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037466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12.5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和_.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19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2.阅读19页第二段,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伽利略的观点: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

2、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毛巾木板玻璃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的越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上述实验证明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国物理学家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

3、理规律: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

4、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典型例题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5、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它的速度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运动的距离/m0.270.420.79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

6、力就不运动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下来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A 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第五节 惯性学案

7、(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课前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或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3.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物体_的特性叫做惯性,_也叫惯性定律._都有惯性.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_.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3.阅读课本21页最后几段,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8、,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然后合上课本,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1)当汽车开动时,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2)解释一下课本图6.5-5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4.阅读课本21页的“想想议议” 部分,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为什么?典型例题1.惯性现象的识别例1.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A 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2.惯性现象的解释例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状态

9、,而向前倾倒.【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例如: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小轿车转弯灵活,起步很快,而火车起步却很慢;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_有关,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有关,且物体的_越大,惯性越大.课堂达标 1.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2.在一个水杯的

10、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上面放一个鸡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3.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A 失去了惯性 B 具有惯性 C 不受力的作用 D 惯性大于阻力4.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5.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电动机通电时转动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

11、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8.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D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10.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时,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D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1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找出一处科学性错误,在错误字句的下面画上横线.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