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003550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呼兰河小城的生存环境封闭窒闷,死气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孙子媳妇“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国毛子”这一出一进外,根本上是与外界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下面是由WTT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吧!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1最近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感受深入,令我难忘。呼兰河传的作者是民国时期著名作家萧红。本书写了作者对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生活的地方进展回忆。呼兰河传共七章,并不连续,大致可以分为三局部。一、二章为第一局部,主要讲了小城的风光。第三、四章为第二局部,主要讲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以及自己的家。五、六、七章为第三局部主要讲了小城的三个故事。读过之

2、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城里的人虽然仁慈,但非常无知、迷信,整天过着死水般的生活,小城里一代又一代人,能挺的就在风霜雨雪中硬挺下去,挺不住的就默默的分开了世界。虽然那时的生活如此残酷,但作者对自己的童年还是难以忘却。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最后一章冯歪嘴子的故事。冯歪嘴子住在作者家里多出的一间屋子里,靠做黏糕来维持生活。没过多久,冯歪嘴子有了孩子,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孩子的妈妈却产后去世了。人们都以为冯歪嘴子完蛋了,而他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虽然落泪过,但决没有放弃过,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这个奇迹有三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冯歪嘴子的决心,他的决心非常强烈,在别人一个劲儿瞎说之时,他心里很坚决:我一定要把我的孩

3、子照顾好!一个因素是爱,只有冯歪嘴子这个父亲对两个孩子深深的爱,才会使他产生强大的决心。还有一个是冯歪嘴子的乐观,别人再怎么瞎说他,可他还是和别人笑眯眯的;他的孩子七八个月了,只会拍拍手,可他见了还快乐的笑起来。正因他做到了,他成功了,他成功养活了两个孩子,他成功创造了一个奇迹!呼兰河传读完了,可我的心却久久还未平静,那些人、那些事还在我心中回荡。有感动、有伤心、有温暖、有幸福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2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呼兰河传,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直到开学还念念不忘。时不时拿出来品味,每一次翻阅都让我受益匪浅。呼兰河传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萧红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童年的生活故事,比方

4、:“我”把祖父的帽子上插花,惹得全家笑成一片;每年下雨,泥坑会惹出事,淹鸡淹鸭,抬车抬马;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整座小城热闹非凡;小圆圆媳妇被胡家人折腾死呼兰河传里讲述了许多小故事,俗话说小故事大道理,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入的道理:当我读到“我”把祖父的帽子插上一圈玫瑰花,祖父毫不知情,还说今年春天雨水大,他们这棵玫瑰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祖父一进屋就惹得全家笑哈哈。从这里,我读出来慈祥而犹有童心的祖父和天真活泼的“我”都是家里的开心果,一个也不能缺少。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面孔我的爷爷。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一次在书房玩,脚一滑摔倒了,爸爸重要的文件也被我打乱了,爸爸刚要来教训我,做完事

5、的爷爷回来了,看见我立即扔下锄头冲过来,轻声细语地问我受了伤没有。我慈祥的爷爷在我们家也是不可缺少的。个个弄得满头大汗,浑身发烧才过得去。有的人说把墙折了过去,有的人说种树爬过去,而说用土填平的一个也没有。从这里我读出呼兰河的人都很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不顾别人。在我的生活中也发生过这种事情。在公园里,一个空牛奶瓶不知被谁扔在最显眼的地方,三个小男孩朝那个方向走去,他们会捡吗?让我惊讶的是,其中一个小男孩竟然把空瓶子一脚踢进了池塘!多么不文明的行为!踢瓶子的人不文明,扔瓶子的人更不文明。做个文明的公民其实并不难,即使只是把你手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这样一件小事,也能彰显出一个人的素质。真希望身边的人

6、们都能做一个文明的人。读一本好书,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呼兰河传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终身难忘。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3近期我读了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一本名叫呼兰河传的书,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以呼兰河城为线索,写出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景象;写出了呼兰河城人们的生活百态。比方邻居老胡家娶了个小团聚媳妇,婆婆为让小团聚媳妇进门后,能百依百顺。适应当时的生活,所以就把小团聚媳妇吊起来用鞭子打,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把小团聚媳妇打病了。可他们并没有急于找医生来给她看病,而是迷信地请来了跳大神的来给小团聚媳妇驱鬼。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没有把她的病治好,反而变本加厉。活活把小团聚

