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037495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 2002 级 9 班游顺勇、陈佳友课题组长:游顺勇主导课程:物理一、选题背景在当代,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了大量机器。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摩擦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益摩擦及避免有害摩擦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而摩擦力又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摩擦力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作用为切入点, 运用中学物理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研究分析摩擦力受何种因素影响, 力求得到一些课本所没有的知识, 拓宽知识面,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力学知识。本课题有较强的实践

2、性, 通过组员实验, 研究分析生活实例, 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写论文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而组员间的配合也是对我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验。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验证滑动摩擦力受正压力及动摩擦力因素影响,并探索其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2、研究影响静摩擦力的因素。3、定性研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四、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新浪网、课外书籍中采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2、实验研究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进行定量研究。五、研究计划一研究步骤(第一阶段):此阶段为理论分析阶段。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实验验证阶段确定研究方向。本阶段计划用七周,

3、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此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通过一系列实验,结合组员间的讨论定下论文初稿, 再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 进行补充修改。 最后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论文。本阶段计划用十三周时间,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进行实验研究,取得实验数据。2、整理、总结研究结果。3、撰写论文。4、成果展示。二任务分工1、查阅资料:陈佳友2、准备开题报告:游顺勇3、撰写论文:游顺勇、陈佳友4、成果展示:全体组员六、可行性分析1、课题本身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多种书籍都曾进行探讨,有较充分的资料来源, 且涉及的力学知识与中学

4、物理教材紧密相连,使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2、可利用每周学校研究性学习时间,周末及寒假进行研究活动,时间充足。3、活动所需经费不多,活动工具简单,都能由组员自行解决。4、全体组员对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以及信心把研究做好。七、预期成果:论文八、成果表达形式:文字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摩擦力无处不在。 摩擦力按其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 不同性质的摩擦力,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 我们组选择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进行研究,并粗略研究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 已取得一些成果。首先对于滑动摩擦力,从课本中知道它与正压

5、力成正比。我们组员采取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准确验证了在动摩擦因数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一结论。但因为动摩擦因数较难控制, 只粗略验证了在正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系数成正比这一结论。由此,我们仍可得出 N 这一公式。那么动摩擦因数由什么决定呢?我们知道动摩擦因数反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反过来说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了动摩擦因数,而动摩擦力是两个有不光滑接触,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动摩擦因数也不是单独由某一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决定的,而是由两个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体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决定的。假如我们拿一支笔,一段小绳, 把绳子缠绕在笔上,我们会发现绳子缠绕的圈数越

6、多越难拉动, 如果绳子之间有重叠的话,则更是难以拉动。这中间是否存在其它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呢?我们分析得到: 绳子在笔上每绕一圈, 绳子与笔之间就多了一圈 (无数多个) 接触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多了无数处, 即有更多的地方产生摩擦力, 所有的摩擦力叠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 若绳子中有重叠, 则不止绳子与笔之间, 连绳子与绳子之间也会有相互作用,阻碍对方运动。 且这时绳子与笔的压力除直接与笔接触的绳子的压力外,也包括绳子与绳子之间的压力,这样摩擦力便急剧增大,以致难拉动绳子。生活中, 船靠岸时总是用绳子绑住岸上的桩, 也是采用多绕几圈绳子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的。但这里面并不包括除正压力及动摩

7、擦因数以外的其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对于静摩擦力, 其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产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不仅包括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 还需要有外力作用。 在不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时,外力越大, 静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物体便开始运动, 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那么最大静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经过实验可知f max= N 即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成正比,其中静摩擦因数比动摩擦因数稍大,因为当外力等于动摩擦力时,物体受力还是平衡的,要使物体运动, 就必须增大外力。至于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主要是受到排开流体时流体产生

8、的阻力,但物体侧面受到流体的摩擦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排开流体时所受的阻力, 可采用把运动物体改造成流线型等方法来减小,也可采用相反的方法来增大。对于物体运动时侧面所受摩擦力,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带动附近流体随之运动,而稍远处的流体仍是静止的,这样,根据伯努利方程“ p1 v 2gh =常量”可知,静止的流体会对物体有压力,加之物体与流体间的接触2不光滑,便会产生摩擦力。而且隨着速度的增加, 运动的流体的压强减小, 而静止的流体压强不变,所以压强差与压力都增大, 摩擦力也就增大; 经过类似的分析可得隨着深度的增加,摩擦力也是增加的。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较少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十分多样化、复杂化、 只有充分了解、控制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进生产,改善生活。高二( 9)班游顺勇陈佳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