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04176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高宗文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华光大道430074摘 要:依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可测算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通过现场技术改造,可使低于标准要求的功率因数达标,实现节电目的。本文分析了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作用,着重论述了低压电网和异步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结合例子说明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已成为节电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关键词: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节电技术1 前言无功补偿是指采用另加无功补偿装置的办法,让无功负荷与无功补偿装置之间进行无功功率交换而不再与电源进行无功功率交换,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从而大大减少供电

2、线路,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11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12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在配电网络中,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50%60

3、%,其余的无功功率消耗在配电网中。因此,为了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输送,要尽可能地实现就地补偿,就地平衡,所以必须由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进行补偿。13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集中补偿,是在变电所集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电容器。分散补偿,指在配电网络中分散的负荷区,如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无功补偿。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以及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但不能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因为用户需要的无功通过变电所以下的配电线路向负荷端输送。所以为了有效地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就应在哪里补偿。所以,

4、中、低压配电网应以分散补偿为主。1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2 无功补偿原理当电网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阻性电气设备如白炽灯、电热器等从电网上获得的功率P等于电压U和电流I的乘积,即:P=UI。电感性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由于在运行时需要建立磁场,此时所消耗的能量不能转化为有功功率,故被称为无功功率Q。此时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f。在选择变配电设备时所根据的是视在功率S,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几何和:S =(P2 + Q2)1/2无功功率为:Q=(S2 - P2)1/2 S Q P图1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功率因数:cosf=P/S无功功率的传输加重了电网负荷

5、,使电网损耗增加,故需对其进行就近和就地补偿。3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功率因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交流用电设备在其工作过程中,除消耗有功功率外,还需要无功功率。当有功功率P一定时,如减少无功功率Q,则功率因数便能够提高。在极端情况下,当Q=0时,则其力率=1。因此提高功率因数问题的实质就是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31 异步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是耗用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 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是决定异步电动机需要较多无功的主要因素。而异步电动机所耗用的无功功率是由其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和一定负载下无功功率增加值两部分所组成。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

6、载率。变压器消耗无功的主要成份是它的空载无功功率,它和负载率的大小无关。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其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32 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工厂的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33 电网频率的波动电网频率的波动会对异步电机和变压器的磁化无功功率造成

7、一定的影响。以上论述了影响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些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使低压电力网功率因数提高的一些实用方法,使低压网能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4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41 随机补偿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较好地限制用电单位无功负荷。随机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

8、容量。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42 随器补偿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配变空载无功是用电单位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电费单价的增加。随器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农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补偿无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43 跟踪补偿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

9、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但当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5无功补偿的效益在现代用电企业中,在数量众多、容量大小不等的感性设备连接于电力系统中,以致电网传输功率除有功功率外,还需无功功率。如自然平均功率因数在0.700.85之间。企业消耗电网的无功功率约占消耗有功功率的60%90%,如果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左右,则无

10、功消耗只占有功消耗的30%左右。由于减少了电网无功功率的输入,会给用电企业带来效益。51 节省企业电费开支。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明显的,因为国家电价制度中,从合理利用有限电能出发,对不同企业的功率因数规定了要求达到的不同数值,低于规定的数值,需要多收电费,高于规定数值,可相应地减少电费。可见,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52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于原有供电设备来讲,在同样有功功率下,因功率因数的提高,负荷电流减少,因此向负荷传送功率所经过的变压器、开关和导线等供配电设备都增加了功率储备,从而满足了负荷增长的需要;如果原网络已趋于过载,由于功率因数的提高,输送无功电流的减

11、少,使系统不致于过载运行,从而发挥原有设备的潜力;对尚处于设计阶段的新建企业来说则能降低设备容量,减少投资费用,在一定条件下,改善后的功率因数可以使所选变压器容量降低。因此,使用无功补偿不但减少初次投资费用,而且减少了运行后的基本电费。53 降低系统的能耗补偿前后线路传送的有功功率不变,P= IUCOS,由于COS提高,补偿后的电压U2稍大于补偿前电压U1,为分析问题方便,可认为U2U1从而导出I1COS1=I2COS2。即I1/I2= COS2/ COS1,这样线损 P减少的百分数为:P%= (1-I22/I12)100%=(1- COS21/ COS22) 100%当功率因数从0.700.

12、85提高到0.95时,由(2)式可求得有功损耗将降低20%45%。54改善电压质量以线路末端只有一个集中负荷为例,假设线路电阻和电抗为R、X,有功和无功为P、Q,则电压损失U为: U=(PR+QX)/Ue10-3(KV) 两部分损失:PR/ Ue输送有功负荷P产生的;QX/Ue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配电线路:X=(24)R,U大部分为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变压器:X=(510)R QX/Ue=(510) PR/ Ue 变压器U几乎全为输送无功负荷Q产生的,可以看出,若减少无功功率Q,则有利于线路末端电压的稳定,有利于大电动机的起动。因此,无功补偿能改善电压质量(一般电压稳定不宜超过3%)。但是如

13、果只追求改善电压质量来装设电容器是很不经济的,对于无功补偿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损,调压只是一个辅助作用。55 增加变压器的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就地补偿后,由于电流的下降,功率因数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S=P/ COS1( COS 2/ COS1)-1如一台额定功率为155KW水泵的电机,补前功率因数为0.857,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67, 根据上面公式计算其增容量为:(1550.857) (0.967 0.857)-1=24KVA6 结论 文中集中探讨了无功补偿技术对用电单位的低压配电网的影响以及提高功率因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确保补偿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参考文献【1】主编:孟祥忠,现代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起止页码:1-303页。【2】作者:王兆安、杨君、刘进军、王跃谐波控制和无功功率补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起至页码:1-444页。作者简介:高宗文 男,1973年03月10日,最高学历本科,200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会计专业,通信地址:湖北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华光大道19号中铁十一局电务公司西北项目部,电话:13396088008,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