗取网络用 户信任,欺诈网络用户钱财与个人信息。由此可见,互联网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 便利,但同时其虚拟性带来的危机依然不容忽视。因

4、此,研究现阶段网络诈骗案件的基本特 征,并就此拟定科学的防范对策是优化网络环境的当务之急,亦是本文探讨分析的核心内 容。二、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案的基础特征一)欺诈主体的专业化 网络诈骗案的基础特征之一是其欺诈主体的专业化。在网络欺诈的全部过程中,欺诈主体首 先应具备良好的金融理财知识,并对被欺诈人的心理情况掌握透彻。因此,网络欺诈的欺诈 主体普遍具备金融知识,并有较好的心理分析能力。此外,网络诈骗等刑事犯罪随犯罪人员 的意识提升,其反侦察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是转移资产,或是销毁证据,对现 代网络欺诈者而言也同样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因此,刑侦案件告破后,资产追缴及 证据收集

5、的难度正逐渐增大。(二)犯案手段的技术化当然,除欺诈主体的专业技能过硬外,诈骗案件在整个欺诈过程中需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来 达到偷梁换柱的目的。因此,犯罪分子往往还需要具备较好的技术素养。例如,很多网民在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收到一些十分蹊跷的中奖消息,这些消息伪装成某电台或营运商号码,表 示用户已经中奖,需登陆某一网址进行兑奖。其实,详细分辨后不难发现,这些网址往往与 正规网址间存在些许差距,但总令某些用户防不胜防。对此,很多用户并不明白,为什么信 息号码相同,提供网址正确,自己却被骗了。其实,这正是诈骗者利用变号软件、盗号软件 等伪装软件推送的欺诈短信,其利用用户的疏忽大意,最终达到诈骗目的。由

6、此可见,随着 数字技术及软件设备的发展变革,现代网络欺诈正利用数字技术,于各类软件、客户端之上 发布虚假消息,骗取网民信任,最终实施诈骗。(三)犯案结果的危害大网络诈骗案除犯罪者专业素养较高,犯罪工具较为先进这两点特征外,其最为引人注目,也 是社会影响最大的另一特征便是其危害结果。当前,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信息资源是宝贵的 商机与财富,获得信息便等同于掌握了市场,因为信息资源本身便是变现的工具。此外,网 络用户个人信息及银行资料等往往互通共享,因此获取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便意味着其银行 资源唾手可得。因此,很多诈骗案不仅于小利上欺诈用户,还将用户信息随意贩售,甚至盗 取用户的银行存款,导致用户损失

7、惨重。目前,我国诈骗案件的损失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 等,其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危害了网络用户的个人财产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网络金 融的公信力,不利于网络金融及网络交易的积极发展。三、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诈骗防范策略(一)完善网络犯罪惩治法律 当前,网络诈骗对网络环境稳定,和谐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行之有效的网络环 境改善措施,科学精准的网络诈骗防范策略应注重规章制度的拟定,即构筑完整科学的法律 法规,严查严惩网络诈骗犯罪,确保诈骗案一追到底,有效惩戒。对此,本文认为,高度认 知我国基础法律对网络欺诈的立法缺失现状,吸收各地网络诈骗案件处理经验,并在分析国 外此类案件的处理情况的基础

8、上,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拟定科学的网络诈骗惩治法律,打击 与惩戒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诈骗案件。与此同时,应活用数字网络技术,规范地域协作规 程,促使网络办案一体化、无界化、协作化,从而确保网络犯罪的及时惩戒与有效侦办。(二)优化网络技术监管措施在有效建立法律规章的基础上,网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样不能落后,及早纠察处理 相关欺诈性网站,收集并向检察机关提供相应的诈骗证据,可有效降低网络诈骗案的发生 率,提升检察机关收集证据的有效性。对此,现代网络监管系统应注重网站的批复与审核, 颁发授权申请,提供运营证书,以便网络使用者凭借两者确定网站可信性,降低其开启钓鱼 网站的几率;此外,各大银行系统也应

9、加强审核电子认证及密码保护体系,有效推广网银防 护盾等数字验证工具,加强资产调配中的审核力度,增大资产流向的监管力度;另外,网络 监督管理人员应注重组建现代化的监控体系,按部门分工监控各金融领域的资金操作,标记 可疑资金流动,从而及时掌握网络诈骗证据,及时处理网络诈骗行为。(三)提升全民网络防骗意识拥有良好的法律规章制度,构筑科学的网络监督体系后,网络诈骗的科学防范还应落实于加 大国民网络防骗意识,确保其面对网络诈骗时可以沉着冷静,及时醒悟。对此,增大网络安 全知识普及的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增强全民防骗意识。在小区内开展防骗讲 座,布告栏内张贴“揭露骗局小妙招”,确保民众科学认识诈骗

10、手段,降低被骗概率。此 外,提升银行职员、银行警卫、社区民警等服务岗位的防骗知识素养,以便其可协助普通民 众揭露骗局,避免上当。四、结语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令人不易察觉的威胁。对此,认清网络诈 骗案件的特征,从法律规程、监督体系、国民意识三个维度入手,拟定网络诈骗防范策略, 降低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概率,提升网络金融公信力,促进网络经济稳步发展。(作者单位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检察院)参考文献1 周凯苹“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诈骗犯罪新形势及防范探讨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03):22-27.2 曲晓艳.公安机关有效应对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对策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16(02):24-27.3 王天奇新时期法律对网络购物诈骗的治理措施研究J 管理观察,2015 (35): 26- 29.-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