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03664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作业必修3第456章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31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作业(三十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1年夏秋之际,“2010年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虫咬伤后不治身亡”的阴影还未散去,据报道又有多人被蜱虫咬伤,一度引起村民恐慌。蜱虫一般都生活在一些动物表皮,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如果携带这些病毒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蜱虫的生活方式、蜱虫体内的病毒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别是()A捕食分解者B寄生消费者C寄生分解者 D竞争分解者【解析】蜱虫一般生活在一些动物表皮,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属于寄生。病毒寄生在蜱虫活细胞内,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答案】

2、B2如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B鹰处于第三营养级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解析】A项中,以牲畜喜食的牧草开头的食物链有6条,以牲畜不喜食的杂草开头的食物链也有6条。B项中,鹰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项中,牧草和杂草竞争水肥等。D项中,调查植物一般采取样方法。【答案】B3(2013届海淀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

3、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解析】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其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C4(2013届苏州二模改编)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

4、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D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此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来自此人工生态系统内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特殊辣椒通过释放特殊化学物质即利用化学信息驱赶害虫;浮床的设置起到遮光作用,使引起水华现象的主要植物浮游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防止了水华发生;生物群落应该指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螃蟹、蔬菜、黄瓜无法构成群落。【答案】D5(2012安庆质检)某湖泊

5、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甲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ABC D【解析】据图示知,丙和丁的共同食物是乙,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乙和丁的同化能量的多少无法比较;根据富集作用原理,体内DDT浓度较高的应为丙、丁;丁占有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营养级。【答案】C6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解析】由食物网可知,该生

6、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大型植物和自养型鞭毛虫。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2、3、4、5共4个营养级。【答案】C7(2012淮南模拟)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中除了原核生物以外,还有真核生物。因此只有A正确。【答案】A8(2013届南京、盐城一模)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右图所示,其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含5条食物链B若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则第二营

7、养级获得的最高能量值是2 000 kJC若除去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能容纳的鹰的数量会减少D若外来物种入侵该地区,则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解析】该食物网中含5条食物链,A正确;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最大为20%,第二营养级获得的最高能量值是2 000 kJ,B正确;若除去蛇,鹰的食物可来自鼠和兔,因此草原能容纳的鹰的数量不会减少,C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D正确。【答案】C9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解析】凡是自养

8、型生物都是生产者,包括光合细菌、蓝藻、绿色植物等,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答案】D10(2012大连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2和丙2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解析】读图知甲、丁为双向关系,且乙、丙、甲均指向戊,由此推断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CO2库,戊为分解者,群落还包含戊,A错误;乙1、丙1间也存在竞争,C错误;大量的氟利昂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D错误。分解者也可以是营腐生的蚯蚓、蜣螂等,B正确。【答案】B二

9、、非选择题(共40分)11(12分)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生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猫头鹰捕食蛇、鼠、鸟;昆虫、鸟及鼠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蟾蜍和鸟捕食昆虫;蛇吞食蟾蜍和鼠。请回答:(1)在方框内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此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3)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_。(4)若能量转化效率为15%,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_。(5)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_。(6)由于某种原因,昆虫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说明_。【解析】由题干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有: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等6种生物;这6

10、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食物关系。解答本题可先根据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再根据食物网依次作答。(1)6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在题干中已表明,因而可画出食物链与食物网。(2)由该食物网可知,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鸟(占第二、第三营养级)、蛇(占第三、第四营养级)、猫头鹰(占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4)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即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有所消耗。因而食物链越长,损耗越大,即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便是最长的食物链。(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且最主要的成分即生产者,因为它处于食物链的首要环节上。(6)营养级别较高的生物,因同时占有多个营养级,故

11、当其中一条食物链被切断时,能量可由其他食物链供应而维持,数量基本不变。【答案】(1)(2)5(3)鸟、蛇、猫头鹰(4)植物昆虫蟾蜍蛇猫头鹰(5)植物(6)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其他食物链传递至顶级营养级12(14分)(2013届蚌埠二中质检)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类动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摄入量同化量储存量获取量摄入量同化量储存量 A B 未获取量 未摄入量 未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1)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部分,能量由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用序号表示)。(2)气温逐渐降低时,若保持不变,青蛙的/的

12、值将_,而狼的/的值将_。人们在圈养某种植食性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_的比值(用序号表示)。(3)如果将图中生物构建成一条食物链,需要添加上_,草原生物群落除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_。(4)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_功能。【解析】摄入量减去粪便量是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属于A,能量由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为同化量之比/。青蛙属于变温动物,气温逐渐降低时,呼吸作用随着酶活性的降低而降低,散失热量减少,若保持不变,青蛙的/的值将升高。提高圈养某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的利用率应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同化量/摄入量。一条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作第一营养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答案】(1)A/(2)升高降低/(3)生产者生产者和分解者(4)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13(14分)(1)对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动物类群消化道内容物植物昆虫螺沼虾鱼类蛙蛇鸟类蝗虫螺沼虾鱼类蛙蛇鸟类野化的家猫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