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03892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挡土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浆砌片石挡土墙一、工程概况: 1、K20+000-K23+000本段浆砌片石挡土墙有108877。103m3,其中主要形式俯斜式、重力式。2、计划2006年8月6日-11月3日完成,分项工程编号: 02#-101701-01; 二、施工方案: 1、人员组织机构: 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测量员:* 试验员:*;质控员:*;资料员:*;安全员:*。2、工程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工程材料:见工程材料准备情况一览表机械设备:见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一览表3、施工方法: 3。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将挡土墙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基坑开挖线,复核地面高程和基底高程与施工图无误后方可

2、开挖基坑,开挖时为方便施工可用石灰等松散物将开挖线描出,并且满足开挖放坡要求。3.2、开挖基坑:开挖前在其顶部设置截水沟(雨季),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其开挖线,严格按照开挖线进行开挖,墙背置于岩中时,可直接按挡墙断面墙背坡度进行放样,同时施工上、下挡段,则应先施工路肩墙。上挡需分段跳槽开挖。 土质基础主要用机械(履挖)进行开挖,辅以人工修整成型:石质坑采用小炮爆破,人工清理、抬运。在距基底1015cm,用人工准确修凿至标高,倾斜基底不得以填补方法筑成斜面.开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在坑内设排水沟,集水井疏干积水,保证基底无浸泡. 基坑成型时埋入深度,基底地质情况均需复核,不符则应采取措施,据以施工。

3、3。3、砌筑墙体:墙体砌筑均采用挤浆法分段、分层砌筑。 3。3。1基础: (1)石质基底应清理干净松散岩层,浇水湿润后坐浆砌筑;土质基底直接坐浆砌筑。 (2)地面线以下部分可不修凿镶面石。 (3)基础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实,并作好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软化. (4)基础应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做到随开挖、随下基、随砌筑。 3。3。2、墙身:砌体分段位置设于沉降缝处。砌筑前先将沥青木板按设计结构断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缝位置,计算层数选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墙身先挂线于沉降缝木板上(根据选好的用料高度),从砌体转角部分开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顺序安砌镶面石。镶面石采用一顺一丁或

4、两顺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填筑腹石时先在圈内低部铺浆,然后选择石头进行试放,较大石料的大面为底,较宽砌缝用小石块填塞。试放好后用小锤击打石料挤浆,将砌缝砂浆挤紧,不留孔隙。砌筑时注意砌缝的互拉交错、交搭,砂浆密实。3.3.3、砌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位砌块表面缝宽度不超过4厘米.砌体表面占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7厘米,两层间错缝不得小于8厘米。 (2)填腹部分的砌缝宜小,在较宽砌缝中可用小石块塞填。 (3)块石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层,但每砌成70120厘米的高度应找平一次。段内两段相接外的竖向错缝,不得小于8厘米. 3.4、泄水孔设置:砌筑时每隔

5、23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设可用10PVC管(或打通竹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墙中,也可直接留置10cm15cm矩形孔。墙背泄水孔的进水侧设置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3米,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粘土隔水层,粘土隔水层以人工进行夯实、整平。 3。5、回填土、勾缝:上、下挡墙需回填土部分随砌随填.在小型打夯机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机压实,其余部分人工夯实并达到压实度要求,墙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缝,采用M10砂浆勾平缝,力求美观自然。三、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根据挡土墙工程量大,点多线长,施工难度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施工安全是重中之重,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首要保证条件.3。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6、设专职安检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安全技术交底. 3.2、开展定期的安全技术学习,针对工程特点开展事故预想活动,采取措施,严把爆破、高空作业、机械施工、塌方掉石等主要关口。 3.3、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班。 3.4、现场道路设专人养护、站岗.爆破作业点火前,爆破作用范围内无过往车辆及人员。 3。5、挖基必须按设计或已确定好的坡度开挖,绝不允许向四周掏土施工,以防坍塌。 3.6、爆破人员持证上岗,尤其注意不要钻残眼,做好瞎炮处理。 3。7、严格用电管理,电线路架设标准,一机一闸,一闸一箱,一箱一锁,闸箱要防雨防尘.3。8、承重平台,脚手架必须经过检算,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9、

