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04219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这是多年来人所共知的很难扭转的事实。近年来虽然教育部下了大决心,强制全国各地中小学“减负”,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是负担越来越重。在全中国,最苦的、睡眠最少的是中小学学生,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有许多原因。第一,是我们的考试文化与考试制度完全是以一张试卷定终身、一次考试决命运的做法;第二,是我们的学科内容过多、过深;第三,是我们的作息制度使学生的睡眠时间太少。关于考试改革的问题,在下一节有专门的建议。这里主要讲后两个问题。关于基础教育中的数、理学科,我们一直引以为荣,认为它是我们几十年教育的骄傲。譬如,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数、

2、理教材最高深,我们的五年级小学生可以解答美国九玛级(初三年级)数学试题,而且还能在他们的班级里遥遥领先;在历次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比赛中,我们的学生连年夺魁。但是这背后正暴露出一个事实:我们的数、理科教育早已做过了头,我们为此负出了惨痛的代价,正是这种“过头教育”带来了大量习题,导致了题海战术,积弊而成应试教育,引发了持久的教育危机至今消弭不散。事实表明,基础教育应该让广大的受教育者接受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果让他们去接受连毕生都很难用到的专业化学科知识,只能造成学习成本的巨大浪费。基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大量的人类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滋养,痛心的是,这些早已被过度的数、理科

3、教育挤占殆尽了。另外,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偏颇,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开脱出来,但是在追求所谓的“广泛而浅显”的同时,内容大幅度增加,如:政治学科,原来就三门课,高一年级经济常识、高二年级哲学常识、高三年级政治常识,现在必修就是四门课,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再加上选修内容就更多。如宣城市的老师就反映,他们另外有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等选修课程。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广而浅”实际上成了“广而深”只要教材上有的,都想方设法让学生全面了解,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去训练,这就必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程的理科

4、也是如此。北京十一中的校长李希贵先生认为,现在的高中数学等学科必修学分太多,砍掉一半学分,用不同程度的数学选修课可能更加符合实际。安徽宣城的老师反映,新课改的材料内容是“广而浅”但省班的各种课后练习或同步作业,则难度很大,有的甚至比老教材上的练习还难,所有的辅导材料在练习的选择上,都提高了难度,有的甚至把近几年来各省市的高考题作为平时的课后练习,这样,学生要想正确解答这些作业,就必须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反复训练课后练习,这就必然要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我认为,应该参照国外同年级教材标准,重新制定基础教育阶段数、理科课程标准,必须在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大幅度地削减数、理科内容,大幅度地

5、降低必修学科的教材难度。关于中小学学生的作息时间问题,目前全国较通行的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为:起床6:006:20早自习(寄宿生)6:50到校(走读生)7:3012:00下课就立即吃中餐,下午14:1016:50上课,17:00离校,寄宿生晚自习18:1021:20.许多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晚上一般在12点以后睡觉。我曾经看过许多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的确让人揪心。在有些学校,甚至在早晨锻炼的时间,还强制学生听广播记英语单词。由合肥市和信市场调查公司完成的对合肥市3000多名中小学生早餐习惯的调查表明,许多中小学学生不吃早餐(有将近30%的中小学生不吃早餐,其中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小学生为20

6、%中学生则高达48%)其原因中双双列为首位的是”没时间“和”没食欲“所占比例均为33.3%远高于”没有喜欢的方便食物“和”吃不吃无所谓“等选项。不吃早餐与睡眠不足,是中小学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障碍。因此,我建议,在全国范围规定,将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调整推迟至上午8-9时,取消早自习,适当压缩午休时间,并保证下午5时之前放学,通过量化家庭作业,与家长多沟通,将学生晚上休息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0时之前。让学生无负担学习英语对于学英语有障碍的同学来说,英语单词每次默四个,三个,二个一个以这样的速度前进,学生易读,易记忆,有轻松感,有成就感,能坚持下去,有信心。每个单词按照音节拼读,拼写等辅助记忆。使用录

