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03185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大班主题教案走近小学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走近小学含反思教案吧。主题说明: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时间已经很近了。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使如何为孩子解除疑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

2、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活动目标:1、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环境创设:1、墙面创设问题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小学的问题。2、墙面创设我眼中的小学,幼儿将自己对小学的印象画出来。3、活动室可创设一个向往角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小学校园,唤

3、起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如:结构材料、大小纸盒及辅助材料等。4、墙面布置幼儿与家长共同设计制作的好苗苗章。家园共育: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2、告知家长为孩子入学准备所需培养的习惯,以便配合教育。3、双休日督促孩子试着按作息表有规律地生活。4、家长与孩子合作,用挂历纸做两至三根纸棒。5、收集超市和餐馆的部分用品。(如:饮料罐、食品袋、糖果盒等。)6、家长与孩子一同设计并制作一个:好苗苗章,参加班里的布置与评选活动。区域活动:生活区:1、提供书包、大小不同的书和本子、铅笔盒、铅笔、橡皮、尺等学习用品,让幼儿尝试分类并有序地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2、继续辨识自

4、己和同伴的名字。美工区:1、提供彩泥、牙签、树叶、垫板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泥工活动。2、引导幼儿制作犟龟的连环图书。语言区:1、提供角色头饰,幼儿进行故事表演。2、配对游戏:提供汉字卡片和相应的实物,让幼儿认字配对。益智区:1、提供各类棋,让幼儿自由结伴下棋。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2、提供长短不一的丝带、麦管、纸盒、绳子等物,让幼儿进行测量。3、提供迷宫图,让孩子尝试走迷宫。活动反思:在走近小学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有一个这样的大目标:了解小学生活,有上小学的意愿。在大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进入该大主题的切入口mdash;mdash

5、;我的习惯。在这一阶段活动中,我们为幼儿适时适宜地创设环境,给他们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我们运用许多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谁吧,小田鼠使幼儿发现小田鼠种种拖拉行为的可笑,从而萌生转变拖拉习惯的行为,有了期待小田鼠向自己学习的愿望。慌慌张张的沙沙使幼儿认识了丢三落四的沙沙,明白了做事要有条理,就不会慌乱的道理。在对一半先生的讨论中领悟了做事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好担心更让幼儿知道自己即将面临入学的变化,和同伴、老师敞开心扉畅谈内心焦虑以及化解焦虑的方法。活动中,幼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当场解决,有些问题幼儿没有经验,我们引导幼儿在

6、以后参观小学时注意观察,寻求答案。这阶段的活动是幼儿后期参观小学的铺垫。在我们教师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性或显性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上的整合。如在我的小书包阶段中,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用品逐渐增多,他们整理个人生活用品的能力也需要明显提高,因此,我们创设了许多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有序整理的实际能力,在游戏中,我们细心观察,了解幼儿整理的方法,并让他们积极交流,对各种方法作出评判。参观小学是主题活动的第三阶段,我们带幼儿到澄江中心小学观察小学环境:教室、操场、名人廊,

7、认一认校牌和各场所的标记牌;看小学生升旗、上课,了解小学生怎样朗读课文、举手答问、做作业等,还把小学老师请到幼儿园,解答幼儿的疑问。幼儿对上小学的期待愈加深厚,课后,他们模仿小学生摆放桌椅,并将写字本、铅笔盒放在桌子上,模拟小学生写字、画画。四星期下来,孩子们既有了上小学的意愿,爱做一名小学生的情感,也获得了有关小学生活的知识经验,有了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萌发了探究的愿望等。孩子们的发展是整合的,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一直在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小百科: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