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02448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体 育 部 负 责 人 自评得分 专家评估 评估结论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为了加强对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体育课程的规范管理机制,促使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及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一、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评价点)三个层次。一级指标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及特色项目等8项;二级指标19项(见附表一),二级指标中带号的重要项目为11项;三

2、级指标(评价点)82项(见附表二),三级指标中带号的重要项目为65项。二、 评估方案指标等级标准除特色项目外,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每个三级指标(评价点)项目有A、B、C、D四个评价等级,各项目的评价等级标准和评价方法见附表三。表中只给出了A级标准和C级标准,介于A级、C级之间的为B级,不足C级的为D级。A级、B级、C级和D级的权重分别为1.0、0.8、0.6和0.4。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的满分值均为1000分。特色项目的得分由专家组测评后酌情评定。三、 评估工作的实施办法时间安排:大学体育课程评估每年进行一次。组织领导: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职能部门评建委员会的领导下,评估工作

3、由本科教学水平评建办公室(简称评建办公室)负责,教学督导办公室及体育部参与。评估方式:在体育部自评和各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必要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专家组进行评议。评议采取听取汇报、查看材料、组织座谈和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对各项评估指标评定等级、计算得分,提出综合评估意见,经学校审定后予以结果公布。四、 综合评估等级标准综合评估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综合评估为优:三级指标项A66,C13(其中项目A54项,C6项)D0项,有鲜明的特色项目,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综合评估为良:三级指标项AB66(其中项目(AB)54项,D0项),D5项,有特色项目,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综合评估为合格:

4、三级指标项D13(其中项目D6项)。综合评估为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数超过合格标准的最低要求。五、基本数据统计说明为了进一步规范大学体育课程的管理,加强教学信息与基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计算机教学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水平,强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方案设计了与评估指标体系相匹配的系列统计表格46种,要求体育部按规定要求填报,并制成电子版,可供上网,具体表格目录见附表四、样表附后。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专家组意见专家组综合评估意见:书写提纲:1、对体育课程评估工作的概述 2、体育部办学的主要成绩与特色 3、存在问题及建议得分专家组长参加人员学校审定结论附表一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二级指

5、标一览表编 号指 标权 重满分值自评得分专家测评分1课程指导思想0.11.1体育部的定位与规划0.051.2课程思路0.052师资队伍0.15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0.12.2主讲教师0.053教学条件与利用0.13.1教学基本设施0.053.2体育维持费0.05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0.24.1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0.064.2课程0.14.3运动队训练与教学0.045教学管理0.155.1管理队伍0.055.2质量控制0.16学风0.16.1教师风范0.066.2运动队学风0.047教学效果0.27.1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0.047.2学生体育运动水平0.047.3思想道德修养0.047.4学

6、生健康标准0.047.5社会声誉0.027.6就业0.028特色项目附表二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三级指标一览表编 号指 标权 重满分值自评得分专家测评分1课程指导思想0.11.1体育部的定位与规划0.051.1.1定位与规划0.031.1.2体育部党政领导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0.011.1.3体育部领导主抓教改、教研活动0.011.2课程思路0.051.2.1教育思想观念0.0151.2.2教学中心地位0.021.2.3本科教学工作年度(学期)计划0.0152师资队伍0.15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0.12.1.1 教师达编率0.032.1.2在编教师职称结构0.0052.1.3在编教师年龄结构0

7、.0052.1.4在编教师学缘结构0.0052.1.5在编教师学位结构0.022.1.6实践教学人员学历结构0.0052.1.7实践教学人员职称结构0.0052.1.8教师培养与提高0.0152.1.9实践教学人员业务素质0.0052.1.10实践教学人员培训0.0052.2主讲教师0.052.2.1主讲教师资格0.0052.2.2正、副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0.022.2.3教学水平0.0253教学条件与利用0.13.1教学基本设施0.053.1.1运动场地面积0.013.1.2专项运动设施0.013.1.3运动场馆利用与开放0.013.1.4教学设备管理0.013.1.5资料室建设0.013.

8、2体育维持费0.053.2.1体育维持费管理0.023.2.2自筹本科教学经费0.013.2.3图书资料购置经费0.013.2.4专项训练经费0.01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0.24.1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0.064.1.1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与管理0.0154.1.2组织方案与特色0.0154.1.3校内课外体育活动0.014.3.4运动队训练0.015教学管理0.155.1管理队伍0.055.1.1管理人员学历结构0.0055.1.2管理人员职称结构0.0055.1.3管理人员年龄结构0.0055.1.4服务质量与意识0.0155.1.5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0.015.1.6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

9、实践成果0.015.2质量控制0.15.2.1教学文件建设与执行0.025.2.2教学文件、资料管理0.015.2.3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0.0155.2.4教学质量监控制度0.025.2.5教学计划执行0.015.2.6教案、教学日历0.0055.2.7本科体育课程期末考试质量0.0055.2.8本科体育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分析0.05.2.9运动队成绩规划0.0056学风0.16.1教师风范0.066.1.1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0.026.1.2学生运动技能测试的主、监考工作0.016.1.3教师参加科研(含教研)项目的情况0.026.1.4教学研究活动0.016.2学习风气0.046.

10、2.1学风建设措施0.016.2.2运动员训练及学生上课出勤率0.016.2.3 训练作风0.016.2.4运动员违纪率0.0056.2.5学术活动0.0057教学效果0.27.1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0.047.1.1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0.027.1.2运动技能目标0.027.2学生体育运动水平0.047.2.1学生体育运动水平0.027.2.2运动队水平0.027.3思想道德修养0.047.3.1学生运动员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0.017.3.2学生运动员党员及申请入党人数比例(%)0.017.3.3学生运动员的先进模范事迹0.027.4学生健康标准0.047.4.1学生体育课成绩合格率0.027.4.2学生体质健康状况0.027.5社会声誉0.027.5.1社会评价1.07.6就业0.027.6.1运动员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1.08特色项目酌情评定附表三 大学体育课程评估表一级指标:1.课程指导思想(0.1)满分值:100 二级指标:1.1体育部的定位与规划(0.05)满分值:50评价点及权重A级标准C级标准支撑材料体育部自评专家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