7、音机领读,听写,预读,默写,以机器生产的方式处理单词,提高学习效率。一、多样化的背诵在背诵方面,多层次分配任务。有的学生整篇背,有的学生按节背有的甚至按句背。指导学生按意群停顿,背前划出短语和重点句子,难读的单词重点处理。先要求能正确得朗读,学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不会读,就力求背或者复述课文,操之过急,难以完成任务。而代替背课文,复述相关句子等措施,人人参与,各个人有成绩,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避免一刀切,因此如果背书得的60分与复述课文得60分同样的分数,但质量不同,优者心中有数,弱者也很体面,学生感觉老师没有为难他们,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学策略,尽力完成老师的任务。老师的宽松,一些弱者都愿意

8、到老师处背,得到提示,订正发音,指导背法,力求即时背诵,当日教的内容,课堂上要求背,课上站在自己位上背,背不下去的地方看一下继续背,有时课上同时站着十几个学生各背各的,老师看个人的嘴形,听各人的声音,目的让学生第一时间内完成背书任务,有的先背完了,鼓励超前背诵。老师告之下面要背的内容曾经有几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把这学期要背的内容全划给我。”我划了之后,有人能背了,那种勤奋学习,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师生都满意,都有成就感。那股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难得。二、练习、测试重在订正一百分不表扬,零分不批评,诚信练习,不会或做错不怕,重在评讲与订正。有错就有效,学生在练习中不需要偷偷摸摸,错误量少的订正,

9、错误量多的将练习题转化为例题来处理,而订正过的练习过一段时间仍会忘记,只有巩固多次方可牢固掌握。评讲中以笔记速度为佳,答案的理由,思维过程,解题入手点等。订正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各有不同,只要学起来,与知识磨合,定有收获,把戏人人会做,巧妙各有不同。三、练习例题化英语练习题,有主客观题之分,会就会,不会的只有碰运气做答案思考的余地少。如果自主学习,自己练习,不会的地方允许学生参阅答案,学会由答案推导为什么,由答案感悟其规则,由答案归纳语言点或巩固语言点如与的用法看过语法后需要通过练习巩固,而练习后参考答案知其对错,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学会学习的成就

10、感,心理轻松且愉快,没有负担。四、“鉴赏式”训练牛津版英语课本中配有插图有些是国际组织的会标如有五幅图分别代表“奥比斯”、“世界自然基金会”、“宣明会”、“乐施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生打开课本时对其英文单词不感兴趣,对图十分新奇,欣赏,因此教过之后布置画图,填入对应英文名称,再注明汉语意思。通过这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际组织,图文并茂使学生轻松地从不同的角度获取英文知识。运用英文。要熟练地掌握,需反复运用。五、学生分层承认学生的差异,学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差异,还有兴趣和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我做学生时学英语的方

11、法就与别人不同,人家每次默写20多个,按老师的要求,一个单元分几次默,我总是每次默3个,坚持一次完成一个单元。往往默得多忘得多。默第一遍后,对所默英语单词是一片空白。那我就经过若干反复加以记忆。当我终于记熟了一个单元之后,我肯定了自己的做法,我乐于实施自己的策略。有人早读效率高,而我总觉得下午4点左右记忆也非常好,我就在这段时间里去读。由自身的感受,我鼓励那些我手下的弱者每次默一个单词,以蜗牛式速度前进,每次一个单元。学生心里轻松了,他们乐于听我的话,愿意接受我的策略,我也轻松。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措施,我就大胆采用,将听说读写改为读听说写。ellme,Illrememberforaday.

12、Showme,Illrememberforamonth.Involveme,Illrenmemberforever.六、运用表扬与激励表扬往往使被表扬者心里舒畅,其他人却遭有冷落感,如果再结合批评,那些被批评者会走到老师与大多数学生们的对立面。有些优秀者,老师不表扬学生心中也都有数,同学们会自觉地以之为榜样。而那些应该受批评者老师要特别注意分寸,点到为止。目的保持学生一种平静的心态学习,带情绪的学习效率低,带心理负担的学习容易疲劳。因此尽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不纵容,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累比体累更累,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现在又都是独生子女,新的形势需要老师有新的教育理念。总之,让学生感觉轻松学英语就是最本质的要求,在课堂上尽量把要消化的东西消化掉,还有就是培养一种兴趣,喜欢的东西永远是很容易学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