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0391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摘要】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本文主要介绍了现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收益水平,发展趋势以及作者个人的想法和政策建议。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我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另外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产品、结构型产品等,也是我们经常听到和

2、看到的说法。1、 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计划。保证收益产品包含两类产品:保本固定收益产品和保证最低收益产品。保本固定收益产品指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事项向投资者支付全额本金和固定收益的产品。投资者买这类产品到期获得固定收益,投资风险全由银行承担。但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无条件地获得固定收益,监管层规定银行不能无条件地承诺固定收益,以防银行高息揽储。因而,在固定收益产品中,合约中规定银行在特定时间

3、或特定条件下拥有提前终止产品的权利,而投资者并不享有。由于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投资风险均由银行承担,而投资者主要关注的是产品提前终止风险,而这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把握两个比较:第一,同类产品比较,同期限产品选年收益率高者,不同期限产品,在考虑流动性需要和利率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第二,与定期存款比较,投资者之所以选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固定收益产品,重要因素是其收益水平高于存款利息。保证最低收益产品指银行按照合同约定事项支付投资者全额本金、最低固定收益以及其他或有投资收益的产品。这类产品主要特点为银行承诺支付最低收益,这部分收益所产生的风险由银行承担;其他或有投资

4、收益则按合同约定进行分配,投资者需承担这部分收益为零的风险。2、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商业银行在开展有关理财业务(协助性服务)时可以未经事先获准而使用信托权利。同时,境外多实行的是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政策。因此,商业银行可向客户提供的产品种类较多、交叉性较强,理财业务主要侧重于咨询顾问和代客理财服务,分类和性质界定较为简单。相比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和信托业务,同时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条件下,商

5、业银行开发销售个人理财产品面临的约束较多,潜在的法律风险较大。具体的保本浮动收益又分很多种,比如保本信托产品,保本挂钩股票、商品指数等。其中贷款信托是指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将委托人存入的资金,按其(或信托计划中)指定的对象、用途、期限、利率与金额等发放贷款,并负责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一项金融业务。委托人在发放贷款的对象、用途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又可利用信托公司在企业资信与资金管理方面的优势,增加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信托贷款业务主要有联营投资信托贷款、技术改造信托贷款、补偿贸易信托贷款、住房信托贷款等。首先,项目的收益是封顶的。收益来源于贷款利息,执行人民银行相关利率标准。

6、这意味着委托人的收益高限是贷款利率,而且面临着信托公司提取管理费用可能对这一收益的抵扣。不同的管理费用计提方式意味着收益抵扣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直接影响着投资人的利益。其次,尽管信托公司基于自身的专业技能挑选了相关的项目进行贷款,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只能依赖对信托公司的信任。而信托公司最近刚整顿完毕,自身的信誉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贷款的信用风险必须通过外部机制来控制。3、 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浮动非保本产品渐渐引人注目,所谓浮动非保本产品,就是那些不保证本金收益率浮动(比保本产品收益率高)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基本上有以下几种:QDII、打新股和基金宝。一般银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

7、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其中QDII是一项投资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基金公司开展QDII业务,主要是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不同风险层次的产品。与此前银行同类产品主要投资单一市场或结构性产品以及多数实施投资外包不同,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投向更为广泛,把目标锁定全球股票市场,具有专业性强、投资更为积极主动的特点。与第二代银行QDII允许直接投资海外股市的比例达

8、50%相比,基金QDII产品投资比例理论上可达到100%。在投资管理过程中,除了借助境外投资顾问的力量外,国内基金公司组成专门的投资团队参与境外投资的整个过程,享有完全的主动决策权。此外,基金QDII产品的门槛较低,适合更为广泛的投资者参与。大部分银行QDII产品认购门槛为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民币,基金QDII产品起点仅为1000元人民币。二、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在各类理财产品中,收益“合格率”最高的为信贷资产类产品,公布实际收益率的1707款产品中,超预期产品25款,与预期持平的1582款,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比值为1.00;收益“合格率”最低的为商品类银行理财产品,其实际收益率

9、与预期收益率比值为0.55,即几乎有一半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率。从已公布收益率的情况来看,2010年共有35款实际收益率超预期,实际收益率等于预期的产品有3373款,其中67.75%的产品为信托理财产品。2010年信托产品量“价”齐升,主要得益于上半年银信合作产品和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放量。尤其是下半年房地产信托的大量发行,使信托公司有动力、有空间去调升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对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偏低的现象,万得分析认为可归结为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利率的下降,低利率环境打压固定收益证券(债券票据利率)投资类产品;二是股票市场的黯淡,汇市波动率上升是汇率和商品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居于末位的重要原因从201