7、媳妇折腾死了如今我们的民族文化确实比当时进步了很大,但仍存在问题。现如今马路上开的都是外国车;用的都是外国手机;吃的都是洋快餐。仿佛我们已经与世界接轨。却恰恰相反,我们抛弃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举步维艰,停滞不前。让国产二字成为了劣等产品的代名词。使中国的汽车消费商放弃了自主研发的理想,都变成了合资企业,买着外国的汽车,用着外国的技术。所以我们仍需要像萧红那样的当代民族文化的觉悟者,去指出这样的怎么不好。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让中国真正的觉悟;路上开的车大都是中国制造,让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4写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人名叫萧红,他原名叫张迺莹,由于她一

8、生坎坷,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到最后都会表达出一种激愤与批评当时社会一种不好的现象。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矛盾先生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我认为非常对。“一篇叙事诗”表达在作者小时候的各种经历,从她一开场跟着祖父去菜园子里胡闹,到她来到街市上观察那些好玩的事情。有“大水泥泡子”,有“祭拜死人的老祖庙”,还有一些丰富的传统活,让我体会到了那里的风土风俗。最后她还将她的一些周围邻居的事也讲给我们听了。这不就是一篇完美的叙事诗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表达在当时的风土风俗,像“放河灯”啦,“跳大神”啦,“野台子戏”啦等许多在我们南方一般见不到的东西,在她们那就常出现。这样也就更加的丰

9、富多彩,饶有情趣了,也非常的有意思。 “一串凄婉的歌谣”表达在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包办现象,一切由大人说了算。而且在那儿的人情味也不是很浓,谁家死了个人,第二天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好象没发生过一样。最可怕的是哪家人有钱和谁说定了“我出5000吊钱买你家的娃”,只要家长说行就行,孩子一生就由那人操控了。 整本书看下来,欢乐给了我不少,但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人类的愚昧无知,改造一下我们的灵魂呢?我认为是的。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5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

10、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统统,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灰色的色彩,平静的表达,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整个村庄就像是覆盖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在东二

11、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在晴天,还是在下雨天都会遭受到灾难,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里边。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这是在文章的我不知道在这个村庄里,在这座城市里,在旧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像团聚媳妇这样受到迫害的人,一个团聚媳妇死去了,还有更多的像团聚媳妇这样的女人在受着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妇的死。在那个年代里,她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在知识中变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妙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初三呼

12、兰河传读后感600字6寒假里,教师推荐我们读了一本萧红的名著呼兰河传,这本书不厚,笔者用了这么点墨水,就把我领进了上个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通的小城呼兰河,那个既不富裕也不繁华的小地方。在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城市里,样样俱全,布庄、药庄、茶庄,洋医生什么都有。这里的人忙这忙那,永远停不下来,他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一天天过着平凡的日子。书中第五章,讲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入的故事,故事是关于老胡家小团聚媳妇的悲惨命运。小团聚媳妇的婆婆性格不好,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想打人,她身边也没什么人好打,只能打一点缺点也没有的小团聚媳妇了。团聚媳妇刚到的时候,大家都很欢送她。可是一有人打她了

13、,大家又说她该打。婆婆是个心软的人的,不禁开场懊悔为什么要打小团聚媳妇。后来小团聚媳妇病了,众人给小团聚媳妇出了很多愚昧的主意:跳大神、乱吃药、捂被子、洗烫水澡,小团聚媳妇没过多久就被折磨死了。小团聚媳妇是一个多天真,多无辜的女孩啊,在作者的笔下,她就是一个弱者,没有人可以把她从无辜中救出。她那么可悲,但那些看热闹的人呢,看客们津津乐道地欣赏小城的各种风景。各种喜怒哀乐他们绕有兴致地看,他们有些人自己也经历过,但如今成为了看客,做到了麻木不仁,实际上,他们自己更可悲。这么多麻木不仁的人构成了那个旧社会的北方。死去小团聚媳妇可悲,看热闹的人可悲,那个旧社会更可悲。作者通过小团聚媳妇的死对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封建文化进展了深入的批判,让我们感受到如今的社会比以前好得多了。当然,对身边的弱者,我们也应当有同情心,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呼兰河小城,我能读懂你,但不想遇见你。初三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全文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