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03329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3(含解析)单科标准练(三)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4分)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于2016年11月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边缘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下图为该天文观测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天文观测站的干旱程度远高于圣地亚哥,主要原因是该天文观测站()A纬度较圣地亚哥低,气温高,实际蒸发量很大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C受离岸风影响,而圣地亚哥受向岸风的影响D

2、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圣地亚哥大,植被稀少2与我国相比,在智利建设天文观测站的优势是()A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海拔较高,距离观测天体近C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高D与我国天文观测站构成时空互补1.C2.D第1题,天文观测站位于阿塔卡马沙漠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而圣地亚哥冬季受西风带(西北风)影响,降水较多;两地沿海有寒流经过,都受到寒流影响;人类活动对圣地亚哥的影响更大。第2题,当地气候干旱,河流径流量小,即使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也不丰富;位于安第斯山脉西坡,海拔较高,大气稀薄,能见度高;我国的干旱区域面积广,与我国相比,智利的气候并不是突

3、出优势;地处南半球,有利于观测南半球天空,并且我国白昼时,该观测站正值夜晚,与我国观测站具有时空互补性。壶口瀑布(图a)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一道天然障碍,自古以来壶口附近上下游形成诸多渡口,而今成为遗迹。图b为壶口至下游孟门处的奇景,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在约400米宽的河谷底部形成了一条3050米宽、1020米深的深槽。据唐代文献记载:“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如今的壶口瀑布已北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称为“十里龙槽”。读图,完成35题。图a图b3下列关于壶口瀑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夏季水汽遮天,气势磅礴B所处高原补给了黄河水量的百分之九十C冬季冰壶玉瀑,银装素裹D黄河泥沙

4、主要来自该瀑布所处高原4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现代交通的发展B上游用水量过大C秦晋货运需求减少D军事要塞战争多发5形成自孟门至壶口“十里龙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断层陷落B溯源侵蚀C侧蚀发育D堆积作用3.B4.A5.B第3题,黄河的壶口瀑布位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夏季降水丰富,壶口瀑布水量大,落差大,水汽遮天,气势磅礴(如图a);壶口瀑布所处高原为黄土高原,而黄河入海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兰州以上河段;壶口瀑布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会结冰;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强,黄河泥沙含量大。第4题,现代公路发展和壶口大桥建设,使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走渡口码头的人、车减少,从而

5、导致渡口码头的消失。第5题,由材料可知,唐代壶口瀑布“石槽长一千步”,而现在壶口瀑布已北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说明壶口瀑布不断溯源侵蚀使得壶口瀑布不断向上游移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单位:mm)空间分布状况,该地区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区域内海拔在88.5208.4米之间。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草地、耕地、沙地、水域和建筑用地。近60年来,该区域存在过度开垦现象。据此完成68题。6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相适应、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林地B耕地C草地D沙地7耕地多分布在该区域的()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8该区域过度开垦的主要原因是()A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B扩大商品谷物的生产C建设特色农

6、产品基地D现代城郊农业的发展6.C7.A8.A第6题,根据经纬度和降水量信息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与辽河平原过渡地带,是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耕地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最适宜的土地类型应是草地。第7题,本区域东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多,为半湿润地区,耕地分布较多。第8题,由于自然环境的过渡性,图示区域为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带,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最易导致该区域过度开垦。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中值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大体上与湖泊水位呈负相关。据此完成91

7、1题。9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区()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量多于蒸发量C有泄水暗河D多冰雪融水10时期,湖区气候相对()A冷湿B冷干C湿热D干热11研究发现,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波动上升,原因最可能是()A气温显著下降B入湖泥沙减少C农业引湖水灌溉D径流汇入增加9.C10.A11.C第9题,杞麓湖虽然“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但位于滇中高原上,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暗河供湖泊泄水,C对。第10题,时期杞麓湖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是三个阶段中最低的,结合“该湖泊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大体上与湖泊水位呈负相关”可知,时期湖泊水位较高,湖泊所在流域内降水偏多,气候比较湿润,时期杞麓

8、湖有机碳含量总体偏低,说明有机碳生产力低,说明当时气温较低。第11题,时期,降水丰富,湖泊水位应该上升,根据“该湖泊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大体上与湖泊水位呈负相关”分析,碳酸盐含量应该减少,但受农业引湖水灌溉的影响,湖泊水位下降,碳酸盐含量波动上升。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地下水等水位线指的是地下水水位埋深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曲线,可反映地下水空间分布特点。干旱区的泉、沼泽是地下水出露形成的,这些地方地下岩石的岩性、厚度及地质构造往往发生变化,下

