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02452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考试精选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下册冲刺期中测试精选卷班级 姓名试卷1一、填空题1、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把泡沫板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泡沫板有一个 的力,这个力我们为水的 。3、比较液体体积轻重的仪器叫 。4、水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他们在那里不断运动着,体积的变化与它的运动有关。6、热总是从较 的一端传向较 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把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叫做 。7、冬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电线不能拉得 ,否则到夏天由于电线 ,电线容易掉下来。8、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如_、_,它们比同体积的水_;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_、_,它们

2、比同体积的水_。9、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_等于它受到的_,且方向_。10、一个沉的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7.5N,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11、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二、判断(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

3、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12、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13、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14、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15、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1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17、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

4、缩的性质。( )1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19、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 )20、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1、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 )、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重力、大于 、等于 、小于3、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35克,浸没在水中时重量为20克,那么把它放在水中会( )、下沉 、上浮 、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4、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浮力重力 、浮力=重力 、浮力

5、重力5、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物体排开的水量 、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颜色6、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货物就( )。、多 、少 、一样7、铁路的铁轨与铁轨连接处都留有一个10mm左右的空隙,其目的是( )为铁轨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 为了节约材料8下面是对一些物体导热性能的比较认识,其中( )是错误的。钢勺比塑料勺传热快钢、铜、铝的传热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应是:铜铝钢钢勺比铝勺传热快9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内胆是用玻璃这种不良导体做的 内胆是双层的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10、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

6、状态。自身的重量 体积 颜色 1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 加盐 加清水 加糖 1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轻重 大小 体积13、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那么重量最轻的是( )。 木块 石块 铁块 14、如果以下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是( )。 水 油 水银 15、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有关。 大小 轻重 形状 16、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

7、说法是正确的是( )。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17、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发生变化。 颜色 体积 重量 18、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银和水银 铁和铝 锑和铋 19、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 水管冻裂 沸水外溢 河水结冰20、夏季( )的温度最高。 教室里 室外树阴下 阳光下 21、选出下列最容易传热的物体。( )玻璃 铝合金 陶瓷22、下列哪种现象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热气球升空 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 气温计

8、液柱上升23、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 )羽绒服能产生热量 羽绒服能保温 羽绒服能传递更多的热量24、把一小塑料袋冷水放入装有热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冷水会( )。浮在水面上 沉在水底 停在水中的任何地方25、往杯里倒入热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 )。 会上升一点 会下降一点 不变26、下列物质中,( )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空气 水 铜球 2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这些材料能生热 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28、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 )。上方 中间 下方29、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 )的方式传播

9、的。热传导 对流 辐射30、给空烧瓶安一个带弯玻璃管的橡胶塞,在玻璃管中滴几滴红墨水,当用手捂住烧瓶时,管中的红墨水滴( )。 向外移动 向内移动 不会移动 四、实验设计、简答1、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的这一假设。研究的问题:需要的器材:实验的步聚:1、2、 3、2、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3、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 4、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些?说说你的设计方案,并说说你设计的理由。5、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试卷2一、我会判断(每小题1分,总

10、12分)( )1、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能让我们热起来的方式都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3、一杯100ml的水放到冰箱冷冻室结成冰后体积会大于100ml。( )4、一扇门上有一道缝隙,夏天的时候门缝大,冬天时门缝小。( )5、在水中搬运石头比在陆地上搬运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6、同样粗细、长短的铜棒和铝棒同时放入水中,握手处先热起来的一定是铜棒。( )7、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体会下沉一些。( )8、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自行车轮胎里的气不能打得太足,以防止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爆胎。( )9、铁轨与铁轨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是为了使火车在行使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声

11、音。( )10、瓶子里的酱油、饮料等都没有装满,这些都是商家不良行为。( )11、蜡烛是浮的,把蜡烛切成八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12、铜砝码漂浮在水银上,说明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二、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将一杯水加热后( )会发生变化。A、重量 B、体积 C、重量和体积2、三个杯子里盛有相同重量和温度的水,凉得最慢的是( )。A、不锈钢杯 B、陶瓷杯 C、塑料杯 D、无法确定3、 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入装有一杯冷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热水会(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 C、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 4、相同体积的60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 )A、两者一样重 B、

12、热水重 C、冷水重 5、架设高压电线要留一定的弧度,这是为了( )。 A、利用热胀 B、利用冷缩 C、防止冷缩断裂 D、防止热胀下垂6、同一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快,散热慢 B、吸热慢,散热快 C、吸热快,散热也快7、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热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 )。A、用毛巾反复擦皮肤感到热 B、子弹打进墙里,子弹温度升高C、把手伸到热水中手会感到热 D、将铁丝反复弯折几次,弯折处会发热 8、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轻重 B、体积 C、温度 D、密度9、压入水中的泡沫块,一松手就浮了,是因为( )A、泡沫块没有重力 B、浮力等于重力C、浮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