7、作好火工产品的运输、贮存、领退、使用工作.火雷管非电起爆器材、炸药必须分库存放,严格领发制度,未使用完的要及时退库,严禁无证人员领取、私藏和私用雷管、炸药. 3.10、基坑开挖弃渣必须倾倒到指定弃渣场,不得任意倾倒,设计弃土场必须先修挡渣墙,后弃渣。1.1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在作业地点挂警告牌,严禁违章操作野蛮施工;3。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月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要及时维修或变更,严禁带故障运行。3。13、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

8、须经过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严禁酒后作业。施工现场设有施工机械安装、使用、监测、自检记录; 3。14、施工所用建材在现场码放整齐,大风天及时将砂子、水泥、白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用苫布覆盖,防止扬尘;运输易散落、飞扬、流漏物品时,进行必要防护; 3.15、作业前按技术要求了解地下管线及各种构造的具体位置。3。16、在现场电力、通讯电缆2米范围内,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施工。3.17、挖槽时必须按技术要求放坡,支撑或护壁。遇坡边不稳有塌陷危险作业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3.18、槽上推土石应距槽边1米以上,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米,堆土不得遮压电缆构

9、造物等。3。19、作业时两人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米,纵向不得小于3米。严禁掏洞挖土,严禁在槽内休息。3。20、作业时必须检查了解现场的道路、构筑物、架空线及吊装物的情况。起重机机臂起落及回旋半径内应无障碍物。3.21、作业时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信号工的统一指挥。四、质量控制要点:4.1、组织学习各种有针对性的规则、规范,严格掌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4。2、从抓第一个分项工程开始,先抓出一段样板,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样板引路。 4.3、抓好开挖质量关,勤测量复核.控制超挖,杜绝欠挖。 4。4、抓好原材料及工程试验关,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4.5、片石混凝土抓好立模支护关,控制好中线、水平

10、、结构尺寸。 4.6、抓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浇灌、捣固等关键工序,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砂、石料过磅计量。捣固密实,以内实为根本,外表平整美观,线条接缝整齐。 4。7、施工全过程施工员监督,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砂浆,保证砌缝饱满,勾缝自然、流畅。 4.8、单位工程质量 4。8.1、地基承载试验结果与设计一致,坑底表面无松软岩土. 4.8。2、墙趾处岩土层尽量少受施工扰动,斜面地基平整无补贴. 4。8。3、基础周边大致平顺整齐或基坑壁贴紧。 4.8。4、回填分层夯实 4.8。5、沉降缝、伸缩缝位置、缝的填塞符合设计规定。 4.8。6、泄水孔位置,孔距符合设计要求,孔内通畅. 4.8。7、反滤层

11、应及时设置、并隔水,其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4。8.8、墙面平顺、整齐。墙顶及两端面与路基边坡连接应密贴封严。 4。8.9、墙面勾缝自然流畅,无暗缝、空缝、通缝。五、。进度指标及劳力组织 开挖、爆破:15人 砌筑挡墙:75人 片石混凝土立模:8人 浇筑混凝土:33人 回填土:12人 勾缝:8人 共需151人,考虑2人探亲、出勤率等原因,共需165人,队部管理人员21人,共186人。 综合进度一个班可砌筑810m,平均每人0。50。7m 六、分项工程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测量员:* 试验员:*质控员:* 资料员:* 安全员:*七、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

12、放线基槽开挖墙背填筑反滤层、回填土基坑回填墙身抹面验收合格下道工序施工方案审批监理验收基槽验收监理验收浆砌片石墙身监理验收浆砌片石基础清理勾缝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计划进场实际进场剩余设备拟进场日期1挖掘机PC400台12凿岩机台23自落式拌和机台14内燃空压机台15水泵台16发电机台17蛙式打夯机台18内燃打夯机台19斯太尔运输车1491K29辆10洒水车东风辆111备注: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一览表施工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路改建工程序号材料名称单位需用量实到量存放地点批准编号剩余材料拟到场日期1片石m335160.632砂子m33水泥吨45备注:工程材料准备情况一览表施工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路改建工程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备注技术负责人工程师施工负责人助理工程师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技工工种计划数量到场数量备注电焊工张拉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