9、图是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米)分布图。该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迫在眉睫。(1)推断该流域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6分)(2)说明武威地区多泉水的原因。(6分)(3)简析甲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6分)(4)简述流域内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靠近祁连山的河流上游地区,地下水等水位线密集,数值大,说明地下水流速较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靠近祁连山的河流上游山区及山麓冲积扇地下水较为丰富,埋藏深;同理可判断,下游地区地下水流速慢,流量小,埋藏浅等。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冲积扇前缘地带,地势变缓,沉积物颗

10、粒变小,有利于泉水的形成等。第(3)题,干旱区河流流量较小,是绿洲农业发展的“生命线”。上游水库建设直接影响下游流量、水质及生态环境等。第(4)题,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主要是开源、节流。节流措施包括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开源措施有增加补给,涵养水源等。答案(1)河流上游山区及山麓冲积扇地下水埋藏较深,水资源丰富,流速较快,流向大致为从西南到东北,与河流流向一致;下游地区地下水埋藏浅,水资源少,流速慢;在冲积扇前缘多地下水出露等。(2)武威地处山前冲积扇前缘地带,地下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下水渗透性变差;地势变缓,地下水流速变慢;地下水埋深变浅,在沟壑、低洼处易成泉,故多泉水。(3)

11、甲水库建设,会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少;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可能会使下游地区河流断流,绿洲萎缩,耕地荒漠化加剧,草场退化等。(4)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下水补给;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中央;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非常剧烈。20世纪60年代湖泊面积曾达2.5万km2,而今仅余2 000 km2。湖泊的主要水源来源出自热带雨林区、流程较短的沙里河,占湖泊总补给量的2/3。 当时湖水的含盐度只有千分之

12、零点几,比东非各大湖泊的含盐度都低,湖区的西南部全部是淡水,东北部也只是略带一点咸味。湖滨多沼泽、芦苇。乍得湖形状多变,浅平宽广,湖泊东部多岛屿。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乍得湖湖岸变迁示意图。(1)说明沙里河流程短,但成为乍得湖主要水源的原因。(6分)(2)分析乍得湖区西南部全部为淡水的主要原因。(8分)(3)说明湖泊东南部沼泽地的成因。(8分)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湖泊的水源补给特点。沙里河成为主要水源,流量大且补给稳定,其原因可从补给区气候、沿途流经地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本题考查湖泊盐度的区域差异。答题时,应从淡水补充和水体运动对盐度的影响两方面考虑。第(3)题,本题考查沼泽地及

13、特殊地貌的成因。沼泽地的形成应着眼于三个方面:水源、地形、水流过程。答案(1)沙里河源头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流域内大部分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雨季长,汛期长;沿途流经沼泽区,径流量较稳定。(2)西南部河流汇入多,稀释作用强;降水量大,淡水补充多;湖水蒸发量较小;湖泊形状狭长,湖水流动性差。(3)(东)南部降水多,河流经常泛滥,河水溢出低洼地易积水;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湖泊浅平宽广,适于水生植物生长。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旅游地理(10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区约110千米,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该旅

14、游区的地貌经国家旅游、地质部门鉴定为嶂石岩地貌(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下图为嶂石岩景区旅游资源分布图。说明嶂石岩地貌的形成过程,并分析该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形成及旅游开发的条件。由材料中该地貌“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可以判断,该地岩层主要为沉积岩,且岩层受内力作用断裂上升。该景区旅游资源独特;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接近旅游市场,有利于开发。答案形成过程:该地曾经地势较低,其他地区的风化、侵蚀产物在外力作用下被搬运,在

15、此处沉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后地壳抬升,岩层受侵蚀、重力崩塌作用而形成嶂石岩地貌。有利条件: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接近旅游市场等。44环境保护(10分)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90%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示意图。指出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并提出减少农药对土壤污染的措施。解析分析图可知,农业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三个途径:直接污染、通过大气降水污染和农作物吸收还田后污染。减少对土壤污染的措施可以从减少农药的使用和使用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等方面分析。答案途径:施用农药时直接污染土壤;农药进入大气后,通过大气降水污染土壤;农作物吸收还田后污染土壤。措施: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多使用生物方法控制病害;多使用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