10、0年的汇率挂钩类来看,多挂钩于欧元兑美元和美元兑日元,结构类型多是看涨或者球道结构,即看跌波动率,不幸的是自从次贷危机以后汇市波动率明显上升,又恰逢欧债危机,波动率开始翘头,这也打压了产品的收益率。2010银行理财市场的特点为:1、国有大行发行占据主导,外资银行信息披露不足2010年银行理财市场日渐繁荣,国有控股银行的崛起最为明显。中、工、农、交、建以及邮储6家银行发行的产品达到4226款,占比达到36.51%。从单家银行看,交通银行全年共发行理财产品1762款,是发行量最多的银行。此外,中国银行、华一银行的新发产品数都在1100款以上,2009年的发行冠军招商银行2010年发行量超过900款

11、。同时,统计发现五大行中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中的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多数外资银行和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银行在观察期(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内实际收益率公布比例不满30%。其中交通银行有1469款产品未公布收益,排名第一;华一银行有738款产品未公布收益,排名第二;汇丰银行(中国)有109款产品未公布收益,排名第三。(东亚银行、荷兰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及星展银行也有众多到期产品未公布收益)。在未公布收益名单中,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是花旗银行,产品预期收益达29.98%;汇丰银行(中国)次之,达13.37%;星展银行以10.43%排名第三。从

12、产品类型看,未公布收益产品占比最高的为股票型产品,达83.64%(807款产品中有675款未公布);占比最低的信贷资产类产品为55.64%(3848款产品中有2141款未公布),其他类型依次为商品:78.49%,利率:68.05%,汇率:62.02%,债券:60.48%,票据:57.87%。2、人民币理财持续旺销2010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共计发行9587款,占市场发行总量的82.82%。该类型产品资金投向是央行票据和国债,风险较低且能带给客户较高、较稳定的综合收益,比较贴近市场和客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普通百姓的理财需要,因而比储蓄等方式更具有吸引力。3、非保本型产品占据“半壁江

13、山”2010年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计发行5554款,占市场发行总量的47.98%。从最初的“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到以挂钩各类金融产品为特色的“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再到明确标志“不保本”概念的“非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已是市场的主流。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收益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理财产品以低风险资产为主要投资方向,“保本”是主要理财观念。由于通胀的压力,如今客户不再满足于3%左右的年收益率,注重收益率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因此得以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三、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1、从发行银行来看:中资银行以量取胜。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外资银行产品为883

14、只,国内银行产品为3416只,国内银行以数量取胜的格局在2011年还将延续。按照“发行银行”统计显示,发行数量前十名分别为华一银行686只,交通银行436只,中国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并列第三,均为355只,光大银行302只,华夏银行272只,浦发银行254只,北京银行200只,招商银行184只,中信银行158只,工商银行142只。国内银行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数量总共为1072只,交通银行位居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紧跟其后,而建设银行却仅有18只。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中国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名列前五,发行总数量为1383只,赶超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数量

15、。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限于银行规模和地区居民收入,发行数量继续走低,包商银行、河北银行、广发银行、广州市农联社、乐山商行、吴江农商行的产品数量仅为1,广西北部湾银行、赣州银行、重庆银行、晋城商行、上饶银行仅为2只。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到期的883只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清一色为结构性,挂钩利率、基金或股票,相较而言,中资银行的产品类型齐全。2、从产品类型来看:综合类、债券货币市场类、结构性产品三足鼎立。从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到期理财产品中,综合类理财产品、债券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以及结构性产品成为这一市场中的主力军,三类产品总计3388只,约占总数的78.8%,接近八成

16、。不难看出,2011年国内理财市场上,综合类理财产品、债券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以及结构性理财产品将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目前从数据统计上显示上述三类产品在明年理财产品市场上势均力敌,但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多样、多变,明年的理财产品市场走向目前依然难以确定。2010年中,不少银行结合房地产、黄金等市场热点推出了一系列地产信贷类、黄金指数类理财产品。从银行方面来看,预计2011年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会更关注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设计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但具体是什么类型的产品现在很难预测。从财汇金融的数据看,宁波银行的24只产品中,有23只均为信贷资产类产品,投资对象主要为信托贷款。3、从投资对象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偏向单一投资对象。从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按照投资对象来划分,以单一投资领域为目标的理财产品成为各大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重头戏。总计3299只、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只涉及1项投资对象的理财产品总计有1162只,约占总数的三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